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当年下乡返城时,咬牙带回一个12岁女孩,如今她成了我最大的依靠

作者:唐哲的黄金屋

●—≺ 前言 ≻—●

知青返城那段期间,我因心软带走了一个12岁女童,没想到时过境迁,如今的她却成为了我最大的依赖,甚至可以说是唯一的依靠。

当年下乡返城时,咬牙带回一个12岁女孩,如今她成了我最大的依靠

图片源于网络

本文为短篇小说,内容纯属虚构,请理性观看,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离开家乡≻—●

我叫李爽,在50年代出生在北京,我从初中刚毕业没多久,国内开始了上山下乡运动。

1970年,那一年我17岁,就在11月份的一天,街道办的工作人员来到我家,通知我的父母,抽出一个孩子前往乡下。

我们家一共有3个孩子,我排名老二,哥哥在工厂上班,两个妹妹都还不到15岁,所以全家就我一个人符合下乡条件。

说句心里话,我其实并不太想去,我从身边人的口中听说过,下乡不是去村里呆几年那么简单,而是要将户籍也迁到农村,至于什么时候能回家是个未知数。

当年下乡返城时,咬牙带回一个12岁女孩,如今她成了我最大的依靠

图片源于网络

11月中旬,我踏上了这段未知的旅途,在火车站的月台上,挤满了前来送行的父母,有些父母脸上带着笑容,让孩子过去那边好好干活。

而有的父母却满眼泪水,因为他们不知道,此次一别要什么时候才能见到,或者说,这一别即是永别。

离开那一天,只有父亲一个人前来送我,我清楚的记得他对我说的那句话:“过去那边收收自己的脾气,没事多和上面走动走动,搞搞关系。”

起初我听到这句话还不明白父亲为何要这么说,在我的印象中,父亲最讨厌巴结上级这一套,直到我前往乡下以后,我才搞懂了父亲那句话的含义,但那也是我一生中听到父亲最后讲的一句话。

当年下乡返城时,咬牙带回一个12岁女孩,如今她成了我最大的依靠

图片源于网络

坐了一天半的火车,车辆抵达了西安车站,随后我和十几人被安排上一辆敞篷军车,又历经近一白天时间,我们才抵达了目的地。

此地位于延安地区延川县一处村落,处处可见连绵的山丘,周围几乎看不到一块平整的土地,看到如此恶劣的环境,我已经想象到了未来的生活。

可能是对集体生活的新鲜感吧,相较于对之后日子的忧虑,很多人更多的则是激动,其中就包括了我。

当年下乡返城时,咬牙带回一个12岁女孩,如今她成了我最大的依靠

图片源于网络

在知青生涯的第一个晚上,我们宿舍几乎一整晚没睡,相互聊一些有的没的话题,直到凌晨我们才沉沉睡去,可还没有睡多久,我们就被生产队队长强行喊了起来。

由于当时是冬季,并不需要太多人去地里干活,可这并不意味着工作就能轻松。

吃完早饭之后,生产队长就开始分配工作,有去给牛喂草料的,也有去外面劈柴捡木的,当然了还有挑大粪的。

我还算比较幸运,被分配去外面劈柴,有一个哥们被派了挑大粪这个差事,当即就和生产队长吵了起来,不过吵到最后,那哥们还是只能乖乖去挑粪。

当年下乡返城时,咬牙带回一个12岁女孩,如今她成了我最大的依靠

图片源于网络

●—≺ 张晓林一家 ≻—●

和我去劈柴的一共有三个人,起初我们都认认真真工作,可才过了两个多小时,我们就感觉到了疲倦,一想到整整一天都要重复重样的动作,我们更是感到心累,索性就偷起了懒,毕竟也没有人监视。

到了中午,我们回到住处去吃午饭,说句老实话,这里的饭我真是难以下咽,他们把红薯、南瓜、萝卜与面粉掺杂在一起,做成一种看上去偏黑的干粮,再配上一碗小米粥,这就是经常吃的食物之一。

吃过中午饭简单休息一会,我们开始继续干活,到了晚上六点收工再吃晚饭,可以说知青的每天的生活只有三件事,吃饭、睡觉和干活。

到了当晚睡觉时,我们宿舍用于烧炕的柴火竟然不够了,后来我才知道,每间宿舍用于烧炕的木材,都需要该宿舍的知青自己解决,也正是从那以后,没有人敢在砍柴时偷懒。

当年下乡返城时,咬牙带回一个12岁女孩,如今她成了我最大的依靠

图片源于网络

在乡下插队不比在兵团或者农场,乡里面还有其他村民,我们在工作之余也会和其他村民聊聊天,刚开始这些村民对我们并没有好感,毕竟这里本身就缺水少粮,现在又多出一些外来的年轻人占用食物,人家不欢迎我们也情有可原。

