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家居行业研究报告:产品、渠道、营销助力,龙头穿越周期

作者:未来智库

(报告出品方/作者:国泰君安证券,陈力宇、王佳)

1. 家居产业长链高值,景气度与需求强相关

家居产品主要包括使用木材、金属、塑料等材料制作的,具有坐卧、储 藏、间隔等功能的家具的制造。家居产品特性决定了其在经济社会中的 重要地位,行业发展与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高度相关。

1.1. 上游:木材与塑料为主要原材料

木材为首要原材料,产量需求结构调整而浮动。木材是家居行业最主要 的原材料之一,大陆的森林资源丰富,木材产量居全球前列。2018-2021 年大陆木材产量呈现持续增长态势;受到结构性需求调整以及经济增长 放缓的影响,2022 年大陆木材产量出现下降局面,产量较 2021 年减少 7.73%。

家居行业研究报告:产品、渠道、营销助力,龙头穿越周期

塑料原材料受国际油价影响波动。塑料作为家居产品的主要原材料之一, 因其材质色彩鲜艳、轻便小巧、保养方便、价格低廉的优势受到消费者 青睐。2018-2022 年大陆塑料制品产品整体呈波动上升的趋势,2020 年 起由于疫情的冲击,生产企业开工受阻、下游行业需求减少、国际油价 上涨等一系列因素,塑料产量处于波动上升态势。

1.2. 中游:经营面临挑战,长期空间充足

行业竞争加剧致使短期视角下经营面临挑战。由于家居行业原材料固定、 行业准入门槛较低,大陆家居行业竞争激烈且企业数量多,随着经济的 发展,大陆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家居产品生产国。2018 年-2022 年我 国家具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持续增长,2022 年大陆家具规模以上企 业数量同比增长 9.4%。受原材料价格的影响,叠加地产压力影响零售端 竞争环境,家居企业零售额复苏相对较缓,企业经营效率短期面临挑战。

高质量产品需求不断提升,市场前景广阔。智能家居正在成为未来家居 产品发展的新方向。智能家居以住宅为载体,利用新一代通信信息技术 实现系统平台、家居产品的互联互通,满足用户信息获取和使用的智能 化生活服务。智能家居具有集中管理、远程功能控制、场景互联互通、 自主学习迭代等功能,构建智能化家居生活场景能够提升家居生活的舒 适性、安全性、便捷性。智能家居是多技术融合的领域,涵盖了物联网、 自动控制、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信息安全等众多技术,对家居 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是家居行业提高行业集中度的契机。当前各 行业龙头均积极推进生态圈布局,大量投入研发实现技术突破,解决产 品痛点,有效地提升了消费者体验,部分品类已实现快速成长,未来其余品类均有望迎来快速发展。除了智能化家居,用户也对舒适化、健康 化、个性化的家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对家居行业企业而言既是考验, 也是未来增长的动能所在。 总体来看,家居行业仍具发展空间,品类融合为重点发展趋势。各企业 在完成自身领域相关品类布局后,积极向其余领域进行渗透。如定制家 居企业从橱柜或衣柜单品类定制出发,完成橱、衣、木等定制品类拓展, 并进一步向软体品类延伸;软体企业从沙发或床垫出发,完成沙发、床 垫、软床等软体品类拓展,并逐步向定制延伸。消费者的一站式采购服 务体验提升,从而催生行业迈向品类融合。

1.3. 下游:渠道多样化,新媒体崛起

家居行业下游需求主要受到地产行业景气度的影响,从下游渠道的角度, 家居产品成品大多通过家具卖场、电商平台以及品牌专卖店进行销售,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消费观念的改善,电商渠道凭借更低的成本及 影响力的优势成为家居行业渠道端新的增长点。 伴随下游需求增速放缓,家居行业或进入存量市场阶段。消费者对家居 企业提出了更高的品质和服务要求,家居龙头企业依托产品、渠道、供 应链等竞争优势积极探索新兴发展路径,持续深化大家居战略布局,通 过多品类集成满足消费者一站式需求,行业集中度有望持续提升。 数字化转型、年轻消费崛起的趋势不容忽视。消费者结构逐步年轻化, 购买趋势发生改变,年轻消费崛起,家居行业市场潜力巨大。抖音和小 红书成为家居行业投放增长最快的内容平台。同时品牌相对分散、用户 难以精准触达等问题也成为制约市场潜力爆发的关键。

家居消费者行为趋于理性,买卖双方信息差正在逐渐缩小。在家居产品 多样化、购买便利化的前提下,消费者在选购家居产品时会通过多种比 价和比质方式辅助决策,消费观念更趋于理性。家居企业积极借助短视 频、直播、团购等新兴营销方式提升品牌价值传播。

2. 复盘:估值收缩致使股价承压,估值处历史底部

股价:2023 年家居企业总体跑输行业,头部企业欧派家居下跌 42%;顾 家家居下跌 16%;敏华控股下跌 28%,仅有少部分家居企业股价跑赢行 业。 业绩:从 2023 年中报披露的业绩看,家居企业表观整体仍然兑现稳健增 长(营收普遍同增 5%-10%,利润同增 5%-15%),且 2023 年 Wind 全年 增长的一致预期也相对稳定。因此,股价下跌驱动更多来源于估值层面 的收缩。 估值:从历史 PE 分位水平看,家居公司 2023 年盈利预期对应的 PE 基 本处于历史 5%-15%底部区间。

