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明朝药圣李时珍,一生从事药物研究,最终编成《本草纲目》

作者:萤火张

李时珍(约1518年~1593年),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广黄州府蕲州(今湖北省蕲春县)人,明代著名医药学家。

他与“医圣”万密斋齐名,著述有《奇经八脉考》《濒湖脉学》《本草纲目》等。 被后世尊为“药圣”。

明朝药圣李时珍,一生从事药物研究,最终编成《本草纲目》

01、自幼聪慧善对,帮助马公子喜结连理

1518年7月3日李时珍生于湖北蕲春县蕲州镇东一个世医家庭,父亲李言闻是当时名医,曾任太医院吏目。

李时珍自幼聪颖善对,还没上学就跟着父亲认熟了好多字。刚入学时,私塾先生望着被树木环抱的远山,出了上联:“远声隔林静。”

明朝药圣李时珍,一生从事药物研究,最终编成《本草纲目》

李时珍当时虽然只有八岁,但见朝霞分外明媚,过往旅客早已登程,便脱口对道:“明霞对客飞。”

明朝药圣李时珍,一生从事药物研究,最终编成《本草纲目》

有位药铺主人,膝下有一个女儿,聪慧而美貌,为了给女儿选择一个才华出众的男子结为伴侣。

明朝药圣李时珍,一生从事药物研究,最终编成《本草纲目》

决定用药名作上联征婚:“玉叶金花一条根。”许多求婚者望联兴叹。

其中有一位姓马的青年为人忠厚,只是略欠文采,他不得不求李时珍帮忙。

明朝药圣李时珍,一生从事药物研究,最终编成《本草纲目》

少年李时珍助人为乐,脱口对道:“冬虫夏草九重皮。”铺主看后非常高兴,随即再出上联“白头翁牵牛耕熟地”,限半天对出。

马公子无奈二求李时珍。李时珍为了成全这桩婚事,稍假思索,用“天仙子相思配红娘”作下联。铺主十分满意,当即答应订婚。

明朝药圣李时珍,一生从事药物研究,最终编成《本草纲目》

02、幼时尝试开药方,初露锋芒

还在李时珍少年时代,李言闻就常把两个儿子带到自己充当诊所的道士庙“玄妙观”中,一面行医,一面教子读书。

李时珍耳濡目染,对行医的知识技能越来越熟,兴致也越来越浓,常常偷空放下八股文章,翻开父亲的医书,读得津津有味。

明朝药圣李时珍,一生从事药物研究,最终编成《本草纲目》

一天,李言闻应病家之邀,带着长子出诊去了,玄妙观中只剩下李时珍一人。

这时,来了一位病人暴泻不止。李时珍告诉他父亲要到晚上才能回来。要不先给开个方子试试。

那泻肚子的病人难受极了,就同意了。李时珍便果断地开方取药,打发病人走了。

明朝药圣李时珍,一生从事药物研究,最终编成《本草纲目》

李言闻回到家中,发现了小儿子开了药方,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儿上。

他问李时珍开的什么药方,李时珍小声回答了。李言闻一边听,一边不住地点头。

明朝药圣李时珍,一生从事药物研究,最终编成《本草纲目》

03、随父学医,医名日盛,进楚王府做侍医

李时珍14岁时随父到黄州府应试,中秀才而归,他并不热衷于科举,其后曾三次赴武昌应试,均不第,故决心弃儒学医,钻研医学。

明朝药圣李时珍,一生从事药物研究,最终编成《本草纲目》

李氏博学多艺,乡试失利后,从理学家顾日岩处学过经学。上自经典,下及子史百家,靡不阅览,对理学有很深造诣。

明朝药圣李时珍,一生从事药物研究,最终编成《本草纲目》

李时珍23岁随其父学医,阅读医书医名日盛。经过刻苦学习和实践,在三十岁时因治好了富顺王朱厚焜儿子的病而医名大显。

