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百家争鸣,为何仅有这四家影响力最大?

作者:一只传奇的狐狸

诸子百家争鸣,最终仅有四家大范围地胜出并对后人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这四家就是:法家、道家、儒家、墨家。其中真正完成贯穿古代中国两千多年历史主旋律学派,是法家。

百家争鸣,为何仅有这四家影响力最大?

法家认为,礼乐制度只是用来上层遮羞用的,看似满嘴仁义道德,很多背后一肚子男盗女娼,因此法家通过明确的制度和法律对抗现实主义的黑暗面很有一套,商鞅就是法家的代表人物。

法家和道家一样,也提倡君主无为,不过其本质上是让君主不断集权,才可“无为”——手底下的人忙死,就显得君主尊贵;手底下的人摸不着君主脾气,才能确保君主安全;手底下的人拼命表态献计,才保证君主能做出最明智的决策。因此,法家三位一体地给古代君王们提供了集权的解决方案。

法家思想的实用性,成为了历代君王的必修课。所以两千多年的封建主义时代,君王们大多时候都是“内法外儒”或者“内法外道”。总而言之,在核心圈子的统治阶层,法家一直都是君王们一如既往的执行思想。

特别是在大分裂或诸侯混战的时候,法家思想往往在实际效果中产生奇效,为啥?因为法家的核心精髓就是制度与法令,公开透明,有功必赏,有错必罚,这样的效率非常高。

无论是经营一国,还是经营企业,亦或者经营人生都是如此,一国如秦国的崛起,企业如拼夕夕的效率,而法家对于个人也很有指导意义,比方说你背上了负债买房,你的目的就很明确,那就是搞钱,因为你要是还不起月供,你的房子就会按照规定被收回,如此适当的压力逼着你去提高搞钱的效率。

也就是说,法家思想非常合适事物发展从负数到0这个阶段,这是个求生存的阶段,效率不高你就铁定被淘汰。

百家争鸣,为何仅有这四家影响力最大?

然后就是道家,道家对应着什么阶段呢?是从0到1这个阶段。这个阶段需要韬光养晦,休养生息,不适合大的折腾。因此,道家的终极思想就是不折腾,无为,静静地看待事物的发展,顺应自然规律。在实际运用中,道家思想往往在王朝初期的恢复阶段具有奇效,那些所谓“盛世”的王朝往往有着道家的核心思想在里面。

比方说西汉的“文景之治”、大陆的改革开放初期等。古有“治大国如烹小鲜”,对应到今天就是“小zf,大市场”,市场就是那一双“无形的手”,zf只要制定好规则,充当好裁判就行,其他的交给市场解决。正如侏罗纪公园里的那句话说的:生命总能找到自己的出路。

道家的思想拥有着高明的智慧,不断影响了我们后世子孙,同样远销海外,影响了全世界。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中的西方自由市场就跟咱们老祖宗的道家思想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不但在生活、经济领域,哪怕在投资领域,道家思想也是熠熠生辉,特别是那些在价值投资中赚盆满钵满的大神,无一不是遵循着事物的发展规律,这也是为何投资人那么爱看历史的原因,因为历史脉络总是惊人的相似,人性的进化是非常缓慢的。

百家争鸣,为何仅有这四家影响力最大?

说完了道家,就到儒家了。儒家在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的影响力更大。因为儒家思想就如同民间习俗最大公约数的不成文规定——道德。虽然道德并不如法令那般有着强制的约束力,但在影响范围内确是最为广泛且对现实生活具有指导意义的。特别是在熟人社会中,道德力量最低的要求也是让你修身养性,遵循社会普遍的公序良俗,当然它最高目标是让你成为“君子”。

比方说,你做人需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那么你的人缘一定不差;你说话作报告“辞达而已矣”,精简扼要,全文无尿点,通篇无废话,那么你肯定是一个干实事的人等等。整部《论语》一万五千多字,高质量且朗朗上口的金句就高达四百多,而且是能够经得起长达两千多年的时间老人的考验,光一句牛掰已经无法形容它的含金量了,只能用伟大一词来形容。