3. 归因:地产下行预期与行业竞争的综合作用

估值收缩原因一:房地产新开工影响家居业绩增速预期。房地产业作为 产业体系的支柱产业,其兴衰极大影响了家居行业的需求。随着大陆经 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率的不断提高,房地产业发展迅速,相应地刺激 了家居行业的需求。2016-2021 年大陆商品房销售额高速增长,受疫情冲 击影响,2022 年大陆商品房销售额有所下降,进而拖累家居行业景气度。 以头部企业欧派家居为例,由于家居产业属于地产后周期板块,历史数 据显示其估值与住宅开工增速相关度较高,反应产业链景气传导的逻辑。 2021 年 5 月以来住宅新开工增速持续承压,市场也相应地逐步交易对未 来行业未来景气度边际变化的担忧,家居公司估值同步进入下行通道。

家居行业研究报告:产品、渠道、营销助力,龙头穿越周期

估值收缩原因二:下游信心修复,供给增加、竞争加剧。疫情后消费场 景得到修复,家具品牌商和渠道经销商预期疫情期间滞后的家居消费需 求将逐步释放,步入顺周期行情,家居商场客流量的恢复也进一步提振 供给端扩张信心。消费信心回暖背景下,家居企业渠道&产品&营销加速, 行业供给快速扩张,部分头部公司如金牌厨柜 2022 年净开店保持高增, 整体家具制造企业数量也在 22H2 显著增长。顾家家居、金牌橱柜等上 市公司在恒大事件后依然保持较高的开店水平,供给显著增加。

持股结构:外资持股比例与股价波动基本一致。欧派家居沪深港自有通 流通股持股比例由 2022 年 2 月的 31%+降至 14%,股价与持股比例波动 基本一致;2022 年以来顾家家居沪深港通持股比例保持 10%-12%,对应 股价波动相对小;外资持股比例高点在 2020 年 6 月(18%)。整体来看 外资持股比例与股价走势基本一致。

4. 展望:头部品牌经营韧性足,业绩稳健增长穿越 周期

从上市公司业绩端看:家居品牌具备穿越周期的经营韧性。市场持续交 易对 2024 年竣工情况的担忧。然而以索菲亚为例,从历史复盘来看,即 使在 2015、2017、2018、2022 年地产竣工数据同比下滑的时期,业绩依 然能够实现稳健增长。具备品牌、产品、渠道优势的家居品牌业绩仍然 具备穿越的经营韧性。

从产业实际情况看:2023 年保交楼项目延后,或支撑实际竣工表现。据 乐居网的统计数据,目前仍存在相当数量的保交房项目交付处于板结状 态,长沙延期交付现象较为严重,杭州、南昌、宁波、无锡等城市的延 期交房现象也相对较多,一半以上的项目已经完成交房或已有预计交房 的时间。成都、大连、天津等地也存在不同程度延期交付情况,成都除 个别项目交付时间待定外,其余项目已实现交付,而大连、天津等地的 延期交付项目,则大部分交房时间尚不明确。递延的保交楼项目或对 2024 年实际竣工数据形成支撑。

从投资回报看,家居上市公司稳定现金分红,提供稳健股息回报率。家 居上市公司对股东的投资回报值得关注。家居头部企业现金分红比例普 遍在 40%-50%,高额稳定的现金分红提供稳定的股息回报率(2%-5%)。

从发展方向看,集中度仍有提升空间,品类扩张&多元渠道是发展趋势。 定制家居行业具有低频高客单、SKU 繁杂和服务属性突出等特征,因此 整体行业集中度较低。对标海外市场,欧美房屋多以标准化模式交付为 主,ToB 属性更为凸显,因此龙头多诞生于上游建材供应商,大宗属性 凸显下头部企业营收规模更高。 随渠道多元化,整装对家居企业柔性化生产能力要求很高且考验 SKU 管 理能力,赢家需具备从后端生产到前端销售各环节高水平协同能力,小 公司整装能力较差,或在流量前置竞争中出清。 因此,具备较强业务边界扩张能力的家居公司,有望实现家装、建材、 家居、家电及售后一体化全链路延申,形成生态互补、流量互促、业绩 互涨的乘数效应。

从历史竞争力复盘看:头部公司管理及品牌溢价力凸显。通过毛销差以 及人均创收两个财务指标来刻画家居上市公司品牌以及管理水平,综合 而言,行业龙头企业欧派家居两项指标均表现优异,体现公司管理效率 高和品牌溢价力强。

从经营边际上看:经营性现金流偏离值提高,企业造血能力优化。2022 年下游地需求增速放缓致使家居造血能力偏弱,经营性现金流显著偏离 正常水平,2023H1 该指标明显改善,是企业经营质量向好的印证。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精选报告来源:【未来智库】。未来智库 - 官方网站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