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足坛人物志:“聪明人”陆俊——亚洲金哨的黑白人生

作者:爱上小老弟

2012年2月,前中国足球裁判陆俊因为受贿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零6个月,一代金哨最终锒铛入狱,结局让人唏嘘不已。

江湖上对陆俊此人早有传言:为人高调且行事嚣张。虽贵为金哨,实乃黑哨。

可即便如此,陆俊依然在中国足坛平步青云,6次荣获中国金哨奖(95-98连续四年蝉联)、2次亚足联最佳裁判……

可就是这样一个明哨,自始至终在足球界玩着“无间道”,可憎至极。

今天便带大家一起回顾一番陆俊的“黑白人生”……

一、陆俊和张建强

1.没有张建强就没有陆俊

陆俊,生于1959年3月北京,在1978年考入北京体育学院,将自己的学业放在了足球裁判这个领域,师从曹镜鉴先生,当时曹先生已经是国际级裁判员。

在毕业后被分配到北京工业大学担任体育老师,直到1997年辞去老师职务,成了全脱产足球裁判。

足坛人物志:“聪明人”陆俊——亚洲金哨的黑白人生

陆俊曾说过:“没有张建强,就没有我陆俊的今天。”

要知道张建强可是裁判委员会秘书长,所有裁判顶头上司。

正是张建强等人推荐,陆俊才能在1991年成为国际级足球裁判。

众所周知从三级裁判成长到一级裁判相对容易,可要成为国家级甚至国际级那是难如登天。

1991年,也就是陆俊被推荐成为国际级裁判员的当年,首届女足世锦赛在广州举办,陆俊成了东道主推荐的唯一一位主裁判参与执法比赛。

但在巴西队和日本队比赛时,陆俊犯下严重错误,将一个还在日本队球门线上的球判为得分,导致日本队0:1失利。

足坛人物志:“聪明人”陆俊——亚洲金哨的黑白人生

赛后日本队立刻上诉并且国际足联最终认定这是一个误判,对于初任国际裁判的陆俊来说是一个致命打击,上了国际足联黑名单不被重用。

2.辉煌的国内执法生涯

客观说这个误判并非陆俊吹黑哨,更多是业务能力问题,但错了就是错了,还连累国际足联。

按说这种情况下,陆俊应该跌入谷底,可得到张建强力挺,从中运作后依然在其后职业生涯中主哨了四次大型国际比赛。

没有张建强,陆俊的人生必定又是另一番场景,所以他才会有此感慨。

而等到1991年底当时在任的国际裁判委员会主席卸任,张建强找到机会,让陆俊在国际赛场上重出江湖。

足坛人物志:“聪明人”陆俊——亚洲金哨的黑白人生

相对于国际上的挫折和沉默,在国内赛场陆俊那是顺风顺水,直到2004年12月退役,总共吹了甲A,中超,加上全运会和足协杯,在中国顶级比赛中主哨超过了,除了师弟孙葆洁外无人可比。

陆俊能如此突出,除了悟性好,善于把握机会外,硬实力确实厉害,若是扶不起的烂泥,张建强再有本事也不行。

执法过02世界杯和04亚冠决赛的资历就很能说明问题,中国足坛能比肩的怕是没几个吧?

二、敢办事、能办事、会办事

1.吹黑哨得不露声色

当然裁判这么多,为什么张建强独独钟爱陆俊呢?除了业务能力突出外,更重要的便是他情商高,愿意办事、敢办事还能不露声色去办事!

就说2003年甲A第25轮,申花和国际那场天王山之战,赛前张建强让陆俊“照顾”申花队,陆俊悟性好瞬间明白了。

换成普通人吹假球容易露馅,但他在比赛中并没有引起太大波澜,没人看出金哨在吹假球,当时笔者就在现场看球,同样没看出问题。

足坛人物志:“聪明人”陆俊——亚洲金哨的黑白人生

比赛中申花被判20次犯规,而国际队是13次,似乎对申花更严厉,可他高明之处便在于,总是在可判可不判的情况下“照顾”申花。

加上申花自己“争气”,以及国际队几个球员心里有鬼,最终4:1拿下比赛。

当然双方球员踢出火气,陆俊给了国际一张红牌,但赛后专家组认为:这是对局面的合理把控。

可见陆俊对于比赛的把控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状态,假球都能让人神不知鬼不觉何况是秉公执法。

据陆俊自己说:遇到这种比赛,非核心地带偏向“不被照顾方”,换成核心区域“照顾方”吃黄牌,那对方就是红牌。另外他会找机会不停警告“不被照顾方”球队,从心理上让球员不敢做动作,用技术操作方式打破天平的平衡。

而在比赛完两周后,陆俊来到张建强办公室,两人一人一半拿走了。

足坛人物志:“聪明人”陆俊——亚洲金哨的黑白人生

2.世界杯争议无碍其亚洲地位

随着国内混得风生水起,在国际赛场上陆俊重新找到机会站起来,2000年悉尼奥运会、2001年联合会杯,当然还有2002年作为裁判巅峰的韩日世界杯。

为了让陆俊成为执法世界杯的首位中国裁判员,袁伟民和闫世铎为他的无犯罪记录和业务能力签字担保,如今看来就跟笑话一样,足球掌门人为黑哨背书,实在滑天下之大稽。

2002年世界杯在墨西哥和克罗地亚的比赛中,陆俊为克罗地亚队长送上“红点”套餐,此举在场上引发轩然大波,判罚争议较大。

足坛人物志:“聪明人”陆俊——亚洲金哨的黑白人生

陆俊也因为高级操作,在执法完两场小组赛后就被打发回家。

当年中国队没能在世界杯上留下什么,倒是陆俊这张红牌成了中国裁判在世界杯上掏出的首张红牌,时至今日也没有中国人能够继续登场。

世界杯上的争议却并不妨碍他在亚洲足坛无上地位,2004年被评为甲A十年最佳裁判,同年亚足联特意安排陆俊执法亚冠决赛,成为其收山之作,并荣誉2004年度亚洲最佳足球裁判。