好在随着时间的推移,绝大多数村民还是选择接纳我们,在这些村民当中,我和张大爷夫妇二人走的最近。

张大爷一家只有三口人,分别是他自己,他老伴以及一个小女孩,记得那是在1972年元旦前夕,张大爷干活时闪了腰,于是我就帮助他家去拉磨。

为了感谢我,这家人请我进屋吃了点便饭,席间,老两口向我提出了一个请求,希望我能教小女孩识字。

当年下乡返城时,咬牙带回一个12岁女孩,如今她成了我最大的依靠

图片源于网络

女孩的名字叫张晓林,当时5岁,是二老的孙女,晓琳的父亲是一个矿工,不幸在一次矿难中去世,父亲去世之后,母亲不久后不告而别,把年幼的晓林留给了爷爷奶奶。

听到这家人的身世我心生怜悯,在之后的日子中,只要我一有空,就会前往张大爷一家看望,也顺带教晓林一些文化。

自从认识了这家人,我每天的生活不再那么枯燥,有时候队里面做的饭吃腻了,我就会去张大爷家开开小灶。

当年下乡返城时,咬牙带回一个12岁女孩,如今她成了我最大的依靠

图片源于网络

转眼间到了1974年,我在这里已经待了4年的时间,根据知青调离农村的要求,凡是下乡的时间超过两年以上,会获得返城上学、返城工作以及当兵入伍的资格。

那一年,我们队里说了有关调离名额的事,我听后立即去报了名,正常来讲,无论是个人条件,还是平时的表现,我都还算是不错,理应获得这个名额。

可没想到大队长却直接把名额给了几个女娃,我不服气前去质问,大队长却以“女娃干活太累”为由,将我的问题胡乱搪塞过去。

不过当我听说那些获取名额的女娃都长得不错后,我就大致猜到了名额为什么会给她们,经历那次事件以后,我才知道临走前父亲为什么要让我和上面搞好关系。

当年下乡返城时,咬牙带回一个12岁女孩,如今她成了我最大的依靠

图片源于网络

●—≺ 父亲的噩耗 ≻—●

1976年8月份的一天,当天我正在地里忙活,一个伙伴却跑到了我的面前说道:“爽子,外面有一个叫李东的人找你,说是你大哥。”

听到家里有人前来看望,我和生产队长打了个招呼,就前去与我哥碰面,可还没来得及体会兄弟重逢的喜悦,一条噩耗却狠狠给我来了一刀。

根据我大哥李东所言,前不久父亲去唐山出差,结果在熟睡之际爆发了地震,父亲没有来得及逃脱,当场就被埋了进去,救援人员花费了整整两天的时间,才将父亲从碎石下挖出,可那时的父亲已经没有了心跳。

当年下乡返城时,咬牙带回一个12岁女孩,如今她成了我最大的依靠

父亲离世对我的打击很大,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干起活来都不在状态,伙伴们和队长知道我的情况,也就没好意思说我,昏昏沉沉了大约一个月,我才走出父亲去世的阴霾。

转眼间又是一年春节,我迎来了下乡的第七个年头,那年除夕夜当晚,队上组织了一场联欢会,村民和知青一起参加。

联欢会举行期间,张大爷家的孙女张晓林上台表演了一首诗词朗诵,那是我前不久教她的《枫桥夜泊》。

晓林在台上笑着读完了这首诗,而我们坐在台下的很多知青却哭了,对啊,我们是该哭了,大家出来了这么久,谁能不想念故乡,谁又能不想念许久未见的亲人?

