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明朝藥聖李時珍,一生從事藥物研究,最終編成《本草綱目》

作者:螢火張

李時珍(約1518年~1593年),字東璧,晚年自号瀕湖山人,湖廣黃州府蕲州(今湖北省蕲春縣)人,明代著名醫藥學家。

他與“醫聖”萬密齋齊名,著述有《奇經八脈考》《瀕湖脈學》《本草綱目》等。 被後世尊為“藥聖”。

明朝藥聖李時珍,一生從事藥物研究,最終編成《本草綱目》

01、自幼聰慧善對,幫助馬公子喜結連理

1518年7月3日李時珍生于湖北蕲春縣蕲州鎮東一個世醫家庭,父親李言聞是當時名醫,曾任太醫院吏目。

李時珍自幼聰穎善對,還沒上學就跟着父親認熟了好多字。剛入學時,私塾先生望着被樹木環抱的遠山,出了上聯:“遠聲隔林靜。”

明朝藥聖李時珍,一生從事藥物研究,最終編成《本草綱目》

李時珍當時雖然隻有八歲,但見朝霞分外明媚,過往旅客早已登程,便脫口對道:“明霞對客飛。”

明朝藥聖李時珍,一生從事藥物研究,最終編成《本草綱目》

有位藥鋪主人,膝下有一個女兒,聰慧而美貌,為了給女兒選擇一個才華出衆的男子結為伴侶。

明朝藥聖李時珍,一生從事藥物研究,最終編成《本草綱目》

決定用藥名作上聯征婚:“玉葉金花一條根。”許多求婚者望聯興歎。

其中有一位姓馬的青年為人忠厚,隻是略欠文采,他不得不求李時珍幫忙。

明朝藥聖李時珍,一生從事藥物研究,最終編成《本草綱目》

少年李時珍助人為樂,脫口對道:“冬蟲夏草九重皮。”鋪主看後非常高興,随即再出上聯“白頭翁牽牛耕熟地”,限半天對出。

馬公子無奈二求李時珍。李時珍為了成全這樁婚事,稍假思索,用“天仙子相思配紅娘”作下聯。鋪主十分滿意,當即答應訂婚。

明朝藥聖李時珍,一生從事藥物研究,最終編成《本草綱目》

02、幼時嘗試開藥方,初露鋒芒

還在李時珍少年時代,李言聞就常把兩個兒子帶到自己充當診所的道士廟“玄妙觀”中,一面行醫,一面教子讀書。

李時珍耳濡目染,對行醫的知識技能越來越熟,興緻也越來越濃,常常偷空放下八股文章,翻開父親的醫書,讀得津津有味。

明朝藥聖李時珍,一生從事藥物研究,最終編成《本草綱目》

一天,李言聞應病家之邀,帶着長子出診去了,玄妙觀中隻剩下李時珍一人。

這時,來了一位病人暴瀉不止。李時珍告訴他父親要到晚上才能回來。要不先給開個方子試試。

那瀉肚子的病人難受極了,就同意了。李時珍便果斷地開方取藥,打發病人走了。

明朝藥聖李時珍,一生從事藥物研究,最終編成《本草綱目》

李言聞回到家中,發現了小兒子開了藥方,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兒上。

他問李時珍開的什麼藥方,李時珍小聲回答了。李言聞一邊聽,一邊不住地點頭。

明朝藥聖李時珍,一生從事藥物研究,最終編成《本草綱目》

03、随父學醫,醫名日盛,進楚王府做侍醫

李時珍14歲時随父到黃州府應試,中秀才而歸,他并不熱衷于科舉,其後曾三次赴武昌應試,均不第,故決心棄儒學醫,鑽研醫學。

明朝藥聖李時珍,一生從事藥物研究,最終編成《本草綱目》

李氏博學多藝,鄉試失利後,從理學家顧日岩處學過經學。上自經典,下及子史百家,靡不閱覽,對理學有很深造詣。

明朝藥聖李時珍,一生從事藥物研究,最終編成《本草綱目》

李時珍23歲随其父學醫,閱讀醫書醫名日盛。經過刻苦學習和實踐,在三十歲時因治好了富順王朱厚焜兒子的病而醫名大顯。

