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古代如何投降,降书出现的历史原因有哪些,对于当时存在什么影响

作者:江卿曻

前言

降礼在经过秦汉时期的发展之后,内容和形式都有所变化。

《三国志》记载刘禅和孙皓出降时除了执行《左传》、《史记》记载的“面缚”和“舆棕”之外又增加了一种新的形式,即“奉降书”。

降书在三国以前的文献中没有记载,在刘禅、孙皓出降使用之后,逐渐成为后世降礼的主要方式。

古代如何投降,降书出现的历史原因有哪些,对于当时存在什么影响

降书的起源

“文降”,颜师古释 曰:“上文书言降,而 身未出。”李贤释曰:“以文簿虚降,非真心也。”

虽然文献没有记载“文降”的内容,然而由此可以确定“文降”就是递交投降文书,即“奉降书”。

瓜田仪“文降”,未出而死,王养给与厚葬,希望招降其部众,然而其部众没有投降,因此可以看出瓜田仪“文降”是假降、诈降。

古代如何投降,降书出现的历史原因有哪些,对于当时存在什么影响

皇甫规遭到宦官诬陷后,在上书自陈时只对自己以财物笼络羌人作出辩解,并没有提到“文降”的事情。

但是宦官将“文降”堂而皇之地提出来,作为诬告的理由,直接意义就是假降。

这两条资料相间百余年,表明了当时人们对因文书而降的认识就是假降,后世对“文降”的记载也有两次,含义亦为假降。

古代如何投降,降书出现的历史原因有哪些,对于当时存在什么影响

因瓜田仪和皇甫规“文降”之事“文降”在后世就成为诈降、假降的代称,王忠嗣认为乌苏米施可汗“文降”为诈降,恐以皇甫规之事为鉴。

颜师古解释了“文降”的意义,同时也指出了“文降”的执行过程,即先上文书请降,降者后出。

古代如何投降,降书出现的历史原因有哪些,对于当时存在什么影响

降书的正式出现

关于瓜田仪所奉降书的内容,史书没有记载,羌人以文簿降于皇甫规,皇甫规自陈上书中没有提及“文降”,也可能是羌人没有奉降书。

第一次完整地执行颜师古解释的“文降”过程的是三国时期的刘禅和孙皓,因为刘、孙二人是真降,虽然他们遵行了“文降”的过程,却不能称之为“文降”,他们的行为史书称作“奉书”。

刘禅、孙皓遣使奉书,其内容流传天下,蜀吴亡国。

古代如何投降,降书出现的历史原因有哪些,对于当时存在什么影响

刘禅和孙皓在国将败亡时,分别遣使奉书降于邓艾和晋朝大将,然后在后者到来之时,出城“面缚”、“舆棕”,行亡国之礼。

可见,刘禅和孙皓先遣使奉降书,然后出降,和颜师古对“文降”的解释是一致的。

刘禅降书出自邵正之手,刘禅降书先出,十五年后东吴亡国,孙皓降书应该受到刘禅降书的影响,因此二者内容以及行文比较相像。

古代如何投降,降书出现的历史原因有哪些,对于当时存在什么影响

两份降书内容极尽谦卑,均表示自己将归天命于对方,也就是自己为逆天命者。

降书包括了很多内容,既包括自己投降的态度,也包含自己做了很多相关归降的事情,如解除武装、封府库等,同时在降书里表示自己即将执行的投降礼仪。

两份降书有三个共同点,即遣使奉印缓、请命、保全百姓,然而最关键的一点是,降书中述及内容远远超过实际执行的投降礼仪。

古代如何投降,降书出现的历史原因有哪些,对于当时存在什么影响

对于失败者而言,在胜利者到来之时行使什么礼仪,典籍中虽然有记载,却没有明确地规定。

两相比较,遣使奉降书是对投降礼仪执行的潜在回避,而投降礼仪的执行过程也可以因为奉降书而被尽量简化。

先秦时期质朴重礼,投降以执行多个环节礼仪的方式进行,既表示负罪深重,又表示宗庙受辱。

汉末清议盛行,名士风气渐长,而三国机诈,礼法多有毁弃,刘禅昏庸,不以宗庙为意,但毁弃先人事业对投降之事以降书表示,回避更多投降礼仪的执行却也是无可奈何。

而孙皓暴虐自负,投降礼仪是为保全性命,不得已而为之,更是能省就省,刘、孙降书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是表示归命魏晋,并且极尽谦辞。

古代如何投降,降书出现的历史原因有哪些,对于当时存在什么影响

这一情况和先秦时期是不同的,先秦王者更多地表示出一种力量上的失败,以及自己的“失德”与“不仁”。

但是孙、刘降书所表示的除了力量和道义上的失败之外,又增加了更为沉重的违背天命,违背天命似乎无法用礼仪来表示,只能用语言来表述。

古代如何投降,降书出现的历史原因有哪些,对于当时存在什么影响

语言的力量虽然弱于实际执行,但是实际执行仅及于亡国之君,语言表述却延及父祖创业,这是比个人实际执行更加深重的罪责,且流布后世,罪莫大焉。

降书达到的效果十分迅捷,刘禅遣使奉 书后,邓艾立即作出回复,然后才整军到达成都受降。因为刘禅命令军队投降,邓艾受到的阻力很小。

由于降书具有巨大的包容力,再加上信息传递的迅捷,就使其成为后世行使投降礼仪的主要方式。

古代如何投降,降书出现的历史原因有哪些,对于当时存在什么影响

降书和降表的关系

后汉“刘仁赡上表乞降,帝遣合门使张保续入城慰抚,翌日,仁赔复令子崇让上表请罪”,其所上之表即为降表。

此事见于《新五代史·死节传》,“周世宗实录载仁赡降书,盖其副使孙羽等所为也”,在这里显然“书”和“表”都指投降文书。
古代如何投降,降书出现的历史原因有哪些,对于当时存在什么影响

