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为何在古代,就连一件破棉袄、旧皮袍,也能被典当出银子来?

作者:清尧乱拂月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为何在古代,就连一件破棉袄、旧皮袍,也能被典当出银子来?

文|彭乙彬

编辑|t

引言

在许多文学、影视作品当中,我们都能够看到“当铺”的存在,人们可以在当铺利用自己的物品,换出银钱出来。

在大陆古代长久的典当历史当中,我们可以发现当铺的存在性很高,而当铺连旧衣服也会手下典当出银子来,这是为什么呢?

为何在古代,就连一件破棉袄、旧皮袍,也能被典当出银子来?

(当铺)

一、贫寒家家典衣,穷人占据大多数

典当业,在大陆历史上存在很长时间,也是现代金融的鼻祖。大陆的典当业最早在两汉时期便已经萌芽,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到了明清时期,随着徽商、晋商的四处游走兴起,典当业更是在中国大大小小的地方,遍地开花。

当时有没当铺,被看做一个地方是否繁荣发达的标准。尤其是在清代,无论大小城市,哪怕是偏远边疆,都设置了当铺,而典当行业也是国家税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典当行更重要的是,他一直担任了一个金融机构的责任。

为何在古代,就连一件破棉袄、旧皮袍,也能被典当出银子来?

(当铺)

比如没钱时,用典当的东西换出钱来,若有钱了再去拿钱赎回来,在这个过程中,一是促进的经济的发展与收入,一边又让典当行在当时成为了“银行”这一角色。

在大陆古代历史上,典当行,是许多贫苦人家为了维持生计,或者解决生活突发情况的唯一方法。

在清华大学对清末时期,典当行的客户调查来看,有82.4%的人都是穷苦出身,或者说就是贫寒者。而他们所得这些当今,48.5%的人都在1元以下,其中有56.9%的人,是用自己的衣服来进行典当的。

为何在古代,就连一件破棉袄、旧皮袍,也能被典当出银子来?

(典当衣物)

看到这或许有人要问了,为什么当铺会选择给这些穷苦人家当钱,而为什么这些穷苦人家用自己的破衣服,也可以换到钱呢?这就不得不说到,当铺的客户范围了,在清朝乾隆年间,以晋商开设的当铺为例子,本金1000两是小当铺,4000两是中等,8000两才称得上大等。

可见当铺能够开设,他们的资本都是极其雄厚的,光绪年间,大当铺的本金达到了20万两银子。所以对于这些当铺而言,尤其是小当铺,他们所服务的和接触到的人,多数都是穷人。而当铺和银行存在的区别是,典当业重点是救助,银行则是偏向工商业发展。

为何在古代,就连一件破棉袄、旧皮袍,也能被典当出银子来?

(当铺)

也就是说,在这些资本相对雄厚的当铺里,你要是用破衣服来换钱,掌柜的也能看出来,多半是生活贫寒,家中实在是没有值钱的东西了,这才来换钱。因此这时候当出来的钱,更像是当铺对贫寒人家的救助,小当铺其实主要就是做这个的。

而且从当铺的整体构造来看,所有的典铺不仅资本多,而且赎当期是很长的,利息一般不会过于夸张。当然如果是去押店,那么利息就比较高了,赎当期也很短,所以就算是去典当,也要分清楚地方。

为何在古代,就连一件破棉袄、旧皮袍,也能被典当出银子来?

(典当衣物)

当铺的性质不同,对待各项的态度也就不同,所以在贫穷人家占据大多数的古代社会中,在典当行,当掉自己的衣服,其实真的是走投无路了。比如晚清时期的曾国藩,也曾经典当过自己的衣物。

据说是他背债赴考时,曾见到一部《二十三史》,但心手中寒酸,又担心花了所有的钱,没有了回家的盘缠。因此最终犹豫许久,将自己所带的衣物典当,拿着钱买了一本《二十三史》。所以典当自己的衣物,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

为何在古代,就连一件破棉袄、旧皮袍,也能被典当出银子来?

(曾国藩)

二、当铺到如何发展的?

