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的年味越来越淡,是社会变得太复杂,还是我们不再需要这样的节日。中国人讲究礼尚往来、人情世故、家庭和睦、尊老爱幼,但近年来感觉年味越来越淡。
年味包括:场景氛围、置办年货、团圆团聚、家的味道、长幼互动、祭祀怀念。
场景氛围变了:
原来的年味,能从五官感知:耳、眼、嘴、鼻、腿,我们能燃放烟花爆竹,在烟花爆竹声中辞旧岁,然而现在没有了。人们常说:耳濡目染,我们的耳朵不能感知年味了。眼睛里也没有了年味,烟花爆竹禁止,我们难以看到烟花爆竹了,我们也难以闻到那浓浓的年的火药味。
置办年货变了:
家乡味道,杀年猪,熏腊肉。现在好多地方不能养猪、不能屠宰、不能烟熏,扼杀了几千年的习俗。
团圆团聚变了:
一大家人吃完饭后,原来聚在一起看联欢晚会,现在都在“各自为政”,老老少少都在抖音、微信,大家的信息点不再聚焦了,欢声笑语少了。
家的味道变了:
现在大多数人都在城里买房,由于空间限制,大家难以在家里操办,都跑到酒店团圆聚餐,哪来的家的味道。
长幼互动变了:
原来的年味,孩子们最期盼的年味,可能重要的是长辈们发红包, 10元8元,到后来的50元100元,收集起来买书包、文具、玩具,现在一方面生活好了,大家没有新鲜感和稀缺感了,另外现金红包变成了微信红包,体验变了。
写在最后:年味越来越淡,变化总是让人怀念过去,可能人们对年味的思维固化,才感觉现在的年味不再是童年的味道。几千年来,我们的年味随着社会发展,其实一直在变,可能有一天我们真的找不到童年的年味,找不回记忆中的年味,而我们的下一代又过着新的不一样年,又将形成不一样的年味。
#年味去哪儿#
#2024春节评论倒计时##记忆里的年味#
#文章首发挑战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