明朝药圣李时珍,一生从事药物研究,最终编成《本草纲目》

1551年,李时珍33岁时,封藩武昌的皇族朱英有一个儿子患了气厥病,病一发作就两眼翻白,突然栽倒,人事不知。

明朝药圣李时珍,一生从事药物研究,最终编成《本草纲目》

朱英听说李时珍在蕲州治好富顺王孙子疑难病的消息,便去聘请李时珍。

李时珍到王府后,发现这个孩子的抽风,是由于肠胃引起的,于是开了调理肠胃的药方,没多久楚王儿子的病就痊愈了。

明朝药圣李时珍,一生从事药物研究,最终编成《本草纲目》

楚王非常满足,也敬重李时珍,于是想留李时珍在府中任“奉祠正”,掌管王府医药事务。李时珍要求阅读王府珍藏的图书典籍。

楚王府的藏书非常丰富,李时珍在楚王府待了五年,他饱览了许多医学典籍,如陶弘景的《名医别录》、孙思邈的《千金方》等,增长了知识。

明朝药圣李时珍,一生从事药物研究,最终编成《本草纲目》

04、任职太医院,医学水平大增

1556年,恰逢朝廷选拔各地名医,李时珍便被推荐进宫为太医。

在太医院李时珍饱览了皇家珍藏的丰富典籍,包括《本草品汇精要》古医书籍,见到了罕见的药材,大长见识。

明朝药圣李时珍,一生从事药物研究,最终编成《本草纲目》

李时珍积极地从事药物研究工作,经常出入于太医院的药房及御药库,认真仔细地比较、鉴别各地的药材,搜集了大量的资料。

与此同时从宫廷中获得了当时有关民间的大量本草相关信息,并看到了许多平时难以见到的药物标本,开阔了眼界,丰富知识,医学水平大增。

明朝药圣李时珍,一生从事药物研究,最终编成《本草纲目》

在宫中的李时珍便向皇帝呈上奏折,表明重修本草书籍的想法,但是不被皇帝采纳,加上对名利本无兴趣,任职1年后,李时珍便辞官归乡。

明朝药圣李时珍,一生从事药物研究,最终编成《本草纲目》

05、李时珍千里拜师

李时珍回到家乡继续给乡邻看病,一天早上,一个眼圈发黑,嘴唇发白并且还不断咳血的四川商人,捂着胸口过来看病。

李时珍为他把完脉后,发现他得了绝症,于是匆忙为他开了几副药,并催促他回家处理后事。

明朝药圣李时珍,一生从事药物研究,最终编成《本草纲目》

一年后,李时珍在蕲州与这个四川商人重逢。商人见到李时珍很高兴地主动向他打招呼。

原来他回到四川 ,有一位被称为“赛华佗”的大夫得知他被宣判只能活几天后,决定为他看诊。

明朝药圣李时珍,一生从事药物研究,最终编成《本草纲目》

经过仔细检查后,"他让商人拿出李时珍开的药方,看完拿起笔,加了两味药。

商人按照新的药方服下药物,过了几天,他感觉明显好转,一个月后,他基本上康复了。

明朝药圣李时珍,一生从事药物研究,最终编成《本草纲目》

李时珍向商人询问了赛华佗"的住址,立刻动身前往四川,找到了"赛华佗"的居住地。

李时珍上前拜访,表示自己希望能够跟随"赛华佗"学习医术,但他被直接拒之门外。

明朝药圣李时珍,一生从事药物研究,最终编成《本草纲目》

尽管李时珍并没有泄气,他决定就在附近住下来。每天,李时珍为"赛华佗"打扫药铺、磨墨等事。

当"赛华佗"坐诊看病时,李时珍就站在他身旁观察,记录下他的诊断过程。

明朝药圣李时珍,一生从事药物研究,最终编成《本草纲目》

"赛华佗"看到了李时珍的努力和才华,他开始教导李时珍一些医学知识和技巧,并且分享自己的经验和见解。

他对疾病的认知和诊断能力在"赛华佗"的指导下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经过数年的学习和实践,李时珍终于成为了一名出色的大夫。

