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考察演武黑黄绿 乡村振兴战犹酣

作者:草根练剑

考察演武黑黄绿 乡村振兴战犹酣

作者;周兆人 汾阳市民俗学会

考察演武黑黄绿 乡村振兴战犹酣

考察演武黑黄绿 乡村振兴战犹酣

——汾阳市民俗学会赴演武镇就乡村振兴情况进行考察调研

11月25日,汾阳市民俗学会组织部分人员赴演武镇就该镇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进行考察调研。雷志雄会长以及副会长、秘书长、副秘书长等20余人参加活动,考察调研活动受到演武镇党委和政府领导的热情接待,镇党委书记路二利等镇、村干部陪同调研。

考察演武黑黄绿 乡村振兴战犹酣
考察演武黑黄绿 乡村振兴战犹酣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中,演武镇因势利导、因地制宜,首先聚焦于发展和兴盛“无中生有”的三大支柱产业,即:“一黑”——废旧轮胎综合利用的橡胶产业、“一黄”——以汾都香公司为龙头的小米系列食品加工企业、“一绿”——以企业工厂为龙头辐射农户家庭作业,聚散合作互惠型的核桃加工产业。同时,以保护传统民俗文化基点,通过多渠道筹资,修缮了一些文物古迹。

调研人员先后参观了代表“一黑”产业的“安泰橡胶有限公司”,代表“一黄”产业的“山西汾都香农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代表“一绿”的“山西鹏达正隆食品有限公司”。还观赏了几座业经修缮的文物古迹。

“一黑”代表

——汾阳市安泰橡胶有限公司

安泰公司已有23年建厂经营历史,专注于废旧橡胶的循环综合利用。通过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获得企业资信AAA级等级证书、企业信用AAA级重合同守信用企业认证证书;是中国轮胎循环利用协会第九届理事会会员单位,中国橡胶工业协会会员单位。

引进了国内外最先进的再生橡胶生产技术,现有工程师10名、九机三线一对一双精炼自动化再生橡胶生产线3条,每年生产再生橡胶30000吨。公司主要生产:精细内胎胶、高强力再生胶、无味再生胶(已达欧盟标准)、各种营通杂件胶。

走进安泰公司,场院中停放着装载机,堆放着代加工的废旧轮胎,巨大的车间地面整个用钢板焊接铺就,各个厂房厂棚中有的堆满了切割成约10厘米大小的橡胶块,有的堆积着经过粉碎机粉碎的橡胶粉,有的叠放着橡胶制成品。

考察演武黑黄绿 乡村振兴战犹酣
考察演武黑黄绿 乡村振兴战犹酣

“一黄”代表

——山西汾都香农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山西汾都香农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始建于1993年,注册资金5000万,占地106亩,总投资1.8亿元,是一家集种子繁育、规模种植、精细加工、市场营销为一体的农业现代化股份制民营企业。是山西省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山西省省级扶贫龙头企业、山西省高新技术企业、山西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同时获得有机产品认证、绿色食品认证、农产品地理标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等资质,拥有山西省著名商标“汾都香”“山西小米”品牌名称及商标LOGO使用者,“汾都香小米”成为“中国好粮油”的上榜品牌。

该公司生产流程十几道工序,从谷子进仓到小米出库应用“一键启动”“智能分仓”“自动监控预警”PLC控制系统,真正实现了设备智能化、产业数字化,人工高效化。目前已经开发了160多种杂粮等系列产品,其中“汾都香小米”“十谷米”“五黑米”“三色糙米”“八宝米”等系列产品在各级消费者群体中获得良好口碑,运用传统销售+互联网销售相结合的销售模式,大力布局电子商务,形成了以淘宝、拼多多、天猫、京东、1688、抖音、快手等为主的大型线上销售平台,电商销售额逐年上升,传统销售稳中有增。

考察演武黑黄绿 乡村振兴战犹酣
考察演武黑黄绿 乡村振兴战犹酣

“一绿”代表

——山西鹏达正隆食品有限公司

山西鹏达正隆食品有限公司是演武镇核桃加工大户,企业占地面积15亩,拥有产业工人100余人。走进公司,一辆满载核桃的半挂大货车刚刚停放在院内,工人正在把装在网袋中的核桃卸下;清洁封闭的车间内,有10几台核桃仁色选机正在哗哗运转,自动将不同色泽的核桃仁从不同筛口落下,分装在不同的箱子中。

企业负责人郝海燕介绍,这一台机器,至少相当4个工人操作,除此之外,还有70多个人工代加工场所散布于周围农户,厂内工人和外围就业人员计有700余人。她还说,随着经营规模的扩张,现有厂区面积已难以满足企业发展条件要求,厂区扩建势在必行,目前已有扩建项目规划。

文物古迹保护情况

经筹资修缮保护较好的文物古迹有白石村三官庙、北上达村三清观、东大王村禹王庙等。这些建于明清朝代的庙宇,业经修缮恢复原貌,靓丽的外表中仍蕴含着浓郁的历史沧桑信息,氤氲着生生不息的民俗传统文化。

