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有标准的鸭血粉丝汤才有味道

作者:光明网

标准第一,严格执行,加强监管,有利于食品行业质量安全基础的建设。从蜗牛粉和小龙虾到鸭血扇汤,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部门和食品企业已经意识到,制定标准是实现质量、品牌和产业化的必由之路。期待更多传统美食能让消费者喜欢上新口味,走出地区,走向世界的芬芳。

近日,有一种自成一体的香气、钩人蛞蝓新闻引起关注,称南京市市场监督局出台了快餐鸭血扇汤生产标准,包括鸭血、鸭肠、鸭肝等鸭肝产品及高汤料包装,重量必须超过50%的重量,而鸭产品在材料包装中所占比例超过50%等。喜欢这种拗口的消费者都很期待。

虽然市面上有同类产品,但从质量上看,有标准的鸭血扇汤确实会比较"香味",因为"鸭肉含量"超过50%的硬指标避免了偷东西,有利于快餐汤保持风味。更重要的是,这些标准设定了安全底线,保持了质量门槛,让消费者可以放心购买,同时也给了监管机构一个监管的把握。这是食品行业多年来探索的经验:标准第一,严格执行,加强监管,为质量安全打下坚实的基础。

有标准的鸭血扇汤口碑也会比较"香味"。据悉,这些标准旨在适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申请成功,一定会提高产品的认知度、美誉度。不过,鸭血扇汤只是南京的一个特色,还没有形成区域品牌,一旦变大,难免沉淀下来,可能会有外来的"李鬼"热。因此,除了遗留问题外,建议南京市申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加强保护,避免消费者购买假冒产品。

国家地理产品的另一个好处是,它们拥有国际通信系统,可以更好地保护国内外的产品质量和声誉。例如,在《中欧地理标志协定》生效后,来自欧盟和中国的数百个地理标志在对方的市场上受到保护,包括浮潜龙虾、四川泡菜和库尔勒梨。未来,随着对外经贸交流的不断深入,保护范围将进一步扩大。如果能加入这个行列,"南京鸭"会更容易游到海里。

在品质和口碑的双重作用下,在国内外市场,标准带动鸭血扇汤市场也将更加"香味化"。此前,由于缺乏安全标准、生产规范,只有少数南京食品企业尝试生产快餐鸭血扇汤,市场上销售的产品很多来自其他地区,而且规模较小。生产标准出台后,南京企业可以申请快餐鸭血扇汤食品生产许可证,将当地小吃转化为工业化生产的方便食品,然后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商家超等渠道进入餐桌,走进千家万户。

这条"标准-品质-品牌-零售"食品产业化之路,"网红"柳州蜗牛粉已经走过并取得了成功。2016年,广西柳州出台了蜗牛粉食品安全强制性地方标准,2018年"柳州螺丝粉"获批地理标志商标,并于今年2月,当地"柳州螺丝粉商标地理标志认证商标"集团标准,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2020年,袋装柳州蜗牛粉全行业销售收入约240亿元,出口海外2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国际国内食品市场屡获殊荣。

鸭血迷汤正在迎头赶上。据悉,南京市市场监管局已颁发了多项食品生产许可证。如果严格执行标准,有效营销,渠道畅通,好鸭血扇汤的消费基础完全有可能加入柳州蜗牛粉等100亿元的品类。

需要提醒的是,食品安全标准都注重安全,霉菌、重金属、亚硝酸盐等与消费者健康密切相关的指标,应严格控制;例如,如果企业想推出小龙虾味鸭血扇汤,势必在包装中添加小龙虾,鸭产品可能会相应减少,不一定达到"鸭肉含量"标准的50%。在这方面不妨留给企业发挥的空间,给市场留下选择。

从蜗牛粉和小龙虾到鸭血扇汤,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部门和食品企业已经意识到,制定标准是实现质量、品牌和产业化的必由之路。就像小龙虾味的蜗牛粉、藤味的鸭血扇汤一样,期待更传统的美食能让消费者喜欢上新的口味,走出地区,走向世界。

作者: 莹莹

来源:经济日报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