明朝药圣李时珍,一生从事药物研究,最终编成《本草纲目》

06、东璧堂行医,医术精湛

李时珍回到自己的家乡,开办了一家医馆,取名东璧堂。李时珍开始坐堂行医,教授生徒。

他为贫民治病,多不取值,随着所看病人越来越多,他的医术越来越精湛了李时珍,他能将死人救活。

明朝药圣李时珍,一生从事药物研究,最终编成《本草纲目》

一天,李时珍和大徒弟王广和来到湖口,见一群人正抬着棺材送葬,而棺材里直往外流血。

李时珍赶忙拦住人群,要求开棺给棺材里的人看病。李时珍反复劝说,终于使主人答应开棺。原来是一个孕妇难处昏过去了,看上去像死人一样。

明朝药圣李时珍,一生从事药物研究,最终编成《本草纲目》

先是进行了一番按摩,然后又在其心窝处扎了一针,不一会儿,就见棺内的妇人轻轻哼了一声醒了。

明朝药圣李时珍,一生从事药物研究,最终编成《本草纲目》

李时珍叫她的家人把她抬回家,李时珍帮她接生,不久之后,这名妇女又顺利产下一个儿子,那家人感激不尽。

明朝药圣李时珍,一生从事药物研究,最终编成《本草纲目》

李时珍还可以“活人断其死”的。一天,有家药店老板的儿子大吃大喝后,纵身翻越柜台,请李时珍诊脉。

李时珍告诉他,他活不了三个时辰了,叫他赶快回家去。众人都不信,那个药店老板的儿子更是大骂不止。

明朝药圣李时珍,一生从事药物研究,最终编成《本草纲目》

果不其然,不到三个时辰,这个人便死掉了。原来是此人吃饭过饱,纵身一跳,肠子断了,内脏受损。从此李时珍声明大振,来看病的人络绎不绝。

明朝药圣李时珍,一生从事药物研究,最终编成《本草纲目》

07、到各地采草药,行医,向各行各业的人请教

李时珍在数十年行医以及阅读古典医籍的过程中,发现古代本草书中存在着不少错误,决心重新编纂一部本草书籍。

明朝药圣李时珍,一生从事药物研究,最终编成《本草纲目》

1552年,李时珍着手开始编写《本草纲目》,在编写《本草纲目》的过程中,最使李时珍头痛的就是由于药名混杂,往往弄不清药物的形状和生长的情况。

明朝药圣李时珍,一生从事药物研究,最终编成《本草纲目》

过去的本草书,由于有些作者没有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而是在书本上抄来抄去,所以越解释越糊涂,而且矛盾百出,使人莫衷一是。

明朝药圣李时珍,一生从事药物研究,最终编成《本草纲目》

李时珍决定亲自采草药,搞清楚这些草药的性能。自1565年起,李时珍脚穿草鞋,身背药篓,带着学生和儿子建元,翻山越岭,访医采药。

明朝药圣李时珍,一生从事药物研究,最终编成《本草纲目》

他们的足迹遍及河南、河北、江苏、安徽、江西、湖北等广大地区,以及牛首山、摄山、茅山、太和山等大山名川。

明朝药圣李时珍,一生从事药物研究,最终编成《本草纲目》

他们走了上万里路,他还拜渔人、樵夫、农民、车夫、药工、捕蛇者为师,弄清了许多疑难问题。

明朝药圣李时珍,一生从事药物研究,最终编成《本草纲目》

李时珍一路考察,一路为父老乡亲们治病,有位老婆婆,患习惯性便秘达30年之久,虽多方治疗,终不见效。

李时珍运用从民间学来的偏方,以适量的牵牛子配成药,很快就治好了她的病。

明朝药圣李时珍,一生从事药物研究,最终编成《本草纲目》

08、最终编成《本草纲目》,流传千古

李时珍走遍各地 采草药,亲尝草药 记下草药的形状和性能特点,积累了丰富的资料。

明朝药圣李时珍,一生从事药物研究,最终编成《本草纲目》

他倾听了千万人的意见,参阅各种书籍800多种,历时27年,终于在1578年写成《本草纲目》初稿。时年61岁。

明朝药圣李时珍,一生从事药物研究,最终编成《本草纲目》

以后又经过10年三次修改,前后共计40年。1596年,李时珍逝世后的第三年,《本草纲目》在金陵(今南京)正式刊行。

明朝药圣李时珍,一生从事药物研究,最终编成《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共五十二卷,全书共190多万字,载有药物1892种,收集医方11096个。

他还绘制精美插图1160幅,分为16部、60类,是中国古典医学集大成者 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英国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称它为“中国古代百科全书”。

明朝药圣李时珍,一生从事药物研究,最终编成《本草纲目》

李时珍被后世尊为“药圣”。李时珍还著有《奇经八脉考》《濒湖脉学》《五脏图论》等医书。

明朝药圣李时珍,一生从事药物研究,最终编成《本草纲目》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