虽然是汉武帝“独尊儒术”给了儒家发扬光大的机会,但孔夫子创立的儒家思想之所以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流传百世,那必然是各阶层人民自己的选择,最后才被古代君王们采纳。因此,不是儒家依靠君主王们,而是君王们经过深思熟虑最终选择了儒家。没有儒家思想,华夏大地就不可能有如此稳固、国土面积那么大、历史绵延不绝的伟大国家。华夏文明的历史连贯性在世界上,是唯一。更牛的是,我们一直处于世界的舞台中央,从未缺席。

儒家的精髓是什么?是在于坚持与不懈努力的有为。这也是为何在西方率先崛起,东亚人多地少,人均资源非常稀缺的背景下依旧能够把日子过得蒸蒸日上的原因。因为儒家思想使得中华民族成为这个世界上最上进且最勤奋的民族之一。

在东方,泛儒家文化圈中已经有三个成功挤进了发达国家,那就是日本、韩国以及新加坡,而大陆也已经拥有全世界最大的中产阶级群体(近4亿人口),人均达到中等收入水平——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毕竟咱们可是一个14亿人口基数的国家啊!

儒家思想对应着从1到100的发展阶段。经济体收获了休养生息的原始累积后,就会大规模地经验复制,通过深度地全社会动员,为了更高的目标而有计划地奋斗,为了更美好的生活而继续努力。当然,这个阶段依旧是辛苦的,但有收获的辛苦是有盼头的。

一旦形成这种集体氛围,每个人都会有一种“怕落后”的焦虑。总的来说,儒家思想既避免了法家那种扼杀创新的刻板单一,也能在激发社会创新活力的前提下通过“道德力量”使社会秩序平稳运转,是一条兼顾效率与公平的“中庸之道”。

百家争鸣,为何仅有这四家影响力最大?

最后讨论的就是墨家思想。墨家提出的观点是“兼爱”,也就是无差别的爱。儒家的爱是有差别的,它是根据血缘的亲疏远近来定义的,是熟人社会的爱。而墨家是大陆历史上第一个提出“平等”思想的一派,它无差别的爱跟佛家“众生平等”的宣传有异曲同工的之处。

虽然墨家的思想显得更加伟大,但无差别的爱,在现实中却显得不大现实,是反人性的。你对所有人都好,证明你对所有人都不咋地,因为人的时间、精力、资源都是有限的,所以一个人不可能做到对每个人都给予同等的关注。那么墨家思想就真的被时代所遗弃,被历史所淹没了么?

当然不是,虽然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但集体的力量却是强大的。特别是在如今工业化、现代化的社会,我们已经部分实现了墨家的主张。比方说人人平等,你对于来自五湖四海的陌生人也会给予尊重,人们也会互相帮助,甚至是做出纯利他性的行为。俗话说“秉仓实而知礼节”,随着生产效率的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自然而然地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追求愿望也会更加强烈。

墨家思想虽然在其他三家中显得有点存在感不足,但确是最润物细无声的那种。墨家思想跟道家有点相似地方就是,它都是顺应事物发展规律,顺应生产力提升而自然而然涌现的现象,不需要法令和人为的干预。当你有钱了自然就大方,若是巨富更是会搞搞慈善;当你学识渊博,自然会懂礼貌、知进退等等。

墨家思想的“市场占有率”跟社会生产效率、资源丰富度有莫大的干系。墨家思想之所以在千年以来都不受重视,归根结底是生产力低下的缘故,现实中缺乏足够物质资源去实现这种它这种理想。当有一天,我们真正进入了物质资源极大丰富、人人都有机会去追求“自我实现”这种高层次需求的共产主义“大同世界”时,墨家思想才会真正的主流。因为,墨家思想对应的发展阶段是从100至正无穷。

而现如今,我们追求的公平和正义,还需要“道德的底线”——法律和制度去实现,一边催人向善,激发人性中善的一面,同时抑制人性恶的一面。不是墨家思想不伟大,也不是我们配不起,而是现阶段儒家思想更有性价比!

—— 全文完,喜欢点个赞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