2006年哈曼提名陆俊为亚足联裁判委员会委员。

足坛人物志:“聪明人”陆俊——亚洲金哨的黑白人生

纵观职业生涯,能获得上述成就足以证明这个黑哨:办事干净、无迹可寻。

三、自负而又嚣张

1.够背景

早在甲A时代,江湖已传言四起:陆俊很黑收钱最多。

1998年3月羊城体育撰文:陆俊在首轮广州松日和大连万达比赛前收了大连。

陆俊直接起诉,松日方面证人改口,最终让羊城体育赔了。陆俊捐给学校以示自己“廉洁公正”,不得不说这番骚操作真够可以,黑白颠倒不说,还苦了羊城体育总编辑范柏祥,被贬到体育部担任闲职。

既把事情解决,又给自己搏个好名声,顺便让得罪自己的人付出代价,陆俊这脑子未免太好使了,而大人物们就喜欢这种类型,一点即透,对吧?

能做到这点说明陆俊当时手眼通天,聪明人通过此事便知其不好惹,因此风言风语始终有,却从未曾上纲上线过。

2004年德比战,陆俊引发球员不满,国际老总王国林对他愤怒咆哮:“你是天下第一大骗子!”王国林不但动嘴,还直接动手揍了陆俊,导致比赛差点取消。

足坛人物志:“聪明人”陆俊——亚洲金哨的黑白人生

当时对陆俊不满者或许大有人在,但敢如此硬碰硬的,恐怕真没别人了,王国林算是个“模子”。

2.够聪明

陆俊此人有业务能力,脑子也活络而且为人很嚣张。

业务能力上文说过,至于脑子活络是他早在2000年左右便开始做钢材生意,第一年便赚了。

但据说当初这么做是为了洗黑钱,做了这么多年裁判收了太多黑钱,怎么用可是费尽心思。

要知道早在1995年,裁判收红包已经是普遍现象,少则五千多则一万,只是为了能够获得公平对待。

足坛人物志:“聪明人”陆俊——亚洲金哨的黑白人生

到了98、99年,关键比赛好处费已经到了几十万,甚至在98赛季时,各俱乐部已经设置了“裁判招待费”,每场比赛。

俱乐部孝敬裁判,而裁判需要孝敬裁判委员会,成了一个利益链条,比赛的公平成了一个笑话。

陆俊作为金哨,身价自然最高,这么多年收多少钱可想而知,洗黑钱太有必要。生意做起来,自然一切都好解释,难道跟江津一样,最后200万一分未动?

等他退役,立刻给自己买了一辆百万宝马豪车,懂得都懂。

3.够嚣张

至于为人嚣张也是人尽皆知,最厉害的便是跟他师弟孙葆洁。

早在甲A时代,几次拉拢孙葆洁但都被拒绝,气得大骂:“给脸不要脸。”

足坛人物志:“聪明人”陆俊——亚洲金哨的黑白人生

还有一次,北京足协搞春节联谊会,孙葆洁坐在普通位置,而陆俊上来吼道:“谁让你坐这儿的?坐那边去。”

还有一次裁判会议,两人意见不同,陆俊直接开骂要不是有人拦住甚至要动手。

2006年在接受采访时,陆俊表示:“国内我最欣赏的裁判,就是我自己!”

将人生霸气和气场强大彰显无疑,他就是中国裁判界第一人!

陆俊看不起孙葆洁业务能力,而孙葆洁不齿陆俊为人。

甚至退役后,2009年陆俊由于没带证件被保安拦下,大骂保安说让领导撤他职。

足坛人物志:“聪明人”陆俊——亚洲金哨的黑白人生

当然狂妄却不是傻瓜,非常有眼力劲,谁可以得罪,谁不能得罪,很清楚。

对于蔚少辉、张建强等人,必须得尊敬万分,加上利益链条,自然是“兄弟们”。

正是他知进退、懂规矩,才能这么多年矗立不倒,荣誉和金钱一个不少。

四、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正当退役后过着逍遥日子时,足坛扫黑风暴爆发,上到谢亚龙、杨一民,下到张建强和蔚少辉,一一被捕。

2010年3月6日,陆俊被带走协查,从此再没出来过。

最终也有了本文开头一幕受贿,金哨锒铛入狱。

陆俊这辈子收的黑钱远远不止81万,但很多查无可查,由此可见当初开公司真是未雨绸缪,否则……

足坛人物志:“聪明人”陆俊——亚洲金哨的黑白人生

由于在狱内表现良好,得到减刑于2014年9月2日提前释放,从此便消失在大家视野中。

一代金哨,身败名裂……

得知陆俊进去后,已经退休的范柏祥特别兴奋,沉冤12载,如今一朝得雪!

孙葆洁得知“老对手”情况后,只是淡淡回应:“作恶的人总会受到惩罚。”

五、尾声

无论如何,陆俊称得上是个聪明人,有能力、有实力、够自信,唯独可惜这些优点没用在正道上,聪明反被聪明误。

金哨走到这一步,主要还是他自己挡不住诱惑,也有中国足球环境原因,一个肮脏环境想出淤泥而不染太难了。

孙葆洁洁身自好,但从来都是沉默寡言永远不合拍,众人嘴里的另类。

中国足球成就了陆俊,同样也毁了他,只希望未来别再有下一个陆俊。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