说了这么多,那么大陆的典当业和当铺到底是如何发展的呢?为什么在清朝时期,涌现出了大量的当铺呢?其实早在东汉时期,我们便有了所谓的典当,在当时被称作“质”,《说文解字》中“质”就是“以物相赘”的含义,换句话就是用物换钱。

具体的可见部分史书记载,比如当时司马相如要和卓文君回到成都,因为心中郁郁,就去带着鹔鹴裘去找一个叫做阳昌的人换钱买酒,然后和卓文君同饮。因此从这里可以看出,至少“典当”这行业,在当时就有了雏形。

为何在古代,就连一件破棉袄、旧皮袍,也能被典当出银子来?

(用物换钱)

到了南北朝时期,因为史书浩如烟海,关于典当的史料记载也更加丰富,而且在南北朝时期,可以明显发现,典当业成为了社会经济的主流产业。在《南史》中有记载,当时甄彬带着一束苎到长沙寺换钱,然而等自己存够了之后又去赎了回来。

还有在《梁书》当中也有这样的记载,去寺庙中换取二万两银子。在古代的寺庙,有部分拥有寺库,寺库就是寺庙经营的典当行。这是因为在南朝时期,寺庙的社会、经济地位是很高的,所谓“南朝四百八十寺。”

为何在古代,就连一件破棉袄、旧皮袍,也能被典当出银子来?

(古代的铜钱 图文无关)

到了唐朝之后,由于工商业的大力发展,寺庙所经营的典当行就更加繁荣了,直到灭佛运动之后,才导致典当行脱离了寺庙,开始以官府牵涉其中。当时唐朝政府,会用公款来开办典当行。在唐朝衰弱之后,政府开始向民间借钱,随后大量的典当行也进入民间。

在宋代,随着纸币的出现,典当行业的地位更加繁荣茂盛,再次促进了经济发展。甚至在南宋时期曾有这样一道命令,凡是典当行从业者,可以得到朝廷受封的官职,免除赋税徭役,进入了士大夫阶级。

为何在古代,就连一件破棉袄、旧皮袍,也能被典当出银子来?

(当铺)

在明清时期,前文提到的晋商与徽商,开始走遍全国大街小巷,这典当行更加遍布大小城市。清朝时期的当铺分成了三种,也就是皇当、官当和民当,可见典当生意,在清朝时期有多么受到推崇。

当铺的发展,更像是中国历史上金融史的发展,越是经济发达的朝代,当铺的生意就做的越好。

三、当铺的规矩

当铺里面其实也有不少规矩,比如典当,也分死当和活当,若是死当,那这东西就归当铺了,一般都由掌柜的转交给背后的老板,要是活当,在几个月到两年之内,是必须要来赎的。如果要是赎不回来,当铺就会自己没收。

为何在古代,就连一件破棉袄、旧皮袍,也能被典当出银子来?

(当铺)

而且当铺所收取的利润也很高,虽然清政府规定每月不可超过三分,实际上许多当铺的押金,会在典当物品的五成上下。而且利息还按照月计算。如果要是典当成现银,一般只按照九四成、九五成来折算。

因此当铺赚的钱可一点也不少,这样来看,当铺会给那些用旧衣服来典当的人银两,也不会亏钱的,反而就当自己日行一善了。

为何在古代,就连一件破棉袄、旧皮袍,也能被典当出银子来?

(当铺)

当铺发展到清代时,只有你不敢当的,没有当铺不敢收的。那些破旧的衣服算什么,权当这些大家大业的当铺赞助的,如果碰上值钱的物品,当铺老板也不会问你在哪来的,反正收就是了。

比如影视剧《雍正王朝》当中,就有李卫扮演晋商,去当铺当买朝珠。朝珠是每个官员独有的,不可以随意丢弃和买卖,但是当时那家小当铺,直接就想收走。可见能够做当铺不仅胆子大,背后的势力范围还很广,一般人不会轻易招惹。

参考资料

赵晓耕,刘涛.中国古代的“典”、“典当”、“倚当”与“质”[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1):86-93+96.

陈光岳.曾国藩典衣买书[J].优秀作文选评(初中版),2006(09):29.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