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胡耀邦在农业改革上功不可没,他的一言一行,都无愧于人民的信任

作者:红朦解说

1978年,胡耀邦提出了针对农业生产的改革措施,但陈永贵却提了不同的意见,更是声称:胡耀邦不会种地,更不懂农民。

胡耀邦在农业改革上功不可没,他的一言一行,都无愧于人民的信任

1978年,为了快速的推动经济发展,在邓小平的带领下,全国上下掀起了改革的浪潮,而农业改革则是重中之重。为此,胡耀邦根据当下农村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与时俱进的改革措施,同时,胡耀邦认为,全国学习大寨的农业模式已不再适合现在的实际情况。而这一观点则是遭到了陈永贵的反对。

胡耀邦在农业改革上功不可没,他的一言一行,都无愧于人民的信任

要知道,“全国农业学大寨”的口号已实行多年,而这种思想也深入民心,三中全会之上,胡耀邦把大寨模式下的众多问题一一举例,同时也指出,农业改革迫在眉睫,如果全国还在学习大寨,简直就是劳民伤财。

胡耀邦在农业改革上功不可没,他的一言一行,都无愧于人民的信任

身为大寨的领头人陈永贵,对于胡耀邦的观点却并不赞同,大寨从当时的一无所有到现在的千亩良田,足以证明陈永贵当时的选择是正确的,当年陈永贵带领着大寨的村民,靠着一把铁锹、一把锄头,不仅把陡峭的山坡改为梯田,还修建了一条条的水渠,从此年年粮食大丰收,大寨的村民也终于不再饿肚子。大寨在农业上的突出成就,离不开陈永贵的努力,同时,也因为陈永贵在农业上的突出贡献,让他离开了大寨,住进了中南海。

胡耀邦在农业改革上功不可没,他的一言一行,都无愧于人民的信任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家急迫的需要发展,而大寨的农业生产模式显然已不再适合当下的中国,但陈永贵始终无法理解胡耀邦的观点,也许是因为文化水平的限制,陈永贵始终保持固有的思想,甚至一度的认为胡耀邦完全不懂农业,更不理解农业。

胡耀邦在农业改革上功不可没,他的一言一行,都无愧于人民的信任

胡耀邦对于陈永贵还是十分理解的,不仅没有与陈永贵过度的争执,还多次给他解释,同时,山西省委也根据当下的形势,召开了多次的会议,对于大寨农业模式的不足进行了总结教训,从此,与时俱进的农业生产政策也在全国推广了起来。

胡耀邦在农业改革上功不可没,他的一言一行,都无愧于人民的信任

此后,陈永贵对于当下的工作逐渐力不从心,最终还是向中央提出了辞职的请求,在经过多次的商议后,组织上还是同意了陈永贵的辞职请求,但对于陈永贵提出回大寨的要求并没有同意,而是把陈永贵留在了北京,毕竟陈永贵年事已高,况且他在农业上的贡献也是有目共睹的,最终在胡耀邦的建议下,陈永贵以享受副国级干部的待遇退休。

胡耀邦在农业改革上功不可没,他的一言一行,都无愧于人民的信任

改革开放,让陈永贵看到了不同往日的新中国,看着国家欣欣向荣,他也十分高兴,对于当初想不通的问题,现在也完全打开了自己的思想。

农村经济改革的成功,离不开胡耀邦的坚持与努力,五年的全力改革,见证了胡耀邦一心为民的信念,也正是有了这样的一位领导,国家的发展道路才能越走越远。

胡耀邦在农业改革上功不可没,他的一言一行,都无愧于人民的信任

胡耀邦为新中国的发展呕心沥血,最终倒在了工作岗位上,而这一倒再也没能站起来,胡耀邦的离世无疑是让人悲痛的,而他的精神,将会永远的被传递下去。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