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全新BJ40:硬汉变“软”,中国大哥也不买彭钢的账了

作者:车界视点CAR

去年的上海车展,我冷不防跑到4.1号馆给北汽当了回观众,原因无它——被之前狂降几十万的“国产GLS”吸引了,哪怕它不是北汽的“亲儿子”。

这年头,坊间对“Diss北汽”这件事越来越习以为常,虽然现役“BJ”开头的产品有20、40、80,但王者这个位置,业内盖棺定论的从来只有212。套用那句俗气的话,就是“你永远叫不醒装睡的人”。

全新BJ40:硬汉变“软”,中国大哥也不买彭钢的账了

好在,老大哥有点羞耻心,为了不被人民群众定义为“不思进取”,北汽还是像模像样鼓捣出了新能源产品,BJ60成了荷枪实弹的一炮,BJ40也是。

说来也巧,之前BJ40推出“雨林穿越版”的时候,我数落过这台新车的槽点,但也许是说话不中听,文章后来被删掉了,以至于“城市猎人版”上市的时候,我学会了做一个安静的美男子。

罢了,都是前话,关于“城市猎人版”一会再聊,先来看看即将上马的增程版本。

全新BJ40:硬汉变“软”,中国大哥也不买彭钢的账了

其实我是有些意外的,任凭脑洞多大,也很难想象BJ40这种硬汉座驾会跟增程动力扯上关系,看看隔壁的坦克300,以前人家连自己的串并联混动都不敢用。

难怪,大家说“硬汉变软了”。

对于老炮,硬派越野车是富足内在精神的玩物,绝非那些用来对外炫耀的妖艳工具能比,把实力“藏”起来,才是硬派越野车真正高级的体现,BJ40这种做派,是有点让人看不懂。

全新BJ40:硬汉变“软”,中国大哥也不买彭钢的账了

也不是说增程动力不能跨过山和大海,只是能力有限,毕竟这玩意儿是纯串联驱动,发动机只负责“发电”,驱动电机是独立的,前、后桥动力完全解耦。也就是说,四驱系统在增程车上不起作用,不信看看理想的SUV。

这也就意味着,就算增程版的BJ40搭载的是前后双电机,它也不会是一台传统意义上的四驱车,顶多是伪四驱,一旦遇到极限脱困的情况,这车容易“原地待命”,除非北汽给配上一个动力异常突出的电机。

但又带来一个新问题:坊间流传BJ40增程版的动力和BJ60增程版相同,假设为真,那么在电机动力过高的前提下,那台1.5T增程器必然供不应求,最后的下场,无非是BJ40增程版的成本、能耗、性能无法一碗水端平。

全新BJ40:硬汉变“软”,中国大哥也不买彭钢的账了

以前有些燃油越野车会利用低速四驱+锁止差速器,来指数级放大扭矩,从而达到极限脱困的目的,但用“电”的不能直接这么干。

怎么办呢?

前后桥配电子差速锁,再加个低速扭矩放大挡位,也行,豹5就是这么干的。按网上大V的说法,豹5的轮端扭矩最大能达到“8000N·m”(这个数字仍有争议),基本和同级燃油越野车相当。

对BJ40增程版而言,这算是亡羊补牢的一种解法,唯一的坏处是,越野体验降低了。当然也有好处,起码BJ40成了硬派越野车里搭载常规增程系统的先驱,以后和猛士917、仰望U8相遇,保不齐大家还得互相Say Hello。

全新BJ40:硬汉变“软”,中国大哥也不买彭钢的账了

就纸面战力来看,无论怎么排列组合,增程版的BJ40都很难实现“既要又要”,至少在脱困、攀爬这些基础户外项目上,增程版得喊燃油版一声“大哥”,这时候再去看什么“梯形结构车架”、“非承载式车身”、“HT全功能胎”、“750毫米涉水深度”、“左右双纵梁加八横梁”,都变得不是那么有意义了。

这方面,坦克300 Hi4-T倒是聪明多了,一上来就是插混,还是坦克500 Hi4-T同款动力,想怎么“户外撒泼”都可以了。

插混版的坦克300 预计二月份上市,目前仍有一些未知数,不过参考燃油市场的PK成绩,BJ40增程版估计还是得多喊一声“大哥”。

全新BJ40:硬汉变“软”,中国大哥也不买彭钢的账了

我有个疑问:上马增程的弊端摆在面前,北汽为什么还要飞蛾扑火?有没有一种可能,我是说可能,人家想造的压根就不是一台硬派越野车,要不燃油版怎么会特别对悬架做了软化处理咧。“可城可野”多风光啊,你看坦克300,凭一己之力把BJ40推下王座,顺便还当了国产越野车“头牌”,这样的成功案例,搁谁谁不心动!

所以,没有牧马人味儿怎样,不够硬派又怎样,有一个弯道超车的机会就行了呗,再不济,新的BJ40也能来个同堂销售碰碰运气,横看竖看都不亏。

简单粗暴来理解,北汽打算学长城的思路割中国大哥韭菜,至少TA想在年轻买家心中建立一个“嘿,爷可不只会卖军车”的形象。

以BJ40增程版为代表的第一仗,胜率低了点,甚至可以说未战先败,剩余的希望,只有燃油版了。

全新BJ40:硬汉变“软”,中国大哥也不买彭钢的账了

上次我说,BJ40“雨林穿越版”会成为北汽的一道裂缝,如今再回头去看,可能“城市猎人版”也是(越野版晚几个月上市,这里就不点评了)。

不知道有意还是巧合,“城市猎人版”这名字BJ40很早以前就用过了,和老版相比,新版其实优化了挺多细节,包括外观、尺寸、动力,但有两个地方我不理解:

(1)新版是分时四驱,前后锁还要选装,这种打法有点拧巴,城市通勤或户外越野玩起来都不够彻底,至少不够老版彻底;

(2)越野包配置比较迷,AT胎、HT胎和前后锁没办法合理搭配,容易捡了芝麻丢西瓜,人家坦克300的AT胎就可以单独选装。

要我说,新版BJ40那点若有似无的价格优势并不牢靠,但凡你选了个越野包,价格立马就上去了,煮熟的鸭子可能也飞到坦克300那边去了。

全新BJ40:硬汉变“软”,中国大哥也不买彭钢的账了

你隐约可以感觉到北汽在迫切求变,想用差异化来提一提销量,但结果却是用力过了头,横向一对比,反而给坦克300做了嫁衣,这或许就是主打“轻越野”所带来的弊端吧。

戏剧的是,新版BJ40在油耗方面没有什么优势,假设消费者冲着“轻越野”来的,这反而又成了新车的短板,掉头去看油耗更低的增程吧,好像又没有非买不可的理由。

就......挺尴尬的。

那到底北汽想把BJ40卖给谁呢?十有八九是老粉,而且还是头铁的那种,至于能卖多少,看造化了。

全新BJ40:硬汉变“软”,中国大哥也不买彭钢的账了

写在后面:

所有人都说2023年是中国硬派越野车的爆发元年,大部分你能说得上名字的车企,都在试图进入这片“小众”市场,努力把中国大哥的钱装进自己的腰包,但“以硬碰硬”已不是版本答案,坦克家族就是证据,这其实很好理解,说到底,真舍得拿自己车去豁豁的,终归是少数人,显然,北汽是懂中国消费者的,只是在造车方式上,TA还有一段路要走。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