天天看点

世界近代十大暴君(1)柬埔寨波尔布特(下)

作者:真相盲盒

#头条讲真的#

上文书说道,波尔布特一瞧,老子的队伍才开张,就这么点儿人,打兔子都不够使。而且还不敢明目张胆,只能躲在潮湿闷热的热带丛林里打游击。很明显,如此下去,成不了气候。那么,怎么才能疯狂圈粉呢?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有现成的成功案例,干嘛不学呀,于是老波就动身前往一些红色国家学习取经。经过高人们的一番点拨,老波顿时茅塞顿开,恍然大悟,于是回国以后就在不是很广大的农村,因为柬埔寨总共也没多大点儿国土,它的面积大概是18万平方米,不是,是平方公里,只比山东大一点儿,开始走上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一开始,粉丝寥寥无几,你想呀,谁愿意一脑袋扎进树林子里喂蚊子、吃野果呀,还要天天面临政府军的围剿,小命难保。

要不就说嘛,识时务者为俊杰,要成事就要善于借势。咱们都知道那场著名的越南战争,美国和走狗南越借着打击北越的借口,在柬埔寨境内狂轰乱炸、胡作非为。老波一瞧,机会来了嘛这不就,于是喊出“柬埔寨人不打算柬埔寨人”的口号,号召大家停止自相残杀,枪口一致对外。这一招果然奏效,于是男女老少扶老携幼纷纷涌进老波的解放区的天是晴朗的天的解放区。

当然了,说是说,做是做,老波又不是皇帝,用不着一言九鼎,言出必行。再说了,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事儿多了去了,比比皆是,也不差他波尔布特一个。如果真得要跟美国真刀真枪、实弹射击,能有好果子吃?别看胡志明领导的北越最终统一了越南,还顺手搂草打兔子赶跑了美帝,但是任谁都知道付出了何等沉重、何等惨痛、何等深远的代价呀!

世界近代十大暴君(1)柬埔寨波尔布特(下)

图中被燃烧弹严重烧伤的赤身裸体的小女孩儿就是下面这位——

世界近代十大暴君(1)柬埔寨波尔布特(下)

潘金福

关于这一点,咱都能明白,老波他老人家能不明白!所以,很神奇的一幕出现了:“打”来“打”去,老波非但毫毛未损,反倒是越来越兵强马壮,最终红旗招展、人山人海、浩浩荡荡、势不可挡杀入金边城,你说神奇不神奇?

这里插一脚,虽然说老波兵强马壮,但是单靠他自己的力量还是难免单薄一点儿,人多力量大的道理老波自然也明白,所以就联合了被赶下台但是尾大不掉、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的咱们熟知的西哈努克国王。但是别忘了咱们的古话,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良狗烹。一块创业可以,热烈欢迎,但是事成之后,来分一杯羹,你就难免过于天真无邪了吧,想什么好事儿呢。眼睛都不眨一下,老波就干掉了西哈努克的5个儿子辈和14个孙子辈。

够狠吧,看来老波对咱们那句“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研究得那是相当透彻呀。

攻下金边,标志着老波的事业达到了顶峰,也宣布了“农村包围城市”战略的伟大胜利。按理说,那就好好干吧,砸碎一个旧社会,就要建设一个新社会嘛。但是令人大跌眼镜的一幕出现了:老波在金边来了个到此一游,虚晃一枪,就跑了,就跟当年攻入北京的李自成一样。

攻占金边三天之后,就吓唬金边市民,哎呀,快逃命吧,美帝要来大轰炸了,不想尸骨不全的就赶紧给我走吧!好端端的一座繁华城市,几百万人,一夜之间,人去楼空,就跟世界末日来了似的。我想有史以来,这都是难得一见的奇观吧——奇是奇葩的葩。

在乱到家的撤离过程中,混乱不堪入目,大人哭,孩子叫,人仰马翻,死伤者不计其数。看到此情此景,我不由得想起东汉末年老奸巨猾且荒淫无度的董卓老儿驱赶文武百官和贫民百姓离开洛阳的悲惨一幕——

世界近代十大暴君(1)柬埔寨波尔布特(下)

至于老波为什么费劲巴拉地打下大城市又将到嘴的肥肉吐出来,对此,我是百思不得其解。我琢磨着可能是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列强环伺,虎视眈眈,占山为王容易守住山头难。第二,老波长期在荒山老林里流窜,不是,是斗争,对城市比较陌生,就跟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瞧什么都陌生。而且,biu biu开枪是一回事儿,正儿八经管理城市又是另外一回事儿,要难得多得多。第三,出于维护自己的威信或者准确来说叫统治的需要。农村的情况相对单一,而城市呢,三教九流,鱼龙混杂,一人一个想法,十人十个主意,队伍不好带呀。

黄袍加身,赵匡胤自立为王。当了皇上,老赵觉得浑身难受。难受啥呀?他自己个心里很明白他的宝座是咋来的。皇上这种职业,没那么神秘,君权天授纯属胡说八道,老天爷认识他是瘸子地里的哪根儿葱呀。不是,是茄子地。所以说,当老大的最怕啥呀,最怕有人抢班夺权。老波自然也不例外,成天疑神疑鬼的,瞅谁都像是盘丝洞里爬出来要害他的妖怪。为此,就对着自己人大开杀戒,宁可错杀一万,不可放过一人。

世界近代十大暴君(1)柬埔寨波尔布特(下)

至于波尔波特杀了多少跟自己“志同道合”人,恐怕就连他本人都说不清。有的说1百万,有的说2百万,有的说3百万,有人说相比于希特勒,这不算多呀。是,但问题是小小的柬埔寨一共才多少人呀!

恶魔一旦降临到人间,人间必定生灵涂炭!!!

世界近代十大暴君(1)柬埔寨波尔布特(下)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