考察演武黑黄绿 乡村振兴战犹酣
考察演武黑黄绿 乡村振兴战犹酣
考察演武黑黄绿 乡村振兴战犹酣
考察演武黑黄绿 乡村振兴战犹酣

在参观完毕座谈中,演武镇党委书记路二利首先对汾阳市民俗学会来考察调研表示热烈欢迎。她介绍,演武镇现有在册人口29720余人,是我市农业大镇、工业强镇、商业重镇和文化名镇。演武镇的三大产业主要就是全镇广大干群念在口上的、抓在手上的一黑(橡胶产业)、一黄(以小米为主的粮食加工产业)、一绿(核桃加工产业)。

橡胶产业规模现可容纳周边市县20多个乡镇就业人数10000多人,形成了从收轮胎、切块到成品闭环产业链的良性发展格局,演武镇的橡胶产业是废旧综合利用、市场广阔、国家支持的节能减排、利于环保的特色产业。橡胶产业的兴盛发展增加了农民群众的经济收益,提高了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可以说老百姓的钱袋子是鼓鼓的,心情是快乐的,镇党委和政府对橡胶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满怀信心。汾都香小米加工企业是省级龙头企业,并已申报国家级龙头企业。核桃加工产业除了厂区加工之外,仅山西鹏达正隆食品有限公司就有70多个点散布于农户庭院,全镇核桃加工产业大小场所计有332个。

她讲到,演武镇的三大产业不同凡响的特出之处,就是“从无到有、无中生有。”演武镇并不生产橡胶原材料,而却能够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橡胶成品,主要就是依靠从全国各地大量收购废旧轮胎,然后通过技术手段变废为宝,制作成品。

演武镇不生产谷子,但在全国布局有20多个产区基地,调运回优质谷子,用最先进的加工机器设备和科学的工艺流程生产高品质的小米和系列粮食产品。

演武镇不生产核桃,但每年都以巨资从新疆等核桃主产区收购核桃,加工核桃仁出口外销。

这三大产业都是华北同行业中规模最大的产业。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产业振兴,围绕乡村振兴,我们在不断思考,不停努力,不遗余力地推进产业发展壮大。演武镇除了三大产业之外,农业、畜牧业、养殖业都得到蓬勃发展,高粱和玉米亩产最高的均达到2000斤以上。

路二利表示,演武镇发展愿景和规划目标是着力打造橡胶特色专业镇,加速推进绿色农业食品园区建设。到2025年底橡胶专业镇处理废旧轮胎1700万条,140万吨,再生胶产能达到120万吨,胶粉产能达到100万吨,钢丝产能达到30万吨,橡胶制品类产能达到50万吨,总产值达到90亿元,规上企业12户以上,解决当地就业人员8000人。

多位与会人员就演武镇三大产业过往、现状、未来发展方略进行了踊跃发言和热烈讨论。

雷志雄会长作了总结讲话。他首先说明,汾阳市民俗学会是由热衷于对民俗文化进行学习和研究的志愿者组成的团体,悉知演武镇产业振兴轰轰烈烈、文化振兴颇有成效,民情风俗勤奋质朴,因此组织大家来到演武镇进行专题调研。他赞赏,在路二利书记的带领下,演武镇党委和政府的工作思路清、发展好,很有成效,有不少独到的特色和亮点,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五个要素中,产业振兴形势喜人,文化振兴真抓实干,人才振兴和生态振兴有清晰思路和合理规划。

他谈到,非常钦佩演武镇群众卓尔不凡的创业精神。演武镇地处平川腹地,可以说地下没挖的,地上没抓的,“一黑、一黄、一绿”三大产业“无中生有”的兴盛发展过程,演绎了演武人思想解放、善抓机遇、勇于挑战的创业发展史,在这方面我们能够体察到演武人思维睿智、勤劳朴实、敢为人先、锐意进取、刻意追求美好生活的民情风俗,这是我们应该认真关注、深入思考的一个研究课题。

雷志雄指出,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离不开企业文化的建设,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发展的精神内核,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不竭动力。“汾都香”非常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市场销售辐射全国,已经打造为全国知名品牌。核桃加工产业还需要延伸和完善产业链,向产业深加工、精加工、增加科技含量、提高产品附加值的目标迈进。

橡胶产业曾经受到的磕磕绊绊,主要是缘于产业定位问题。演武镇橡胶产业与国家宏观政策精神的对接以及产业性质的定位非常重要。人们如果不进行深入实际调查研究,顾名思义地凭主观想象和推断,难免导致走入认识误区。废旧物资综合利用的产业模式,加工生产过程是否科学合理,应该对此进行理性分析。演武镇橡胶产业收回废旧轮胎,是运用切割、粉碎、加热、加压等物理技术手段进行和完成的,生产工艺流程中既没有用到化学物品,也没有产生化学物质,是符合国家对企业环保标准要求的。

雷志雄讲到,全国各地每天、每月、每年会产生多少废旧轮胎,如果不能得到合理利用,被人们随意丢弃或随地燃烧,既会造成严重的污染问题,也是对宝贵资源的极大浪费。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

演武镇的橡胶产业把大量废旧轮胎变废为宝,造福社会,既推进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又节约了产业资源,还减少了环境污染,形成了企业、农民、市场和国家多方互利共赢的良性格局,是为国家的节能减排和环保事业作出了特殊的贡献 。演武镇相关企业有理由理直气壮地为自己的橡胶产业地位正名,并希望政府和有关部门继续为演武镇的橡胶产业发展宽松经营政策、优化发展环境,勉力保驾护航。

考察演武黑黄绿 乡村振兴战犹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