当年下乡返城时,咬牙带回一个12岁女孩,如今她成了我最大的依靠

图片源于网络

那一年的除夕夜不同于以往,饺子馅是韭菜鸡蛋和粉条,自从来到了此地,我只有在第一年吃上了韭菜鸡蛋饺子,之后的馅要不然是土豆,要不然那就是白菜萝卜,几个饺子配上几杯酒下肚后,众人内心深处的思乡情变得更加浓郁,我也下定决心,今年一定要回到家乡。

往后的日子里,我变着法子的讨好生产队长,时不时就请他喝酒,并动不动去他家里帮助干活,终于在1977年的夏季,我获得了返城工作的名额,可还没有等到我离开,又一条噩耗接踵而至,张大爷突发脑梗塞离开了人世。

随着张大爷的离开,家里就只剩下老伴和孙女两个人,张大爷的老伴快到70岁,腿脚和视力都不怎么好,孙女张晓林当时才10岁,根本无法照顾这个家,我出于不放心,忍痛放弃了返城的机会,留下来照顾这对老幼。

当年下乡返城时,咬牙带回一个12岁女孩,如今她成了我最大的依靠

图片源于网络

●—≺ 带着晓林离开陕北 ≻—●

1979年,张晓林的奶奶跟随老伴而去,那时返城的条件已经没有那般苛刻,我带上12岁的张晓林重新回到了北京。

返京后我率先去到了家里看望,却始终未见母亲的身影,整个家里面只有大哥李东。

根据大哥所言,父亲去世以后,母亲就患上了严重的疾病,一年后便去世了,三妹前不久刚刚嫁人,搬离了这个家,四妹去到了南方打工,整个家只留下了大哥一人。

当年下乡返城时,咬牙带回一个12岁女孩,如今她成了我最大的依靠

图片源于网络

回家的当天晚上,我们兄弟俩喝了很多酒,我将我这几年发生的事情以及张晓林的遭遇一一讲出,大哥听后沉默半晌,随后语重心长的对我说道:

“爽子,你今年也26了,我不反对你带个孩子在身边,但你要考虑清楚,你将来要结婚成家,带个这么大的孩子你让人家姑娘怎么看?”

大哥的话我并没有放在心上,选择了一笑带过,毕竟我还没有娶妻的打算。

当年下乡返城时,咬牙带回一个12岁女孩,如今她成了我最大的依靠

图片源于网络

在家休整了三天,我去到了工作单位报告,在这里我遇到了一个女生,她叫陈梅,我们来成为了男女朋友关系。

相处了半年左右的时间,我们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我不想隐瞒陈梅什么,于是将晓林的事情告诉了她,希望婚后能带着晓林一起生活,直到她能够养活自己。

好在陈梅的心比较软,她对晓林的遭遇深感同情,于是答应了我的提议。

当年下乡返城时,咬牙带回一个12岁女孩,如今她成了我最大的依靠

图片源于网络

1980年冬季,我与陈梅结为了夫妻,婚后,我们俩带上晓林,搬入了公租房居住,为了能让晓林上中学,我每天下班就会给她恶补功课,晓林于次年通过入校考试上了初中。

婚后我与陈梅生下了一个儿子,虽然有了亲生骨肉,但我们俩夫妻依旧没有冷落晓林,晓林这孩子也懂事,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都不用我们操心。

1988年,21岁的晓林考上了大学,毕业后回到了北京工作,在工作期间找了一个男朋友,二人在同年年底举行了婚礼。

我和陈梅出席了婚礼现场,在敬酒的时候,晓林当着我的面哭了,我安慰她即便结婚了,但这个家的门依然为你敞开。

当年下乡返城时,咬牙带回一个12岁女孩,如今她成了我最大的依靠

图片源于网络

2018年,妻子陈梅先我而去,那时候我的儿子也已经成婚,但却很少回来看望我这个孤家寡人,哪怕我生病住院,儿子也只是走个过场,只有晓林会经常来看望我。

出院后,晓林自掏腰包,将我送到了一家高档的养老院,按照正常来讲,这个费用应该儿子和晓林一人一半,可我那儿子是典型的“娶了媳妇忘了爹”,不愿意花费一分钱,晓林和女婿承担了全部的费用。

在养老院的几年时间,儿子来看望的次数一只手都能数得过来,倒是晓林和女婿时不时就带上各种东西来看我,我心里面明白,晓林已经成为了我唯一的依靠。

当年下乡返城时,咬牙带回一个12岁女孩,如今她成了我最大的依靠

图片源于网络

●—≺ 小结 ≻—●

善良虽然不能使人得到财富,但却能换来他人的真心,这远比物质上的财富珍贵的多,李爽从收养晓林养育到她大学毕业,这期间尽管耗费了十几年经济和精力,但却换来了晓林一生的报答。

向李爽这样善良真实的人,得到的任何回报都是理所当然,只有世上出现越来越多的“李爽”,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才不至于一触即溃,人生在世,还请多点善良,少些猜忌。

当年下乡返城时,咬牙带回一个12岁女孩,如今她成了我最大的依靠

图片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