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身边有趣的车
其实在仿日式的86式车牌(第五代车牌)诞生之前,大陆的汽车管理体系,已经有4代车牌的发展历史(自解放后算起)。其中,1973-1986年间发放的第四代车牌(73式),时不时能够在反应改革开放的电视电视作品中见到。
73式车牌的民用版本,底色与当下相同,为蓝色,但省份与地区代号,则以全数字形式呈现,加上后面的5位,整块车牌以7位数字组成,与第三代的形式颇为相似,只是将字体改动了一下。
有趣的是,1979-1991年间出厂的奔驰S级W126系列,就刚好经历了中国第四代(1973-1986)与第五代(1986-1992)共两代车牌的迭代周期。
例如下文由拍摄的一款1986年款的W126(Mercedes-Benz S-Class W126 560SEL),就悬挂了一块73式民用车牌,但是否为原车所配,就不得而知了,我觉得较大概率为“否”。
↑ 由@拿破轮 拍摄,悬挂着73式车牌的奔驰S级W126,是一款560SEL款式的后期版车型。
↑ 当年国内引进的W126数量可观,不少都是类似上图的长轴距版本,轴距则达到3.08米。
奔驰W126系列属于S级“广义”上的第二代,于1979年法兰克福正式发布,1980年推出市场,取代上一代W116系列,而其代号上严格来说,长轴距应该为V126,但为了简化,统一为W126其实没太大问题。
与此同时,伴随着国内改革开放初期的经济增长,有不少这一代的车型通过不同渠道引进,其中1985年后生产的后期版本居多,例如本文Po及的车辆,即为后期型,特征是侧面包围没有太多线条。
↑ 这台车尾部水牌整齐,甚至还多了斯柯达昕锐Rapid的标。
↑ 车内状况保留得不错,整体以黑色皮革为主,木纹装饰为辅,呈现出沉稳风味。
↑ 仪表盘表底去到了260公里/小时,里程则有17.48万公里。
↑ 打开机头盖,可见内部的M117型5.5升V8自吸汽油引擎。该引擎为OHC形式,配备KE型机电式燃油喷射系统。
↑ 这款5.5升V8引擎,匹配了4AT变速器,可输出最大约299Ps的马力以及455Nm的扭矩。
↑ 车身上的贴纸与铭牌信息。其中车架号应该是被修改过,年份不对。
(完)
回顾:
奔驰E级W210的简单配搭丨 大饼式轮圈
惨遭废弃的美规“蝴蝶奔”丨 奔驰S430 W220前期型
废弃的W140虎头奔 丨 奔驰300SEL
惨遭废弃的美规“蝴蝶奔”丨 奔驰S430 W220前期型
古早前的车展图 丨 红旗盛世 & 迈巴赫62 & 奔驰SL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