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把中国挤走后,英国核电站成本超支,英政府居然指望中企继续掏钱?

作者:健康科普朱医生

#精品长文创作季#

因头条改版,增加了广告解锁功能,当广告打开后,静等15秒钟,您再伸出发财的小手,点击右上角的叉号关闭,就可以继续阅读我的文章了

1月23日,法国电力公司宣布因劳动力和建材价格持续上涨,由该公司承建的英国欣克利角C核电站项目已经陷入超支延期状态。

把中国挤走后,英国核电站成本超支,英政府居然指望中企继续掏钱?

预计首个核反应堆建成的时间将从2025年延期至2029年。

据相关机构测算,如果欣克利角C核电站项目真的要在2029年完工的话。

那么其总成本将从最初的180亿英镑飙升至460亿英镑,这就好像一个填不满的无底洞。

面对欣克利角C核电站当前的收支困境,英国政府反倒表现出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并坚持拒绝为项目提供资金。

把中国挤走后,英国核电站成本超支,英政府居然指望中企继续掏钱?

在2023年底大陆中广核集团结清合同份额退出之后,英媒为何集体“破防”?未来欣克利角C核电站项目又将如何发展?

一、英核电项目再延期

2015年,英国政府为减少化石燃料的消耗以及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

批准了以中广核集团牵头的中方联合体与法国电力公司联合新建核电站项目协议。

按照合同规定,英国欣克利角C核电站项目的初始预算成本为180亿英镑,大陆企业预计总投资 60亿英镑以占有该项目33.5%的股份。

把中国挤走后,英国核电站成本超支,英政府居然指望中企继续掏钱?

事实上英国是全球第一个拥有商业化运营核电站的国家。

此次选择批准中方联合体与法国电力公司联合新建核电站完全是出于政治和经济层面的考量。

换句话说以英国当前国内的政治现状和财政支付能力来说,根本无法顺利推动新建核电站项目落地。

虽然中方联合体企业和法国电力公司都为欣克利角C核电站倾注了大量精力,不过该项目从2017年正式动工以后就出现多次延期,而费用问题一直都是各国间相互扯皮的重要议题。

把中国挤走后,英国核电站成本超支,英政府居然指望中企继续掏钱?

新冠疫情、俄乌冲突等国际突发事件加剧欧洲通胀危机。

再加上英国脱欧对本国经济体系的剧烈冲击,欣克利角C核电站的建设成本可谓是一路水涨船高。

据悉自2017年项目动工以来,欣克利角C核电站的预算成本就从180亿英镑上涨至约350亿英镑。

现在就连460亿英镑的成本核算也可能是保守估计,不排除该项目最终可能会延期至2031年完工。

除项目成本问题之外,这次中英法三方合作中的另外一大阻力就是英方对中企的偏见。

把中国挤走后,英国核电站成本超支,英政府居然指望中企继续掏钱?

英方口中所谓的商业合作,实际上是既想要中企的资金,又想要中企的技术,但自己却不愿付出。

自核电站项目开工后,英方屡次以所谓“国家安全”、“中国威胁论”等牵强的理由排挤中国企业。

其最终目的就是想把中方企业赶出核电站项目。

英国作为五眼联盟国家之一,长期在政治立场上与美国保持一致。

看来即便在涉及自身核心利益问题上,英国政客们依然要追求其所谓政治正确,不过现在的英国可并非当年的“日不落帝国”。

把中国挤走后,英国核电站成本超支,英政府居然指望中企继续掏钱?

二、甩锅中法强盗逻辑

目前法国电力公司已经完成国有化改革,在以中广核牵头的中方联合体宣布停止支付核电站项目超支款项之后。

法国政府也绝不会允许法国电力公司为它国建设项目背负可能高达数十亿英镑的债务。

有消息称,目前大陆中广核集团已按照合同规定结清约定份额出资,后续将拒绝为该项目的超支部分支付一分钱。

在中企宣布退出,欣克利角C核电站项目面临超支延期的状况后,英国《金融时报》却发布了一则耐人寻味的报道:“在结清合同份额后,中广核集团拒绝为核电站超支部分买单。”

把中国挤走后,英国核电站成本超支,英政府居然指望中企继续掏钱?

这句话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中企应该继续为项目超支部分买单。

事实上,在以中广核为首的中方联合体与法国电力公司签订协议时就对停止支付的条款进行了明确规定。

现在就连法国电力公司也证实当前项目建设的超支预算已达到合同规定的止付门槛,中企没有义务继续承担相关建设费用。

法方不会为非本国项目而着急,大陆也不会为超支预算买单。

不过对于急缺发电设施的英国来说,核电站项目停滞无疑会严重影响其经济社会正常发展。

把中国挤走后,英国核电站成本超支,英政府居然指望中企继续掏钱?

