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李贵
撰写:明豪兄
我叫李贵,广西人,小学文化,父母都是贫农,他们一辈子勤勤恳恳,在几亩薄地里刨食,从来没有空闲时间,日子却过的越来越差。
我没心思读书,也不想过父母这种生活,一辈子无法翻身。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我读完小学后,就去深圳一个熟人开的饭馆里当学徒,干些杂活。
转眼间,我在熟人的饭馆里做了五六年杂工,他看我勤劳细心,便培养我开始学着切菜、炒菜,练下厨艺,也在一直慢慢地加我的工资。
我脑瓜子还算灵活,人也勤快,厨艺渐涨,可以独当一面了,只等饭馆里的老厨师退休回家,我马上就要掌厨了。
人算不如天算,还没等我正式掌厨,饭馆却先一步关门倒闭了。
我那时年纪还小,没有什么存钱的意识,有多少工资就花多少,在饭馆干这么久,到头来,还是口袋空空。
于是,我只好先回到了广西,在家休息一段时间,问问父母的意见,再做打算。
因为我有五六年后厨的工作经验,也有一定厨艺,父母和亲戚都建议我还是去找一个餐厅应聘厨师。
但是事不随人心,我在老家走街串巷找了好些餐厅,人家嫌我年轻、厨艺不靠谱,没有人愿意招我做厨师。
我的工作经验大都是后厨杂工,虽然会炒菜,实际上并没有掌厨过,所以这些餐厅只愿招我做杂工、端端盘子洗洗碗,而且工资很低。
干了这么多年杂工,我自然是不乐意再干这个,索性往家里一躺,开始摆烂,帮父母干干农活,每天混时间。
但是没过多久,父亲得了重病,家里急需用钱,我不得不又要外出谋生了。
恰巧有个远房亲戚来看望我父亲,和他聊天中,听他说,他在深圳建筑工地绑钢筋,很赚钱,都是日结,一天要是拼命干,能挣五六十元。
我听后顿时心动了,这五六十元,在那个年代,可不是个小钱,很多农民工一个月也就赚三四百元的样子。
那个远房亲戚,肤色黝黑,身形精瘦,手上全是老茧,一看就是吃了不少的苦头。我则截然不同,虽然在后厨打了五六年杂工,仍然细皮嫩肉的。
那时的我还没意识到,接下来有多大的苦头等着我吃。
我嘱咐母亲好好照顾父亲,就跟着那个远房亲戚再次去了深圳。
到了工地上,一路带我过来的亲戚将我带到了包工头那里,就开始自顾自地扎起了架子、绑起了钢筋。
包工头告诉我,我现在不熟,只能边做边学,随便算点工资,等熟练掌握了技术,再来计件,多劳多得。如果手脚快,每天多干些时长,钱肯定不会少。
我满怀信心地爬上了架子,向亲戚和别的工人请教怎么绑钢筋,边干边学。
除了亲戚外,另外的工人貌似并不怎么想教我,后来我才知道,他们是怕我抢了他们饭碗,多一个人做事,他们的活儿自然就少了。我只好跟着亲戚学着干,也不时向别的工人递支烟,耐心请教,他们渐渐才指点一二。
我还是小瞧了这份工作,虽然赚钱多,都是工人们用身体换来的,他们每天都蹲在架子上,戴着安全帽,一蹲就是好几个小时,连吃饭都是自己带的便当,草草解决后就继续接着干。
来的那天我还没有怎么开始干活,光是跟着几个前辈学技能,我就累得腰酸背痛,头昏脑胀。
我不解地问亲戚,为什么要这么着急做,像农村双抢一样,太赶时间,太累人了。
他告诉我,这事儿不是每天都有的,做完就没了,只能等下一次,所以要拼命地拉活儿干,谁干的多,谁就挣得多。
那以后,每天天还没亮,我就上工地,买五六个馒头、一大瓶水,爬上了架子,开始笨手笨脚地绑钢筋,一直干到晚上。
那些日子我累得够呛,也快速掌握了绑钢筋的技能,我的速度比以前快多了。
包工开始给我计件,我没日没夜地干活,一个星期就挣下了两百多块钱,我立马就转钱给母亲,以解父亲住院的燃眉之急。
遗憾的是,还没等我再挣更多的钱,我父亲就去世了,他得了肺癌晚期,终究没能挺过来。
我回到广西,见到静静躺着的父亲,哭得稀里哗啦,又到处借钱处理父亲的后事。
办完父亲的后事,我陪了母亲几天,安慰她。在去深圳的这些天,我过得苦不堪言,瘦了十几斤,满脸疲惫,手上也全是伤。母亲看我这副模样,也很心疼,眼泪直流,吩咐我一定要注意照顾自己。
我回到深圳后,工地上那批活已经赶完了,我没有事干了,包工头留下了我联系的方式,称一接到下批活儿就通知我过来,我只能答应下来。
在工地没活干的日子里,我就做回我的老本行,去饭店临时打杂,工地包工头一通知有活儿干,我就立马提桶跑去工地,生怕事情做完了。
一晃就过去好几年了,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建筑行业的活儿越来越多,工资也在逐步增涨,我也存下了一些钱。
我的运气也不错,在一家餐厅做临时工时,认识了一个服务员小妹,跟她的性格很合,两人待在一起很开心。
她文化水平不高,正好也不嫌弃我小学文化,那段时间,我们有空就出去玩,逛遍了附近的景点,一串糖葫芦就让她开心不已。交往一段时间后,征得双方父母的意见,我们喜结良缘,从此携手走过这漫漫人生。
对于我们这种到处奔波的人来说,没有稳定的工作,又是干的一些脏活累活,很多工友人到中年也没结婚,一个人孤苦无依,所以我二十多岁就能遇上温柔贤惠的妻子结婚,属实是我的福分。
我和妻子当时身上有些存款,肯定是买不起房子的,我见过很多饭店倒闭关门,行情不好,也不敢自己去开一家饭店做生意,就一直没敢乱花钱,老老实实打工。
后来的五六年里,我和妻子陆续生了三个孩子,两子一女。至于为什么要生这么多,我想也是看到父母只生了我一个,困难的时候连个帮手都没有,而且我们农村老一辈人也有多子多福的说法。
孩子多了,开销也大,那些年我在工地上没日没夜地干,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妻子在出租屋照顾孩子,拿些手工活回来加工。
虽然生活压力大,工作强度高,太辛苦,一家人倒也吃喝不愁。
我只有小学文化,但是我深知只有读书才能翻身,才能不用像我一样辛苦,所以我从小就鼓励孩子们认真读书,只要他们想读,不管生活多么艰难,我都会让他们继续读下去。
我和妻子的谆谆教导,三个孩子都还算争气,陆续都考上了大学。
我的工价如今也相当地高,一天干十几个小时,有时能收入一千多元。加上前些年的积蓄,家里面省一点,孩子们的学费和生活费也勉强够用了。做绑钢筋这一行,也是年轻活,年龄大了,体力也跟不上了,我因为日夜劳作累了一身的病,估计再过几年就干不动了。
我相信我那读了大学的三个孩子,以后应该不会混得太差,能保证自己的人生下限。他们每人给我们几百元,也够我和妻子回乡下的开销了,我们老两口也能够安心地退休了。
我辛苦了一辈子,没有发大财,为自己,也算是为国家,培养了三个大学生,这辈子也知足了,这也算是我这个底层人这辈子值得骄傲的事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