降书和降表除了上述一例同时称呼之外,就不再有交集了,从前文看,降表的接受者多是天子。

降书的三次使用则均是奉于对方主将,分别是伯颜、左宗棠、日军主帅,虽然“降书”和“降表”具有同样的功能,但使用主体却有区别。

古代如何投降,降书出现的历史原因有哪些,对于当时存在什么影响

降书奉于将帅,降表奉于天子,宋代国家开始制定受降礼仪,失败者的投降仪式转在京师进行,因此失败者的投降文书就直接上于天子,即“降表”。

前军统帅不再受降,也就不会受到失败者递送的“降书”了,这也正是明清时期“降表”多而“降书”少的原因了。

古代如何投降,降书出现的历史原因有哪些,对于当时存在什么影响

降书出现的历史原因和影响

降书书于竹帛,流布天下,内容往往及于历代先祖,且可从语言文字上表示自己顺应天命,这是胜利者最愿意看到的。

而投降礼仪的执行往往止于失败者一人,从效果上也不及降书,从两汉时期认为“文降”不实,到对降书的看重,其间体现的是人们观念的转变以及中央集权的加强。

古代如何投降,降书出现的历史原因有哪些,对于当时存在什么影响

降书和降表的使用与文化的传播是分不开的两汉时期儒学盛兴,国家制定多种政策促进儒学的发展,如置五经博士、设太学以及摩学等,贫寒子弟也可以就学。

通晓文字者日多,整个社会逐渐开始注重文字的功能,但是汉代语言的功能仍然弱于礼仪行为。

古代如何投降,降书出现的历史原因有哪些,对于当时存在什么影响

到东汉末年清议盛行,语言的功能影响到了社会政治的各个层次,在语言的功能深入人心时,将降书书于竹帛之上,取信胜利者,求生才有可能。

语言文字功能的加重使得降书的使用成为趋势,且降书可以遣使送达,在时间上具有趋前性,胜利者统帅得书即暂停军事行动,使国家免遭涂炭在这里降书既作为捷报使用,又作为间接投降礼仪使用。

古代如何投降,降书出现的历史原因有哪些,对于当时存在什么影响

将帅出征受降表之后,立即驰奏中央报捷,以慰主上,而降书中也对失败者所持的礼仪、态度、行为做了陈述,可以说是直接投降礼仪的书面化表述。

送达皇帝,即表示由皇帝受降,前军统帅不再接受失败者行使投降礼仪,受降的权力也从前方的统帅转到了皇帝手里。

古代如何投降,降书出现的历史原因有哪些,对于当时存在什么影响

从宋代开始,国家制定“受降”礼仪,其实是对失败者执行投降礼仪的强制规定,在此情况下,失败者就不能根据典籍记载自己执行投降礼仪,而要听从胜利者的摆布。

奉降书则正好可以对自己执行投降礼仪的要求进行回避,转而适应胜利者受降礼仪的需要。

在受降礼仪制定并执行之外,失败者实际上已经没有必要再去执行自己认为可行的投降礼仪了。

古代如何投降,降书出现的历史原因有哪些,对于当时存在什么影响

降书和降表大量使用之后,最主要的一个影响就是直接行使的投降礼仪的减少或者不行使。

奉降表的晋出帝和南宋谢太后均没有再执行投降礼仪,即以遣使奉降表作为投降的代表行为。

唐代以后奉降书和降表的主体行使投降礼仪的只有两次:《元史》:淮西夏贵受命顿首,上地图、降书。

古代如何投降,降书出现的历史原因有哪些,对于当时存在什么影响

《明史》:登庸即遣使请降,十一月率从子文明及部目四十二人入镇南关,因首徒跷,闹匐叩头坛上,进降表,伯温称诏救之。

复诣军门匍匐再拜,上土地军民籍,请奉正朔,永为藩臣,伯温等宣示威德,令归国俟命。

古代如何投降,降书出现的历史原因有哪些,对于当时存在什么影响

淮西夏贵和安南王登庸在行使投降礼仪的同时,还奉了降表,而“黔国公沐朝辅等以登庸降表至,请宥罪许贡。”可见,降表在其中发挥了更加巨大的作用。

在降表发挥巨大作用的同时,投降礼仪的衰落也是不可避免的了。

降书和降表的使用促胜利者受降权由前方统帅向中央皇帝转变,进而促使国家制定受降礼仪;而受降礼仪的出现又反过来使降表得到了更大规模的使用。

古代如何投降,降书出现的历史原因有哪些,对于当时存在什么影响

两相作用下,从先秦就开始执行的失败者投降礼仪终于在降书的作用下,转变为胜利者执行的受降礼仪,并确定为国家礼仪。

失败者已经没有资格以执行投降礼仪的方式进行主动投降,而只能接受胜利者的摆布。

古代如何投降,降书出现的历史原因有哪些,对于当时存在什么影响

结语

一个行为主体行礼权的丧失在中国古代意味着一切的失去。

因此,失败者以投降礼仪的执行而保存的最后一丝尊严,终于被胜利者行使的受降礼仪剥夺殆尽。

古代如何投降,降书出现的历史原因有哪些,对于当时存在什么影响

如果你也喜欢我的文章,不妨点个“关注”吧!小生在此谢过了!

END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