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一个为14亿人造芯的伟大“失败者”,却被人骂了15年!

作者:钱声不外露

01

一个问题想问问大家,如果国外工作1年的工资等于国内工作70年的工资,你会愿意放弃这样的好机会,选择回国吗?

一个叫倪光南的中国人,就放弃了这样的工资,从而选择了回国发展。

那时,倪光南在加拿大做研究,年薪就高达43000 加拿大元,相比之下,他的工资是国内毕业的大学生工资的几十倍。

可这样的高薪并不能改变他要回国的决心,他买了一些自己所需的材料,就回了国。

开始了他不知为期多少年的造芯之路,为14亿人,更是为了国家的富强。

倪光南有说:“如果我不回来,我以后所做的一切,不会对中国制造有所帮助。”

他回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让计算机在中国流通起来。

那时候的计算机可是高大上的东西,还是美国佬制造出来,连接计算机的键盘上的26个字母可以轻轻松松敲出英文,却无法打出汉字。

倪光南下定决心一定要研究出来,经过重重难关,最终可以轻松地用26个字母打出汉字。

但他依然没有停下脚步,而且还掀起了技术的进步,成功带动计算机在整个中国的流行。

一个为14亿人造芯的伟大“失败者”,却被人骂了15年!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02

在他研究的途中,也遇见了跟他并肩战斗,把公司共同推上巅峰,却在最后把他赶出公司的人,这家公司就是联想。

1989年,倪光南带队研究出了联想286微机,是第一台国产16位机器。他带着这台微机去了德国的展览会后,二十多个国家纷纷前来订购。

1994年,倪光南成为了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而联想从卖旱冰鞋的小公司成为了中国微机第一品牌。

倪光南觉得计算机的核心技术——芯片,是最为关键的,决定朝着芯片出发。

却没想到柳传志因为不研究芯片太花钱了,不想干了,想要本分地赚钱。

1999年,倪光南离开了联想。这时他已经60岁了,和大多数老人一样将要颐享天年,但他没有,他仍在前进,要去创造属于中国人自己的芯片和操作系统。

2000年,一个叫李德磊的男人找到了倪光南。李德磊的公司因长期从事芯片事业,已有一支成熟的队伍。

于是他不要钱、不要股份,免费打工。

2001年,第一枚嵌入式芯片方舟一号诞生,是中国第一款可以商品化的32位芯片。

从此,这家公司改名为方舟科技。越来越多的订单随之而来,政府大批订购,许多企业也纷纷而来。

一个为14亿人造芯的伟大“失败者”,却被人骂了15年!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03

可李德磊却认为政府的订单才是赚大钱的来源,不理会其他企业。

本质上他只是一个想要赚钱的商人,根本不在乎其他的,在政府购买的芯片与系统不兼容,订单减少后,他竟然宣扬芯片天用论,最后公司被人以7.5亿的高价收购。

随后而来的是人们的各种指责,甚至把中国没有芯片的这顶大帽子也压在倪光南的头上,没有人愿意听他国家解释。

2006年,倪光南67岁了。从一名科学家到人们口中的老忽悠。他有口莫事辩,但是他至今仍未放弃呐喊,要实现蕊片自主。

现如今他已有80多岁,脚步却仍永停下,为政府、为年轻人帮助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

这种抵抗万难的事情,未来也不会少。那时候我们不能怨国家却少有能力、有奉献精神、有远见的人站出来,而是这样的人太少了。

或许,一个人的时间真的不够用,此时也才能真正理解“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的悲壮!

虽然,我们离真正的中国芯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但是我坚信,我们的目标一定会实现,也一定要实现!

一个为14亿人造芯的伟大“失败者”,却被人骂了15年!

#我来唠家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