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小年是哪一天?为何南北方的小年时间不同?看完明白了

作者:甜妈很努力

在你的家乡小年是哪一天呢?每年到了年底,关于小年是哪一天,就容易引起南北方人的争吵。有人说是腊月二十三,因为每年都是这天送灶神。

小年是哪一天?为何南北方的小年时间不同?看完明白了

而南方的朋友则会说,从小到大一直都知道腊月二十四才是小年,从来没听说过在腊月二十三过小年的。还有些网友则说,他们的家乡小年是在腊月二十五日。那小年到底是哪一天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早期小年一直都是腊月二十四日。

在搞清楚这个问题之前,我们有必要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小年。它作为大陆重要的传统节日,在民间也叫它“交年节”、“灶神节”、“祭灶节”,或者是“小年下”、“小年节”等。

关于小年这个传统节日的起源,民间有种说法是由于古人对火的崇拜。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有祭灶的习俗了,并且它还位列“五祀”之一。到了魏晋以后,灶神有了姓名;宋代祭灶较为隆重。

小年是哪一天?为何南北方的小年时间不同?看完明白了

关于祭灶是祭谁,在民间也有不同的版本,一种说法是炎帝,另外一种说法是祝融,还有一种则说是灶神。但是在民间有一种流传更广的说法,说灶神是一个叫张生的小伙子。

这个小伙子家里条件不错,是当地的乡绅,很早就娶了个媳妇,但是多年来一直没有生育孩子,遭到了张生的嫌弃。后来张生又娶了个妻子,从而导致原配妻子气不过而跳河自杀。幸好被一个樵夫救下来了,然后日久生情嫁给了樵夫。

而张生也因为好吃懒做,后来家道衰落了,妻子也跟人跑了,他也沦落到乞讨为生。有一年腊月份,张生乞讨到一户人家,发现女主人正是前妻,不仅家庭幸福,而且还有几个孩子。张生羞愧难当,然后就钻进灶膛烧死了。

小年是哪一天?为何南北方的小年时间不同?看完明白了

正好被玉帝看到了,看到张生有悔恨之心,就封他为灶神,规定每年腊月二十三要向他汇报人间每家每户的情况。也因为这个原因,灶神在民间备受尊敬。从这以后就有了在腊月二十四日祭灶的习俗,祈求来年平安和财运。

据史料记载,在宋朝、明朝等都是在腊月二十四日祭灶的,翻阅古代的很多史料,在清朝以前,不管是在南方,还是在北方地区,基本都是记载着腊月二十四祭灶,只是在清朝以后,小年的时间才发生了变化。

小年到底是哪一天?

如今在北方地区,基本都是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而在南方地区则多数是在腊月二十四过小年,还有少数地方是在腊月二十五日过小年。那么问题也来了,为何在清朝以后,小年的日期发生了变化,而不再是同一天了呢?

小年是哪一天?为何南北方的小年时间不同?看完明白了

据史料记载,在清朝早期的时候也是在腊月二十四日过小年,但是自雍正皇帝开始,就发生了变化。因为雍正皇帝是比较勤俭节约的,他提倡要节约,而在当时皇家也有个习俗,就是在每年腊月二十三皇帝要在坤宁宫祀神,也就是向天地神明汇报一下工作情况。

雍正帝为了节省开支,毕竟腊月二十三祀神,二十四国小年祭灶,这样就有点浪费,于是就在祀神的同时,顺便也把灶王爷也给拜了。而皇帝都这样做了,其他的王族、贝勒随之效仿。

小年是哪一天?为何南北方的小年时间不同?看完明白了

之后文武百官也是纷纷效仿,在北京的官府衙门都在腊月二十三这天祭祀灶王爷,老百姓看了,也是跟着这样做,从此以后就开始在腊月二十三祭灶,小年也从腊月二十四提前到了腊月二十三。

而南方地区和京城比较远,继续保持着腊月二十四过小年的习俗。有些船家,就是打渔为生的渔民,则选择在腊月二十五过小年。

在小年这天也有不少的习俗,比如剪窗花、扫尘土、理发、洗浴、吃灶糖、煮汤圆等,但最重要的就是要祭灶神了。

民间传说灶王爷要在腊月二十三这天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因此祭灶的时候,就会准备一些灶糖、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

而灶糖则是给灶王爷准备的,这种糖很甜,而且还非常的粘牙,这样做就是希望灶王爷吃了灶糖以后能多说好话。或者是黏住他的嘴,少说坏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