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连对冲基金都整不明白了,阻碍“自我实现”美好愿景的石头找到了

作者:旺才里子

国足抢救无效,宣告小组出局。

自参加亚洲杯正式比赛以来,这是国足在小组赛阶段首次实现零进球,创造了一项尴尬的纪录。

在让人失望这件事上,国足从来不让人失望。

这些花大成本挤入球队的“最聪明”组合,却成为球场上的最弱势群体。

几年才能磨一剑?何时才能聚成塔?

这是“自我实现”的预言复刻,也是“合成谬误”的真实写照。

“自我实现”的预言在西方也叫“俄狄浦斯效应”,俄狄浦斯被诅咒要杀夫娶母,在各方极力避免的努力下,结果还是实现了神喻。

俄狄浦斯母亲羞愧自杀,俄狄浦斯自戳双眼。

“俄狄浦斯效应”是把“自我实现”往悲剧展演,在东方的字典里,“自我实现”相当于一种美好的愿景。

有了美好的愿景,大家才会去“自我实现”。

在市场中,美好的愿景是什么呢?

一位海外资深对冲基金经理,因产品大幅下跌,被迫做出清盘的痛苦决定。

该基金曾经连续被评为全球表现最佳的宏观对冲基金,每年平均净回报18%以上。

造成本次下跌的原因是做空日经指数,做多恒生指数。

连对冲基金都整不明白了,阻碍“自我实现”美好愿景的石头找到了

在信中他说:“我仍然不明白ZC制定者的不一致性,不对抗通货紧缩,导致市场信心的持续丧失和长期熊市。”

看来,他是低估了有关方面的“定力”,把自由市场里那套逻辑,照本宣科地预判了有关方面的行为。

说穿了,其实是表达对“本次没有降息”的失望。

有关方面的最终目标是什么?

稳定物价:通胀不能超过3%,现在为负,稳在零轴线以下。

充分就业: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现在只有5.2%,没问题。

经济增长:GDP达到5%以上,现在是5.2%,已经顺利实现。

国际收支:平衡货币的流入与流出,由于贸易顺差+额度限制,想不平衡都难。

既然目标都实现了,宏观数据这么好,还要啥自行车?

对于有关方面来说,维持利率不变无比正确,“稍安勿躁”、“保持定力”正来源于此。

不得不感叹,发哥那个“合成谬误”用得真是好,言简意赅、切中要害。

自扫门前雪,每条线都做那个“最聪明”的人,就酿成了当下的局面。

所以,阻碍市场去“自我实现”美好愿景的石头是什么呢?

2023年,我们将通胀目标定为3%,如能控制在此以下,相比于美国高达8%这样“恶魔”般的通胀,这简直就是一场伟大的胜利。

伟大不伟大不知道,2023年已过,CPI有6个月位于0值及以下。

对于宏大叙事来说,这是一场可以记入史册的胜利。

特别是对于富人来说,这意味着既有的财富没有缩水,可以拍手称道,连声叫好。

因为,高通胀无异于一场财富再分配。

对于除富人外的其他人来说,这意味着消费不振,需求不足,经济下行,收入下降。

所以,宏大目标的实现与否和大多数人的“体感”并不相同。

衡量通胀一般有两个指标,月度看CPI(消费端),季度看GDP平减指数。

CPI是狭义通胀,GDP平减指数是广义通胀,更具有全面性。

连对冲基金都整不明白了,阻碍“自我实现”美好愿景的石头找到了

GDP平减指数位于零轴线以下的季度屈指可数,分别是1997年经济危机之后的经济萧条,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的经济衰退,以及三年疫情之后的疤痕效应。

2023年GDP平减指数预测为-0.54%,是历史上少有的负值年份。

这算不算大事,值不值得发力?

如果拿沪深300指数与GDP平减指数进行比较,我们会发现两者的强关联性。

连对冲基金都整不明白了,阻碍“自我实现”美好愿景的石头找到了

当然,由于GDP相关数据的滞后,沪深300指数往往提前反映了通胀预期。

所以,要想市场反弹或走回正道,得掏出像样的工具来。

如何提振信心拉回通胀,如何促进消费刺激经济,是各大班主任值得沉思的事情。

在“自我实现”美好愿景的过程中,任何以自我为中心的“合成谬误”都是应该着力避免的。

假如“合成谬误”一直存在,那么“自我实现”就会往反方向发展。

以上纯属个人情感展现,聊博一笑。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