多年来英国政府在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上的表现乏善可陈。

近期国内更是接连出现政府破产的情况,政党间的相互倾轧加剧了英国政府内部的政治内耗。

近日有英国政客叫嚣:“英国纳税人不会为该项目支付一分钱,增加的成本应完全由股东承担。”

从政客到媒体,英国人似乎都在努力强调一件事:即商业合作项目增加的成本应由股东承担。

不过他们好像忘记了当初正是他们自己把中企给排挤走的。

把中国挤走后,英国核电站成本超支,英政府居然指望中企继续掏钱?

目前欣克利角C核电站项目的整体建设成本已远远超出合同内规定的数目。

英国人自己不想掏钱却要求它国来支付超支预算,这简直就是赤裸裸的双标行径。

英媒罔顾合同条款规定,将其自洽的强盗逻辑强加到中企头上。

只会让世人真正看清其丑恶嘴脸,不过只是“过过嘴瘾”可是无法填补项目的资金缺口的。

三、英方摆烂项目停滞

与中方联合体和法国电力公司所付出的努力相比,英国政府反倒成为整个合作项目中最“躺平”的一方。

把中国挤走后,英国核电站成本超支,英政府居然指望中企继续掏钱?

就算欣克利角C核电站纯属商业合作项目,可这事关国家核安全和约600万用户用电需求的项目难道不应该得到政府层面的高度重视吗?

政府审慎批准财政拨款本无可厚非,不过以所谓非政府项目当借口无视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才是对国内纳税人最大的不负责任。

欣克利角C核电站能否快速恢复项目推进,关键还要看英国政府能否转变态度。

当然,中广核集团启动结算程序并不代表着完全放弃对该项目持有的股权。

以中广核集团为首的中方联合体只是宣布退出欣克利角C核电站的基建工程。

把中国挤走后,英国核电站成本超支,英政府居然指望中企继续掏钱?

中企遵守协议结清了支付份额,就理应获得合同规定的股权份额。

如英国政府所说,欣克利角C核电站是非官方的商业合作项目,就算项目建设处于超支延期状态。

短期内无法实现盈利,英国政府也无权侵犯中企在该项目中的合法利益。

从现实的角度来说,欣克利角C核电站项目在中企宣布停止支付相关款项后只会越拖越贵。

国政府持续摆烂,到头来只会让本国经济陷入困境。

把中国挤走后,英国核电站成本超支,英政府居然指望中企继续掏钱?

本来该项目一直被视作中法英三边合作的标杆,不过如今闹到这般田地也算是让全世界看清部分西方国家到底是如何倡导“契约精神”的。

四、尊重协议捍卫权利

自项目动工以来,大陆企业始终严格遵守合同约束的相关义务。

同时我们也将此次合作看作是与欧洲国家在核电基建领域的一次“破冰合作”。

即便是项目多次出现因主观因素延期的情况,中方联合体也毫无保留的为推进项目建设提供了一切必要的便利条件,奈何合作方却并不领情。

把中国挤走后,英国核电站成本超支,英政府居然指望中企继续掏钱?

此次合作中我们没有看到备受西方国家推崇的契约精神。

而是见识了出于意识形态差异而产生的傲慢与偏见,核电站项目建设并非儿戏,掺杂了政治因素的多边合作又何谈效率和质量?

当然因欣克利角C核电项目迟迟无法完工,前期中方联合体企业的投资在短期内肯定是难以收回的。

不过该项目中法两国耗得起,英国人可不一定耗得起,介时可能就不得不动用英国纳税人的钱来填补核电站成本缺口。

相信有很多朋友会担心一旦欣克利角C项目落成并投产,中企的前期投资会不会打水漂?

把中国挤走后,英国核电站成本超支,英政府居然指望中企继续掏钱?

事实上,法国电力公司承认的所谓中企止付门槛。

是指项目预算超过一定限额后中企可无责拒绝承担项目超支份额,这并不代表着合同规定的投资份额无效。

况且中方联合体已于去年结清了合同内的支付份额,符合前期协议的条款规定。

如果外部势力想借超支延期的理由侵占中企的合法权益,我们必将予以坚决反击。

总结

在中方联合体宣布止付欣克利角C核电项目的超支预算后,该项目再次陷入超支延期状态并不令人意外。

把中国挤走后,英国核电站成本超支,英政府居然指望中企继续掏钱?

不过英国政府对待国内重大基建项目的摆烂态度和傲慢表现倒是着实令人咂舌。

法国电力公司已经证实中方联合体企业已结清合同内规定的支付份额且无需为项目超支部分买单。

可英媒对待中企的阴阳怪气却把西方国家尊崇契约精神的招牌给砸得粉碎。

目前来看在没有找到新的基建投资方之前,法国电力公司绝对不会为它国基建项目背负债务。

而真正能够拯救欣克利角C核电项目的似乎就只剩下英国政府自己。当然不管谁来接盘欣克利角C核电项目基建工程,中方联合体企业遵守协议所产生的合法权利必须得到保障。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