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抱团”养老散伙后,又开始流行“搭伙”养老模式了?

作者:劲松娱谈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养老正在逐渐成为社会问题,在这种趋势下,找到适合自己家庭的养老方式成为了优先级比较高的事务,而现在的老人们似乎已经找到了更加舒适的养老方法,那就是“搭伙”。

对于老年群体来说,大部分其实越到老年,社交圈子越小,他们的身体机能不支持他们再去出远门寻亲访友,基本只能等子女回家看望,这也让老人在精神需求上存在很多困难。

虽然说子女在日常生活上没有让老人因为温饱发愁,定期也会给回家一笔钱,可问题在于,老人此时社会性的丧失很容易让他们陷入一个自身价值无处寻找的窘境。

“抱团”养老散伙后,又开始流行“搭伙”养老模式了?

人是社会性的物种,需要寻求他人的认可,价值才能切实的体现出来,就算自己再怎么想要自己生活,社会上的资源获取总要借由人际关系来获取。

换句话说,没有人是一座孤岛,都通过或多或少的联系跟社会接轨,老年群体却属于这个行列之外,因为他们获取资源的方式从自我练习变成了由子女作为中间媒介。

突然来到退休生活后,不少老人都会觉得自己的价值到这里已经结束,当然,我们不否认老人到了退休阶段,想着好好休息,可能对脱离复杂社会的情况比较满意。

“抱团”养老散伙后,又开始流行“搭伙”养老模式了?

但不是所有老人都这么想,有些老人就是觉得退休后自己跟社会没了联系,心里瞬间感觉空了不少,这时的老人急需寻求社会认同,走向了不同的道路。

两者的选择都是基于自身情况,不能说谁对谁错,只能说明社会的多样性,而怀有相同想法的老人群体,自然就聚集在了一起,这也是我们常说的“搭伙”、“凑热闹”。

其实在我们的传统文化背景中,“凑热闹”这种事属于约定俗成,在挑选餐馆时,还会因为人多氛围好这种原因来选择,所以,老人们逐渐考虑聚团的原因也很明显。

“抱团”养老散伙后,又开始流行“搭伙”养老模式了?

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不是说只有年轻人乘上了时代发展的列车往前走,老年群体同样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他们虽然没有赶上信息时代的发展,但不妨碍他们享受其带来的福利。

借由网络平台,大家对彼此的了解程度更加深厚,从而聚集在了一起,互相探讨一些兴趣爱好或是养生知识,属于很好的一个活动,对大陆养老情况的改善也有很大的积极影响。

这种发展其实也是远远出乎年轻人意料的,“没有经历过,终究体会不到”,养老问题就是这样,一群年轻人去谈论养老问题,得出的结论最终也只是停留在养老院改革。

“抱团”养老散伙后,又开始流行“搭伙”养老模式了?

的确,养老院的管理和监督有一定重要性,可实际上,真正能够抓到老年人急需点的群体正是老人自己,因为亲身经历过晚年阶段,他们的理解程度更高。

由老年群体自己组建起来的搭伙团队也是这样,彼此之间都了解对方的急需,所以能够更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对于大部分老人来说,这都是度过晚年生活的好办法。

将其简单解析一番,我们会发现老年群体真是与时俱进,跟原先养老院和子女看护的情况不同,选择度过这样类似于共享生活的老年人,往往会感到自己的人生价值重新实现。

“抱团”养老散伙后,又开始流行“搭伙”养老模式了?

因为他们因为彼此的想法、性格相近才聚集到一起,认可度天然就高,再加上兴趣爱好让他们有了更多的共同话题,在情感方面提供了超越物质的效果。

现在大部分家庭都不会因为温饱感到担忧,老人更加急需的也是精神需求的满足,随着时代变化,这种需求一定会不断提升,那么“搭伙”度过晚年生活就成为了当下老人的首要选择。

共同的社会生活、团队协作,让老人在精神上更容易放松,回到一个年轻的状态,而且还能带给他们一些社交活动上的满足,细数下来,几乎全是优点。

“抱团”养老散伙后,又开始流行“搭伙”养老模式了?

我们也相信,随着情感价值逐渐体现出来,这种“搭伙”度过老年生活的场景会更加常见,给大陆目前出现的养老困境带来一些新的思路和办法,是一种非常好的倾向。

不过,当老人选择“搭伙”度过晚年生活时,很可能最后会发展成两个家庭的问题,所以对于双方关系如何协调就成为了必要课题,需要再进行额外的协商,但未来可期是没问题的。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