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丝绸之路上的古钱币

#精品长文创作季#

古代丝绸之路是连接亚欧的古代陆上商业贸易路线,成为东方与西方之间在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方面进行交流的主要道路。陆上丝绸之路起源于西汉(前202年—8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首都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它的最初作用是运输中国古代出产的丝绸。1877年,德国地质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其著作《中国》一书中,把“从公元前114年至公元127年间,中国与中亚、中国与印度间以丝绸贸易为媒介的这条西域交通道路”命名为“丝绸之路”,这一名词很快被学术界和大众所接受,并正式运用。作为丝绸之路的见证者,丝绸之路上的钱币一直伴随着古丝绸之路的兴衰不离不弃。

西域诸国篇

新疆位于欧亚大陆中部是古印度文明、波斯文明、希腊文明、阿拉伯文明与中华文明的交汇之地,吸收着中西方文明的精华,创造出独具特色的西域文化,一些西域地方政权或王国铸造的钱币充分体现了这种特点。

于阗(tian)古国

汉佉二体钱,是西域古国于阗打制并发行的钱币。

这种货币有意思的地方是,外形受西方影响采用圆形无孔的造型,正面中心是一匹马或一峰骆驼的图像,马或骆驼的周围是一圈佉卢文字母。

背面则是汉文篆字“重廿四铢铜钱”、“六铢钱”等。

丝绸之路上的古钱币

古龟兹国

龟兹国(拼音qiū‘cí,梵语Kucina)又称丘慈、邱兹、丘兹,是中国古代西域大国之一。龟兹五铢钱,是古龟兹国仿照魏晋南北朝五铢钱制成的地方钱币。龟兹五铢钱以红铜为主,也有黄铜制的,汉文和龟兹文合璧,在新疆发现共计1万余枚。

丝绸之路上的古钱币

高昌王国

高昌吉利钱。多为麴氏高昌王国所铸,在吐鲁番有大量出土,外圆方孔,大而厚重,制作精良,正面铸有“高昌吉利”字样。

丝绸之路上的古钱币

西洲回鹘

回鹘(拼音:huí hú;维吾尔文:Uighur/Uigur)又作回纥,是中国的少数民族部落,维吾尔族的祖先。西州回鹘钱。即西州回鹘建国初期仿“开元通宝”形制铸造的钱币,约在(世纪末8至9)世纪初流通使用。

丝绸之路上的古钱币

喀喇汗王朝

10世纪以后,新疆境内先后建立喀喇汗王朝,又称黑汗朝、西辽政权。元明时期,新疆又有察合台汗国。在欧亚大陆上,阿拉伯帝国盛极一时,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深刻地影响了中亚、西亚诸国。喀喇汗王朝接受了伊斯兰教。其后新疆地方钱币上开始出现阿拉伯文。

喀喇汗朝钱约为公元10世纪至13世纪铸造,阿拉伯文铭文,采用希腊打压法制成。

丝绸之路上的古钱币

喀喇汗朝钱在新疆境内共发现22000多枚,南疆地区的阿图什、和田、喀什都不断有新的发现。其中,在阿图什,1980年就出土了130公斤,18000枚左右。可见这种货币的流通量是很大的。

西方诸国篇

东西方往来贸易促进了国家间货币的流通。通过丝绸之路流入中国境内的外国货币主要有拜占庭金币、波斯银币和阿拉伯钱币。

安息国

安息系古代伊朗王朝(公元前247-公元226年),因其开创者为阿萨息斯,中国史书称安息,又名帕提亚王朝,公元前247年从塞琉古王朝中独立而出,疆域包括整个伊朗高原,226年为波斯的萨珊王朝所灭。

丝绸之路上的古钱币

▲公元105-147年安息沃洛加西斯三世银币

波斯萨珊王朝

丝绸之路上的古钱币

萨珊王朝是最后一个前伊斯兰时期的波斯帝国,国祚始自公元224年,651年亡。在入唐后已经进入了衰微时期,很快就为新兴的阿拉伯帝国所灭,末代王子王孙逃至长安。

萨珊王朝打制的金银币长期流通于丝绸之路上的广大地区,一度作为国际货币在西域部分地区通用,东至于长安,西至于地中海沿岸,均有大量的萨珊钱币出土。著名的西安何家村窖藏中即出土有为数不少的萨珊王朝银币。

