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国产手机,为何都不用鸿蒙系统?因为没人想成为下一个华为

作者:固定阳光科技

随着中美科技战进入白热化,国产系统的崛起似乎已成定局。数据显示,2023年四季度,华为自研的鸿蒙系统市场份额已经超过15%,接近所谓的“生死线”16%。这意味着鸿蒙系统离彻底立足已经近在咫尺。华为强势回击,2024年更是一跃成为国内手机出货量第一。与此同时,华为正式发布鸿蒙3.0——纯血的自研系统,不再兼容安卓。

国产手机,为何都不用鸿蒙系统?因为没人想成为下一个华为

然而,除华为外,其它国产手机品牌是否会跟进采用鸿蒙?答案似乎是否定的——因为没人愿意成为下一个华为。

一旦踏上这条道路,除华为外,其它手机厂商基本上难逃一死。原因有二:

国产手机,为何都不用鸿蒙系统?因为没人想成为下一个华为

第一,实力差距。以华为为代表的头部厂商,多年积累让它拥有雄厚的技术实力和业务版图。手机业务受制裁后,它还可以转战通信、PC、汽车等多个领域。但除头部企业外,多数国产手机厂商都过于依赖手机单一业务。一旦失去核心技术供应,它们没有后路。

国产手机,为何都不用鸿蒙系统?因为没人想成为下一个华为

第二,市场差异。华为海外市场前景不佳,所以全面自研鸿蒙也就成为其最佳选择。但小米、OPPO等主要依赖海外市场的企业,情况并非如此。小米海外市场占比超过70%,OPPO和vivo也有一半以上。如果抛弃安卓生态,对它们打击是巨大的。

国产手机,为何都不用鸿蒙系统?因为没人想成为下一个华为

所以,尽管HarmonyOS的市场前景令人期待,除华为外,其它国内厂商基本不太可能采用。它注定成为华为自用的系统,而非行业共用。毕竟,在“制裁阴云”笼罩下,没人愿意成为下一个华为。

国产手机,为何都不用鸿蒙系统?因为没人想成为下一个华为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其它国内厂商就此放弃自主研发。事实上,国产系统正在蓄势待发,各大厂商也在积极布局。只是目前来看,绝大多数企业仍会选择兼容安卓系统,而非完全自研。

国产手机,为何都不用鸿蒙系统?因为没人想成为下一个华为

这其中,小米推出的MIUI系统较有代表性。它基于安卓深度定制而来,保留了安卓生态的兼容性。同时,小米也在积极探索更大的自主可控空间。未来,这种“安卓+自研”的模式或成为大厂选择的主流。

国产手机,为何都不用鸿蒙系统?因为没人想成为下一个华为

当然,处在政策推动下,国产系统的进程也在不断加速。业内预计,未来5年左右,将有10多个面向不同场景的国产系统问世。它们或以安卓为基础,或采用全自主内核。这将大幅提升国产系统的成熟度和影响力。

国产手机,为何都不用鸿蒙系统?因为没人想成为下一个华为

换言之,国产系统大势已去。各大厂商也在为长期发展做准备。只是考量到转型风险和国际形势,除华为外,其它品牌短期内仍将在“安卓+自研”上求稳。这是综合考量后的最佳选择。

国产手机,为何都不用鸿蒙系统?因为没人想成为下一个华为

当然,一些诸如联想、中兴等在海外市场影响较小的企业,也有可能加入鸿蒙的行列。毕竟,这为它们提供了与头部厂商竞争的机会。但即便如此,鸿蒙想要成为标准,距离也还遥远。

国产手机,为何都不用鸿蒙系统?因为没人想成为下一个华为

因此,尽管鸿蒙代表了国产系统的最高水准,但从商业角度来看,它难以成为行业统一标准。国内手机厂商基于现实考量,选择与它保持适当距离也在情理之中。

国产手机,为何都不用鸿蒙系统?因为没人想成为下一个华为

当然,这种局面也不会永远持续。随着国产系统的不断成熟,厂商们有朝一日也将面临抉择。但至少在可预期未来,“安卓+自研”仍将是主流方向。鸿蒙最多成为极少数厂商的自用系统。从这个角度说,没人愿成为下一个华为,也是无可厚非。

国产手机,为何都不用鸿蒙系统?因为没人想成为下一个华为

综上所述,鸿蒙系统在技术上可圈可点,但考量到现实局限,其在国内手机市场难有太大作为。国内厂商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目前仍将在“安卓+自研”道路上谨小慎微。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各企业的无奈,但同样也是理性选择。毕竟在这个时代,没人愿意成为下一个华为。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