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既有薛宝钗,又有林黛玉,为何还要写一个近乎完美的薛宝琴呢?

作者:如玉公子

薛宝钗林黛玉是红楼梦中截然不同的两个女子,但也是容貌和才情上最突出的女子。她们也与贾宝玉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一个是木石前缘,一个是金玉良缘。那为何还要写一个近乎完美的薛宝琴呢,而且薛宝琴比薛宝钗还有美貌,她的才华和见识和可以和黛玉媲美。薛宝琴并不是金陵十二钗中的女子,她出现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呢?

对于宝玉的妻子,贾母曾经中意的人选是湘云,但从黛玉进府以后,贾母心目中的人就一直是黛玉了。可是王夫人心目中的儿媳妇却是薛宝钗。为此,贾母和王夫人之间没少进行明争暗斗,就连宫中的元春都插手此事了。不料后来却出现了一个比薛宝钗和林黛玉都完美的薛宝钗,这时的状况就很微妙了。

薛宝琴一来贾府,贾母就逼着王夫人认了为干女儿,还留宝琴住在自己身边,亲自照顾宝琴,这份待遇和当初对黛玉一样,而且贾母还打听宝琴的生辰八字。这看上去分明就是贾母看中了薛宝琴,想求娶她为宝玉的妻子。但实际真是这样吗,当然不是。

既有薛宝钗,又有林黛玉,为何还要写一个近乎完美的薛宝琴呢?

1、贾母这样大张旗鼓的对薛宝琴好,不过是利用薛宝琴拒绝"金玉良缘"。

王夫人没有见识,支持金玉良缘,但贾母却看得清楚。自从薛宝钗的父亲去世后,薛家迅速衰落,早已无往日的盛兴。薛家的长子薛蟠却是个"呆霸王",是个不学无术的败家子,根本无法承担起重振薛家的重任。

为了薛家的前途,薛宝钗也想效仿贾元春进宫待选,想通过入宫的方法为薛家赢得名声和利益。但不料宝钗连宫选的门槛都没有跨过,宫中怎么会选一个商户出身的女儿,而且她还有个罪犯亲哥呢?她落选是意料中的事。

因此,薛家只好改变计划,半路就投奔荣国府而去。到贾府的目的便是为宝钗实施"金玉良缘"的计划,让宝钗嫁给宝玉,为薛家找到靠山。薛家打的算盘,贾母看得一清二楚,她一再的敲打薛家,无奈薛家装聋作哑,就是不走。

宝琴的出现,正好让贾母找到了拒绝"金玉良缘"的借口,贾母通过询问宝琴生辰八字,旁敲侧击的告诉薛家不要再打"金玉良缘"的主意。薛宝钗在贾府住了那么久,贾母全无动静,宝琴一来贾母就有求婚的意向,这不是明着打宝钗的脸吗,但凡薛家还要一点脸面都不该再赖着了。

当然贾母并不是真的求婚,问宝钗的生辰就是个幌子而已,因为宝琴早已许配给翰林梅家了。宝琴是宝钗恶妹妹都早已定亲,如今是上京来完婚的,而宝钗作为姐姐婚事却无一点音讯,宝钗也很没脸吧。

既有薛宝钗,又有林黛玉,为何还要写一个近乎完美的薛宝琴呢?

2、薛宝琴的出现不但成为了贾母的挡箭牌,还通过她暴露了薛宝钗的缺点。

宝钗十三岁进的贾府,她年纪比黛玉大,她做事左右逢源,世故圆滑,府里的下人们都觉得她是个容貌美丽、品格大方、随分从时的完美女子,都说黛玉不及她。

真的是这样吗,薛宝琴一出场,薛宝钗打造的人设的表象就被打破了。

探春说:"连她姐姐(薛宝钗)并这些人总不及她”,一句话把宝钗比下去了。贾母对宝琴更是极为疼爱,这份疼爱甚至超过了对宝玉和黛玉,但宝玉和黛玉倒没说什么。宝钗却推着宝琴说:"你也不知哪里来的这点福气……我就不信,我哪些儿不如你。"她的语气中带着显而易见的嫉妒和醋意,她不是最大方得体的吗,怎么在自己的妹妹面前都吃醋呢?

可见她原来的完美形象不过是装出来的,没有人威胁到她时,她可以堂而皇之的给人讲道理,表现得大方不计较,整一个懂事的形象。可是一旦金玉良缘受到威胁,她的心态就不一样的,她的完美姿态瞬间就塌房了。

既有薛宝钗,又有林黛玉,为何还要写一个近乎完美的薛宝琴呢?

3、薛宝琴的出场,更能衬托出黛玉的优秀。

黛玉进贾府时只有六岁,而宝钗进贾府时却已是十三的大姑娘。两人年龄的差距,导致她们无论在容貌和心智都不一样。府里那些下人,不分实情就说黛玉小气,不如宝钗的大方懂事,实在是有失公允。

等到黛玉长大到十三、四岁时,她的美貌完全不会输给薛宝钗。何况黛玉还是侯门千金的尊贵身份,从小就开始读书学习,她的才情更是在一群女子之中鹤立鸡群。

一开始黛玉也许有些孤高自许、目无下尘,但随着她的长大,她的性情也慢慢的养成,看潇湘馆的平和,看她对丫头和婆子们的态度,可知她比宝钗更完美。

宝琴来了,贾母对她疼爱有加,湘云还以为黛玉会吃醋,不料黛玉对宝琴并无任何嫌隙。她直赶着宝琴叫妹妹并不提名道姓,真似亲姊妹一般。“宝琴又见黛玉是个出类拔萃的,便更与黛玉亲敬异常”。

宝琴因为常年随父亲外出周游,见多识广,又读书写字,文采方面也极为优秀,所以她的见识和眼界也比普通女子高。借宝琴的眼光来看黛玉,更突出黛玉的出类拔萃。可知此时的黛玉已经成长为真正完美的女子,宝钗的完美是打造出来的人设,黛玉的完美却是如假包换的。

既有薛宝钗,又有林黛玉,为何还要写一个近乎完美的薛宝琴呢?

以上这些便是薛宝琴的出场的目的和意义。作者明面上写宝琴比宝钗更美、比黛玉更优秀,实际上正是为了点出黛玉的美丽和才情,同时也给了贾母拒绝金玉良缘的时机。

宝琴的出现,也将宝钗的真面目展示了出来,作者高才,没说她一句不好,却通过这样的方式让人看清了她。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