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卖手机壁纸轻松月入10万?商家回应

作者:上观新闻
卖手机壁纸轻松月入10万?商家回应

手机壁纸火了,怎么火的?微博热搜里有很多描述:“卖壁纸月入10万”“可使用AI制作”“商业价值不可小觑”……这些句子拼在一起,组成了传说中的“致富密码”。

这门生意看似本小利大。以某网络平台为例,单张壁纸定价一般在2至10元左右,销量最高的一款近5000单,“随便就是几千的利润。”一篇教程中如是写道。

据行业类自媒体“Tech星球”称,一家仅3人的壁纸工作室月收入能达到12万,平均每人每月4万。对比看,上海、北京、深圳三市的薪酬中位数为1万,互联网行业的最新平均薪资约4万。

过去3天,“卖壁纸轻松月入10万”在微博上保持着高热度,总阅读量已达1.2亿,有网友留言“求私教程”。这样的描述令不少人心动,一些企业已经早早下场。各大手机厂商诸如华为、VIVO、OPPO、小米,正在推动手机壁纸走向付费。

但是教程没讲完的故事是,这门生意看起来很好做,实则并不容易赚到钱。多名手机壁纸博主告诉红星新闻记者,无论是售卖壁纸,还是以“免费送壁纸”的噱头引流赚取广告收益,能月入10万的少之又少,隐形的沉没成本也不低。“可能大家只看见狼吃肉,没看见狼挨打。”

此外,由此衍生的版权问题、为“三无”产品引流,也是这门小生意需解的“结”。

AI制作壁纸“简单粗暴”?

商家:除了用好AI还需好内容

在手机壁纸这门生意里,AI是不可忽视的工具。据此前媒体报道,AI“以图生图”的功能往往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颇受商家青睐。

在某网络平台售卖手机壁纸的商家小雪告诉红星新闻记者,相较于传统的PS、Sai等专业绘图软件,AI操作门槛更低,速度也更快。“输入关键词,或者将一些热门图片作为AI的参考,很快就能生成图片,几十上百张都有。”Midjourney、Playground AI以及百度的文心一言,都是业内声名较佳的AI绘画软件。

卖手机壁纸轻松月入10万?商家回应

某平台博主发布的“AI绘画排行榜”网络截图

这类手机壁纸的售价多数在单张1-5元不等,若要进一步定制个性化元素,价格要更高。在快手直播间,就有不少主播利用AI工具创作专属姓氏壁纸,单张价格在10元左右。

输入指令-生成图片,看起来,AI制作壁纸的流程颇为“简单粗暴”。但这不并不意味着可以随时做出一张精美的壁纸。多名手机壁纸商家强调,用好AI的门槛并不低。

“比如用Midjourney绘图,它生成很快,但质量随机,需要创作者掌握大量的‘咒语’(关键词),反复编排、调整。不是随便给几条指令,就能出现令人满意的结果。”一名网络平台的商家说,勤快点的创作者可以每天生成成百上千张图片,好看的图片就可以试着摆上货架。

另一名以原创设计为主的商家也提到,AI需要磨合过程。“没有设计经验的普通人可能用不好AI,劣质图片会占绝大多数。而且就算有了工具,审美和思维体系也比较难学。如果要画成套的图片,用AI是比较难创作的。”

与AI磨合只是第一步。即便生成了精美的图片,能否被用户看到也是未知数。“卖的不仅是壁纸,还是内容。”小雪说,“我们的推广文案需要结合当下的最新热点,比如‘亲爱的宛瑜’、热播剧的台词,还要选对标签。”

她有些苦恼平台的流量机制。“同样的操作方式,有的帖子浏览量有几十万,有的只有几百。”

为壁纸赋予价值成了商家们竞争的主战场。在诸多壁纸推广文案中,“招桃花”“吸引力法则显化”“改变气运”等描述不在少数,甚至有商家据此推出定制服务。“购买时提供姓名及愿望,每拍一份限一个愿望。”一名商家介绍。在其店铺,这款声称“愿力注入”的壁纸售价标价25元。

手机壁纸生意的另一面:

有人经营近1年成交不到10单

将壁纸作为虚拟商品摆上货架,并非这门小生意的唯一模式。更常见的方式是,以“免费送壁纸”的噱头吸引用户跳转至第三方平台,要下载原图,用户需观看广告,或者在该平台注册会员。“说白了就是引流,(用户)看一次我们就能赚一次广告费或者提成。”将此作为副业的华华说。

通常而言,这类博主会在各类社交平台发布大量的壁纸视频、壁纸帖子。壁纸从哪来?“主要是在各个平台找已授权的图片,尽量不找画手图。”华华称,可以理解为他们就是图片的搬运工。

与原创壁纸相比,这类模式的竞争要更加激烈。“几乎没有门槛,只要会搜索就行。但你能找到的壁纸别人也能找到,纯发壁纸视频是不行的,文案也要深思。”华华说。他与小雪面临着相似的苦恼,“流量不稳定,几十万浏览量的也有,几十个浏览量的也有。”

