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竹之韵的稻草人(原创)

作者:屈采薇

稻草就像是谷子的亲娘。谷子是禾苗从无到有的孕育、在稻须里从有到无的成熟,直到割掉成熟的稻子捶打而出。最后只剩下稻草,默默无闻的干枯,历经磨难的稻草最后化为灰烬或成为牛儿们的食物。无论是哪一种结局,稻草几乎为人类奉献出了它的全部。

竹之韵的稻草人(原创)

于稻草而言,如果没有深入到竹之韵的艺创空间,我或许只有在田园丰收景象时,才会对它略有码草成堆的印象。而在平时,对稻草是没有太多热爱的生疏。

记得80年代初期,捶出谷物的稻草,是农村里许多人用来当柴火做饭、当食料喂牛的干草。那么现在呢?当天然气、电器代替了太多的柴火,当饲料代替了牛的食料,被抽掉谷子的稻草就毫无用处。

竹之韵的稻草人(原创)

原始的柴火一旦被天然气、电器所代替,总感觉有不踏实的虚空成分,柴火的消失有所违背自然属性的规律。既然现在的稻草无用,而稻草人,又从何而来呢?

走进竹之韵稻草艺术的卖场展地,看着一个个由稻草编织成的少女、小朋友、羊群,马儿与小鹿、绵羊与天鹅等等各种不知名的艺术成品,栩栩如生的稻草人,拥挤在这盛满智慧、勤劳、创作的艺术之库。它们就像是待在还未问世的深闺,各展英姿彰显稻草的自然魅力。仿佛想争先恐后的出去装点阡陌田园,山水乡村,原上绿洲。如果给它们穿上外衣,在远处的稻草人,谁又能识别其人草的动态真伪呢?

竹之韵的稻草人(原创)

一文不值的稻草在能工巧匠的手中,成为艺术的命题,成为生命的象征,成为文化复兴进入乡村振兴与文旅朴实文化的结合代表。有时静看,能看见每一根草都是薄弱易断的,它就像人的细胞与皮肤,只有紧密的链接在一起,成无情绪波动的生命,就能成就一种向上而开的生命力形象。

在纷繁复杂的红尘,有多少人又何尝不似稻草,有多少人的皮肉何尝不是脆弱不堪。唯利是图祸国殃民之叛,远不及这些稻草人,因为稻草人不会成为卖国贼或汉奸走狗。

竹之韵的稻草人(原创)

纵观历史,有游击队借用稻草人迷惑敌人的成功,有诸葛亮草船借箭十万之多的智慧。这都是稻草为人类无私奉献的精神典范,它应证了庄子之言:“无用之用,方为大用”。应证了老子之言:“弱者道之用”。

走过竹篱笆的围栏,穿过木栅栏的小水车,只见杂乱的稻草,被一根根打成见不到首尾的长辫,一圈圈堆积在生产库的角落。这些辫子就像许多人需要理顺的目标,只有把杂乱的思想梳理成辫,才能编织出有价值的人生。

竹之韵的稻草人(原创)

稻草实乃乱草,说它是草除了燃料外一文不值。只有当竹之韵的工匠们用智慧的结晶、用艺术的灵感、用勤劳的双手、用不同的辅助材料、用不同的时间,把稻草编织成各种有趣的人与动物或仿制品,才成了价值不菲的朴实文化。

为什么说文化朴实?因为太抽象的艺术,立在山水田园总感觉接不了地气。只有来自于自然最朴实的东西,才能让脱离自然身体的初心返璞归真。

竹之韵的稻草人(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