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的担心成真,东盟内乱,菲越开始南海联合,美日德加送助攻
在近期,南海局势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变化。菲律宾总统马科斯决定下周访问越南,两国将加强国防和安全合作,并签署相关谅解备忘录。这一动态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被视为菲越两国在南海问题上加强合作的信号。
与此同时,菲律宾军方近期采取了挑衅行动,以空投方式向仁爱礁“坐滩”船只进行补给。这一举动明显违反了中菲两国达成的共识,进一步加剧了南海紧张局势。几乎在同一时间,越南外交部发言人也公开宣称对中国的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拥有所谓“主权”。这一表态无疑加剧了南海争端的复杂性,引发了地区安全局势的担忧。
值得注意的是,过去一年来,由于域外势力的插手干涉和菲律宾的不断挑衅炒作,南海问题的热度居高不下。美国、日本、德国和加拿大等国家纷纷与菲律宾和越南等国家接触,试图在南海问题上发挥更大的影响力。这些域外势力的介入使得南海局势更加错综复杂,也给地区和平稳定带来了严重威胁。
东盟作为南海问题的利益相关方,一直致力于维护地区的和平稳定。然而,近期东盟内部出现了松动迹象。菲律宾和越南开始联合行动,加强在南海问题上的合作。这一趋势被视为是美国等域外势力干涉南海的一个重要标志和信号。如果东盟内部国家继续采取挑衅行动,那么南海局势可能会出现更大的危机和动荡。
面对复杂的南海形势,中国一直保持着理智和克制。然而,面对域外势力的干涉和东盟内部的动荡,大陆必须重新审视和调整南海战略。大陆应该加强与东盟国家的沟通与合作,共同维护地区的和平稳定。同时,大陆也应该采取必要的措施,维护在南海的合法权益和主权。
解放军在红海现场,亲眼见证美军的失败,用实际行动给美军做榜样
自今年1月12日以来,美国和胡塞武装之间的冲突在亚丁湾海域持续升级。这场冲突不仅对地区安全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对全球航运和贸易路线造成了威胁。在这场复杂的军事对抗中,双方都试图通过各种手段来取得优势。然而,最近的一次交锋却揭示出了一些令人不安的事实。
胡塞武装组织公开发布消息称,他们在亚丁湾海域的一次袭击行动中成功命中了美国护航船队中的一艘舰船。然而,美国中央司令部很快驳斥了这一消息,坚称所有导弹和无人机都已被拦截,护航的商船没有受到任何损失。
尽管美军方面极力否认这一事件,但事实却并非如此。据报道,两艘隶属于欧洲航运巨头马士基集团的商船在交火后不久调头驶离了亚丁湾海域,显然是出于对安全的担忧。这一撤离行动无疑是对美军护航能力的严重质疑。
与此同时,中资航运公司海杰航运宣布已开设红海唯一定班航线,并由解放军亚丁湾护航编队提供护航服务。这一消息不仅表明了中方对维护国际航运安全的决心,也向世界展示了正确的护航模式。与美国在亚丁湾的军事存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方的护航编队以实际行动为国际航运提供了可靠的安全保障。
然而,对于美国来说,这次护航行动的失败并不是一个可以轻易忽视的问题。长期以来,美国一直以全球军事霸主的身份自居,但最近的局势却对其霸权地位造成了严重的挑战。特别是在亚丁湾地区,胡塞武装的反舰能力已经给美军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尽管美军在此次冲突中取得了一些明显的战果,摧毁了多个胡塞武装的导弹发射和部署设施以及雷达、弹药库等目标,但这些胜利似乎并没有削弱胡塞武装对红海航道的封锁能力。他们仍然有能力对亚丁湾与曼德海峡上的舰船发动攻击,最近的“金科·皮卡第号”和“佐格拉菲亚号”货轮被击伤的事件就是最好的例证。
此外,有消息透露,在最近一次针对美国商船的袭击行动中,美军并未能拦截全部的胡塞武装导弹。事实上,至少有一枚反舰弹道导弹落在了距离商船仅100米左右的海面上。这一事件无疑引发了外界对美军反导能力的质疑。
考虑到这枚导弹有可能对商船造成严重损伤甚至沉没的危险,马士基底特律号商船选择调头返航的决定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毕竟对于尺寸超过300米的商船而言,100米的导弹落点已经非常接近了。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格雷夫利号驱逐舰是以编队形式护航两艘商船的。这意味着并不存在之前护航行动中那些导弹射程包线不足以覆盖远处商船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格雷夫利号如果还能漏过一枚导弹的话,那么美军舰船的反导能力很难不引起其他国家的怀疑和担忧。更不用说,这枚“脱靶”的反舰弹道导弹还有可能对美国海军自己内部的士气造成无法预计的负面影响。
因为格雷夫利号是一艘2010年才服役的伯克2A级驱逐舰,在美军73艘现役的伯克级船队中已经属于“新锐”了。如果连这种“低端局”都能让格雷夫利号打出“3漏1”拦截成绩的话,那么那些部署在西太平洋,需要直面解放军反舰弹道导弹威慑的伯克级驱逐舰可能就要汗流浃背了。
毕竟像米利厄斯号这些第七舰队“老熟人”大多都是2位数的编号,服役时间接近20年综合性能与格雷夫利号有所差距但面对手武器装备却更强、更先进的情况五角大楼想必会以一种十分复杂的心情重新审视解放军的反舰弹道导弹与其配套区域拒止反介入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