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午睡也有大学问!50岁以上人群请注意:务必牢记午睡“三不要”

作者:环球锐眼

吴阿姨今年56岁,她的一生都奉献给了那所充满欢声笑语的学校,直至退休前,她都是那里备受尊敬的教师。

曾经,在繁忙的工作日里,她只能偷得浮生半日闲,利用短暂的午休时间小憩片刻,通常不过半小时,便又要投身于下午的教学之中。

然而,退休后的吴阿姨迎来了期盼已久的自由时光。再无需受制于刻板的上下班时间,她的午睡时间也随之变得奢侈起来。往往一躺下,便是悠长的一两个小时,沉浸在宁静的午后梦境之中。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她渐渐察觉到一丝不对劲——每当醒来,她的头脑似乎不再像过去那样清晰,反而有种莫名的迷糊感萦绕不去。

这种感觉让吴阿姨不禁开始反思,那些关于午睡有益于健康的说法,是否真的适用于每个人?又或者,是不是午睡的方式和时间长度也有讲究?(编辑:柳砚)

午睡也有大学问!50岁以上人群请注意:务必牢记午睡“三不要”

01

吴阿姨的这种情况并不是个例,许多人在退休后或工作之余也纷纷选择午睡,但却可能忽略了午睡的适度与时长。

对于这一现象,哈佛大学医学院和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研究提供了一些警示。

午睡也有大学问!50岁以上人群请注意:务必牢记午睡“三不要”

他们发表在《阿尔茨海默症协会杂志》子刊上的研究指出,长时间午睡可能与老年痴呆的风险增加有关。这项研究对1065名平均年龄为81岁的老年人进行了长达14年的随访追踪。

结果发现,每天午睡至少一次或每天午睡时间超过1小时的老年人比每天午睡时间少于1小时的老年人患阿尔兹海默症的风险高出40%。这表明,过度的午睡可能与大脑功能的退化有关,从而使老年痴呆的风险升高。

除了老年痴呆,午睡时间过长还与全因死亡风险增加有关。在欧洲心血管年会发布的一项涉及31.3万余名受试者的荟萃分析中,发现相较于不午睡的受试者,午睡超过60分钟的人,全因死亡风险增加了30%。

这意味着过长的午睡可能与生命健康直接相关,提醒我们关注午睡与寿命的关系。

除了影响神经系统和寿命外,午睡时间超过1小时还可能增加肥胖和糖尿病的风险。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慢性病研究所的研究表明,午睡时间超过1小时的人群,糖尿病、脂肪肝以及中枢肥胖的发生几率最高。这为我们揭示了午睡与代谢健康的密切联系,提示在午睡过程中应当谨慎控制时间。

午睡也有大学问!50岁以上人群请注意:务必牢记午睡“三不要”

从心血管角度看,午睡时间过长也可能增加房颤的风险。

一项由西班牙韦尔瓦大学进行的研究发现,相较于午睡时间较短的受试者,午睡时间过长与房颤风险增加90%相关。这为我们提供了关于午睡与心脏健康的重要信息。

为了保持身体健康,午睡时间的控制显得尤为重要。《肥胖》杂志在2023年的一项研究指出,午睡时间超过30分钟与高BMI、代谢综合征风险增加41%相关,特别是与腰围、空腹血糖和血压有明显相关性。

因此,普遍认为,午睡时间最好保持在15~30分钟之间,以取得最佳的健康效益。这种短时的午睡可以在中午提供一段短暂的休息,有助于保持下午的精力和专注力,而又避免了午睡时间过长可能带来的健康风险。

02

钟南山院士曾经在央视采访中指出,午睡是身体的重要补充,尤其对提高精力、改善情绪、缓解压力等方面有着显著的好处。

午睡也有大学问!50岁以上人群请注意:务必牢记午睡“三不要”

午间小憩可以有效地改善心情、降低身体紧张度,甚至比夜间8小时的睡眠效果还好。研究表明,午睡后清醒的时期,身体的放松程度会显著增加,这有助于调节情绪、减轻压力,提升生活质量。

一项发表在《英国医学杂志》上的研究发现,规律的午睡可以帮助预防老年痴呆,提高认知能力和思维敏捷性。这表明午睡不仅对身体有益,还有助于保持大脑的健康和活力。

哈佛大学的研究也显示,白天的小憩可以促进睡眠依赖性记忆的提升,有助于将短期记忆转化为长期记忆。这意味着适当的午睡可以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增强记忆力和注意力。

虽然尚无确凿的证据证明午睡可以直接提高免疫力,但是许多人在午睡后感觉到身体疲劳感消失了,这可能与身体得到了充分的休息和恢复有关。

这一点尤其对于处于恢复期的患者来说更为明显,午睡可以帮助他们恢复体力,加快康复进程。

03

虽然午睡有着诸多好处,但在实践中,我们也要遵循一些注意事项,尤其是在中年及老年人群中,务必注意以下三个“不要”:

午睡也有大学问!50岁以上人群请注意:务必牢记午睡“三不要”

不要吃饱就睡:吃饱后常常会让人感到犯困,但吃完饭后立即午睡并不是个好习惯。医生提醒,吃完饭后大量的血液会流向胃部进行消化,导致脑内供氧减少。

这时马上入睡可能导致大脑供血不足,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建议在午饭后适当活动,如散步十几分钟,再进行午睡。

不要趴着睡:趴着睡觉可能导致颈部前倾,与颈椎的生理曲度相反,长时间如此容易导致颈椎变形和肌肉疲劳。

北京协和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提醒,趴着睡还会影响呼吸系统、血液循环系统、神经传导系统。醒来后可能感到头晕眼花、肢体麻木,疲劳感反而加重了。

不要睡太久:专家指出,人的睡眠可分为浅睡眠和深睡眠两个阶段,一个完整的周期需要1~1.5个小时。

午睡时间超过30分钟后会进入深度睡眠阶段,过长的深度睡眠可能导致醒来时感到身体不适,出现头痛、全身无力等症状。因此,午睡的时间最好保持在30分钟以内,避免过度深度睡眠带来的反效果。

午睡也有大学问!50岁以上人群请注意:务必牢记午睡“三不要”

此外,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并非每个人都适合午睡,尤其是以下几类人群:

血液粘稠度高的人:血液粘稠度高的人群可能因为午睡导致血液在休息状态下更加黏稠,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此,这部分人群不宜午睡,以避免加重自身不适症状。

体重偏胖20%的人:体重偏胖的人午睡可能会增加肥胖和糖尿病的风险。午睡时间过长可能与代谢健康的问题有关,建议这部分人群慎重选择午睡时间。

低血压的人:低血压患者午睡可能导致血压过低,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甚至引发心脑意外事件。因此,低血压患者最好避免午睡,以保障身体健康。

在中国传统养生理念中,午睡一直被看作是维护身体健康的重要方式之一。然而,在享受午睡带来的好处的同时,我们也要警惕午睡可能带来的潜在健康风险。

午睡也有大学问!50岁以上人群请注意:务必牢记午睡“三不要”

通过了解科学研究和专家观点,我们可以更加明晰地制定合理的午睡计划,以保障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