明朝藥聖李時珍,一生從事藥物研究,最終編成《本草綱目》

1551年,李時珍33歲時,封藩武昌的皇族朱英有一個兒子患了氣厥病,病一發作就兩眼翻白,突然栽倒,人事不知。

明朝藥聖李時珍,一生從事藥物研究,最終編成《本草綱目》

朱英聽說李時珍在蕲州治好富順王孫子疑難病的消息,便去聘請李時珍。

李時珍到王府後,發現這個孩子的抽風,是由于腸胃引起的,于是開了調理腸胃的藥方,沒多久楚王兒子的病就痊愈了。

明朝藥聖李時珍,一生從事藥物研究,最終編成《本草綱目》

楚王非常滿足,也敬重李時珍,于是想留李時珍在府中任“奉祠正”,掌管王府醫藥事務。李時珍要求閱讀王府珍藏的圖書典籍。

楚王府的藏書非常豐富,李時珍在楚王府待了五年,他飽覽了許多醫學典籍,如陶弘景的《名醫别錄》、孫思邈的《千金方》等,增長了知識。

明朝藥聖李時珍,一生從事藥物研究,最終編成《本草綱目》

04、任職太醫院,醫學水準大增

1556年,恰逢朝廷選拔各地名醫,李時珍便被推薦進宮為太醫。

在太醫院李時珍飽覽了皇家珍藏的豐富典籍,包括《本草品彙精要》古醫書籍,見到了罕見的藥材,大長見識。

明朝藥聖李時珍,一生從事藥物研究,最終編成《本草綱目》

李時珍積極地從事藥物研究工作,經常出入于太醫院的藥房及禦藥庫,認真仔細地比較、鑒别各地的藥材,搜集了大量的資料。

與此同時從宮廷中獲得了當時有關民間的大量本草相關資訊,并看到了許多平時難以見到的藥物标本,開闊了眼界,豐富知識,醫學水準大增。

明朝藥聖李時珍,一生從事藥物研究,最終編成《本草綱目》

在宮中的李時珍便向皇帝呈上奏折,表明重修本草書籍的想法,但是不被皇帝采納,加上對名利本無興趣,任職1年後,李時珍便辭官歸鄉。

明朝藥聖李時珍,一生從事藥物研究,最終編成《本草綱目》

05、李時珍千裡拜師

李時珍回到家鄉繼續給鄉鄰看病,一天早上,一個眼圈發黑,嘴唇發白并且還不斷咳血的四川商人,捂着胸口過來看病。

李時珍為他把完脈後,發現他得了絕症,于是匆忙為他開了幾副藥,并催促他回家處理後事。

明朝藥聖李時珍,一生從事藥物研究,最終編成《本草綱目》

一年後,李時珍在蕲州與這個四川商人重逢。商人見到李時珍很高興地主動向他打招呼。

原來他回到四川 ,有一位被稱為“賽華佗”的大夫得知他被宣判隻能活幾天後,決定為他看診。

明朝藥聖李時珍,一生從事藥物研究,最終編成《本草綱目》

經過仔細檢查後,"他讓商人拿出李時珍開的藥方,看完拿起筆,加了兩味藥。

商人按照新的藥方服下藥物,過了幾天,他感覺明顯好轉,一個月後,他基本上康複了。

明朝藥聖李時珍,一生從事藥物研究,最終編成《本草綱目》

李時珍向商人詢問了賽華佗"的住址,立刻動身前往四川,找到了"賽華佗"的居住地。

李時珍上前拜訪,表示自己希望能夠跟随"賽華佗"學習醫術,但他被直接拒之門外。

明朝藥聖李時珍,一生從事藥物研究,最終編成《本草綱目》

盡管李時珍并沒有洩氣,他決定就在附近住下來。每天,李時珍為"賽華佗"打掃藥鋪、磨墨等事。

當"賽華佗"坐診看病時,李時珍就站在他身旁觀察,記錄下他的診斷過程。

明朝藥聖李時珍,一生從事藥物研究,最終編成《本草綱目》

"賽華佗"看到了李時珍的努力和才華,他開始教導李時珍一些醫學知識和技巧,并且分享自己的經驗和見解。

他對疾病的認知和診斷能力在"賽華佗"的指導下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經過數年的學習和實踐,李時珍終于成為了一名出色的大夫。