丝绸之路上的古钱币
丝绸之路上的古钱币

萨珊王朝库思老二世银币 公元590——628年

萨珊王朝钱币与早期波斯传统钱币不同,打制的钱币大而薄,对此后的阿拉伯、蒙古等国钱币形制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

萨珊式钱币正面为国王头像,背面为祆教祭坛,祭坛两边有祆教祭祀持剑侍立。钱币上用巴列维文打制出国王名称、赞语、年代与造币厂的信息。

阿拉伯帝国

丝绸之路上的古钱币

公元661年,阿拉伯人建立地跨亚、非、欧的大帝国,即大陆史书上的“白衣大食”,与当时唐王朝往来频繁。

阿拉伯在对外征服之初,钱币采用萨珊制式,只是在钱币正面打制上阿拉伯文,以示区别。

丝绸之路上的古钱币

阿拉伯国家仿制萨珊库思老二世银币 王像正面下部的边缘上打制有阿拉伯文字 公元653——670

公元696年,倭马亚王朝第五任哈里发马利克实行经济改革,由中央打制发行新的伊斯兰式钱币。

由于伊斯兰教禁止崇拜偶像,钱币上不再采用人物形象,而是只用阿拉伯文作为装饰。这种钱币制式后来影响到了所有的伊斯兰国家。

丝绸之路上的古钱币

▲倭马亚王朝 希沙姆银币

钱币正中为三行古兰经文,周圈铭文为打制地点及年份。

其后的阿巴斯王朝也沿袭了这种币制,只是在钱币背面加上了哈里发的名字。

丝绸之路上的古钱币

▲阿巴斯王朝 穆格台迪尔金币

其后的萨曼王朝、塞尔柱王朝、花拉子模汗国、蒙古帝国等都沿袭了这一币制。

拜占庭帝国

丝绸之路上的古钱币

拜占庭帝国,即东罗马帝国。其钱币制式直接承袭罗马钱币,也是在丝绸之路上影响很大的一种货币。

西安出土过为数不少的东罗马金币,即是此类货币在丝路上流通的有力证明。

丝绸之路上的古钱币

▲拜占庭帝国 莫里斯铜币 公元582——602

丝绸之路上的古钱币

▲拜占庭帝国 君士坦丁二世铜币 公元641——668

正面为手持十字架的国王半身像或全身像,背面为拉丁字母。

统治丝绸之路地区各王朝发行的钱币有一显著特点,即通常是将他们的国王或神的肖像印铸在钱币上。

贵霜帝国

丝绸之路上的古钱币

贵霜帝国(公元1世纪至3世纪)是曾存在于中亚的古代盛国,在其鼎盛时期(105年—250年)疆域从今日的塔吉克绵延至里海、阿富汗及恒河流域。

贵霜帝国在迦腻色伽一世和其承继者统治之下达至鼎盛,曾拥有人口百万士兵二十多万,被认为是当时亚欧四大强国之一,与汉朝、罗马、安息并列。

贵霜王朝鼎立在亚欧板块交接处,处于丝绸之路要道。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往来贸易不仅带来了商品市场的繁荣,更带来了先进的文明。

丝绸之路上的古钱币

上面几枚钱币中,刻印着贵霜人信奉的6种神祗,有佛教佛陀、印度教湿婆还有希腊神话人物,文字则为希腊文。

丝绸之路上的古钱币

古印度贵霜王朝阎膏珍国王第纳尔金币

贵霜在丝绸之路贸易中从罗马帝国赚得了大量的黄金,因此,大量钱币均采用黄金打制而成。大量的罗马金币流入东方,引起罗马帝国的通货不足,史料记载罗马帝国每年在对外贸易上付给贵霜王朝的金币达5000万枚,流入中国的则高达1亿枚。

丝绸之路上的古钱币

一枚枚制作精美的古代货币,生动的记录了璀璨的丝路文明。了解它们背后的历史与文化,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世界的窗口……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