当谈及收益,无论是原创壁纸卖家,或是华华这样的“壁纸搬运工”,观点都是一致的:能靠这门小生意“月入十万”的,只能是少数中的少数。

“如果一张壁纸能卖出成千上万单,那这确实是一本万利的生意,几乎都是纯利润。但这种案例是小概率。”小雪说。她曾与小红书多个壁纸商家讨论过,“有些商家的粉丝量不少,几万、十几万都有,粉丝中也是年轻人居多,但壁纸商品销量都不算可观。”最终他们得出的结论是:为手机壁纸付费还不是当下的主流。

她以自己的商铺举例。“积累到现在也有了差不多5万的粉丝量,上架了大概有百来款壁纸,但能开单的只有10款左右,平均销量也是十几单,好一点有上百单,总利润就几千元。”

前述以原创设计为主的商家也告诉记者,她的店铺经营了近1年,但粉丝数只不到500,成交次数还不到10单。“月入10万的例子我相信有,但不多。大家可能只看到狼吃肉,没看到更多狼是挨打的。”

靠搬运壁纸引流的华华,收益要更少一些。“刚入门的时候我看了很多教程,说每天花15分钟就能收益50-100元,月入3000元,但这难度很高。”他自认自己还算勤快,也做出了几十万流量的爆款视频,但现实的情况是,半年下来,他在这方面的总收益不足700元。

像华华这样的例子并不是少数。在豆瓣小组“副业失败的一天”,有多个网友发帖表示“沉没成本太高”。“花了很多时间精力去运营,一个月只有3块钱的收益。”一名网友说。

盗图、侵权、为“三无”产品引流

手机壁纸生意待解的“结”

在多名受访者看来,手机壁纸这门小生意并不完全是热搜描述的那样“多金”,也并不轻松。从当下看,这片市场仍有诸多乱象待解。

版权是首要问题。“即便在帖子里注明了禁止二改商用,加了水印,也可能会被盗图。” 前述以原创设计为主的商家表示,“有些手机壳商家甚至会在没有获得我们授权的情况下,直接拿走壁纸做素材库。”

为引流而生的壁纸视频也是侵权的高发地。红星新闻记者在网上找到了一份“手机壁纸项目教程”,内文直接写明:找对标的账号盗图即可。“一个账号不要盗太多,一个作品3到5张就行,最好用去水印下载出来,不会的也可以直接截图。”该教程如此提示。

“这种更像是盗图,侵权的可能性比较高。”华华说。相较之下,他更愿意花精力去各大平台检索已授权的图片,并向对方承诺不会商用。不过,通过制作壁纸视频为第三方平台引流、进而赚取广告费,这种行为是否可以还认定为“非商用”?对于这一问题,华华犹豫了一下说,“我也不确定。”

此外,在这一商业模式里,被引流的那一方所售卖的商品/服务是否正当,也值得商榷。一名网友发帖表示,她曾发过壁纸视频为第三方引流,之后她发现,第三方平台所售的是一款“三无产品”。

不可否认,这门突然声名鹊起的小生意,在成为潮流消费的主流之前,仍有不小的挑战需要克服。近日,针对其间的侵权现象,多名律师给出了建议。

广东美利天律师事务所律师钱洪亮表示,华华这类情况实际仍是用于商业用途。按照《著作权法》,概括讲,除了公益用途之外,其他一律视为商用,也就是需要经著作权人许可或支付相应的报酬。“在没有取得对方同意的情况下是侵权的,需要进行赔偿。”

浙江金道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余梦梦在采访中强调,现行著作权法加大了对侵犯著作权行为的惩罚和追责力度,明确对于侵权行为情节严重的,可适用惩罚性赔偿。

“有些创作者认为,经过举报投诉对方已经下架了视频,创作者没有什么损失,不需要去法院起诉。这种想法是片面的。根据法律规定,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标准不仅包括侵权人给权利人造成的经济损失,更包括侵权人因侵权行为获得的全部收益。”余梦梦进一步表示,根据《著作权法》第四十九条,为制止侵权行为支出的合理费用,包括律师费在内,最终都可由败诉方承担。“基于此,我们还是建议创作者采取诉讼维权手段。”

余梦梦建议,为高效诉讼维权,创作者可通过加水印、标出处的方式证明自己是原创者,用“时间戳”为自己确权,还要注意保存对方抄袭证据。此外,其提醒,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的相关规定,短视频平台知道或应当知道侵权行为存在,应承担连带责任。

“权利人可根据具体情况,单独起诉网站、侵权人或把二者同时告上法庭。实践中,也常常采取先诉平台,获取到具体侵权人的信息后追加被告,以此达到诉讼目的。”

(应受访者要求,小雪、华华均为化名)

栏目主编:秦红 文字编辑:杨蓉 题图来源:上观题图 图片编辑:朱瓅

来源:作者:红星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