明朝藥聖李時珍,一生從事藥物研究,最終編成《本草綱目》

06、東璧堂行醫,醫術精湛

李時珍回到自己的家鄉,開辦了一家醫館,取名東璧堂。李時珍開始坐堂行醫,教授生徒。

他為貧民治病,多不取值,随着所看病人越來越多,他的醫術越來越精湛了李時珍,他能将死人救活。

明朝藥聖李時珍,一生從事藥物研究,最終編成《本草綱目》

一天,李時珍和大徒弟王廣和來到湖口,見一群人正擡着棺材送葬,而棺材裡直往外流血。

李時珍趕忙攔住人群,要求開棺給棺材裡的人看病。李時珍反複勸說,終于使主人答應開棺。原來是一個孕婦難處昏過去了,看上去像死人一樣。

明朝藥聖李時珍,一生從事藥物研究,最終編成《本草綱目》

先是進行了一番按摩,然後又在其心窩處紮了一針,不一會兒,就見棺内的婦人輕輕哼了一聲醒了。

明朝藥聖李時珍,一生從事藥物研究,最終編成《本草綱目》

李時珍叫她的家人把她擡回家,李時珍幫她接生,不久之後,這名婦女又順利産下一個兒子,那家人感激不盡。

明朝藥聖李時珍,一生從事藥物研究,最終編成《本草綱目》

李時珍還可以“活人斷其死”的。一天,有家藥店老闆的兒子大吃大喝後,縱身翻越櫃台,請李時珍診脈。

李時珍告訴他,他活不了三個時辰了,叫他趕快回家去。衆人都不信,那個藥店老闆的兒子更是大罵不止。

明朝藥聖李時珍,一生從事藥物研究,最終編成《本草綱目》

果不其然,不到三個時辰,這個人便死掉了。原來是此人吃飯過飽,縱身一跳,腸子斷了,内髒受損。從此李時珍聲明大振,來看病的人絡繹不絕。

明朝藥聖李時珍,一生從事藥物研究,最終編成《本草綱目》

07、到各地采草藥,行醫,向各行各業的人請教

李時珍在數十年行醫以及閱讀古典醫籍的過程中,發現古代本草書中存在着不少錯誤,決心重新編纂一部本草書籍。

明朝藥聖李時珍,一生從事藥物研究,最終編成《本草綱目》

1552年,李時珍着手開始編寫《本草綱目》,在編寫《本草綱目》的過程中,最使李時珍頭痛的就是由于藥名混雜,往往弄不清藥物的形狀和生長的情況。

明朝藥聖李時珍,一生從事藥物研究,最終編成《本草綱目》

過去的本草書,由于有些作者沒有深入實際進行調查研究,而是在書本上抄來抄去,是以越解釋越糊塗,而且沖突百出,使人莫衷一是。

明朝藥聖李時珍,一生從事藥物研究,最終編成《本草綱目》

李時珍決定親自采草藥,搞清楚這些草藥的性能。自1565年起,李時珍腳穿草鞋,身背藥簍,帶着學生和兒子建元,翻山越嶺,訪醫采藥。

明朝藥聖李時珍,一生從事藥物研究,最終編成《本草綱目》

他們的足迹遍及河南、河北、江蘇、安徽、江西、湖北等廣大地區,以及牛首山、攝山、茅山、太和山等大山名川。

明朝藥聖李時珍,一生從事藥物研究,最終編成《本草綱目》

他們走了上萬裡路,他還拜漁人、樵夫、農民、車夫、藥工、捕蛇者為師,弄清了許多疑難問題。

明朝藥聖李時珍,一生從事藥物研究,最終編成《本草綱目》

李時珍一路考察,一路為父老鄉親們治病,有位老婆婆,患習慣性便秘達30年之久,雖多方治療,終不見效。

李時珍運用從民間學來的偏方,以适量的牽牛子配成藥,很快就治好了她的病。

明朝藥聖李時珍,一生從事藥物研究,最終編成《本草綱目》

08、最終編成《本草綱目》,流傳千古

李時珍走遍各地 采草藥,親嘗草藥 記下草藥的形狀和性能特點,積累了豐富的資料。

明朝藥聖李時珍,一生從事藥物研究,最終編成《本草綱目》

他傾聽了千萬人的意見,參閱各種書籍800多種,曆時27年,終于在1578年寫成《本草綱目》初稿。時年61歲。

明朝藥聖李時珍,一生從事藥物研究,最終編成《本草綱目》

以後又經過10年三次修改,前後共計40年。1596年,李時珍逝世後的第三年,《本草綱目》在金陵(今南京)正式刊行。

明朝藥聖李時珍,一生從事藥物研究,最終編成《本草綱目》

《本草綱目》共五十二卷,全書共190多萬字,載有藥物1892種,收集醫方11096個。

他還繪制精美插圖1160幅,分為16部、60類,是中國古典醫學集大成者 被譽為“東方醫藥巨典”,英國著名生物學家達爾文稱它為“中國古代百科全書”。

明朝藥聖李時珍,一生從事藥物研究,最終編成《本草綱目》

李時珍被後世尊為“藥聖”。李時珍還著有《奇經八脈考》《瀕湖脈學》《五髒圖論》等醫書。

明朝藥聖李時珍,一生從事藥物研究,最終編成《本草綱目》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