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陈宁:情系湟中 躬耕教耘

作者:龙虎网

龙虎网讯(通讯员 李长云 李娜 马苡熙 周鹏 记者 周宇星)冰心曾言:“爱在左,情在右,走在生命之路的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这犹如教师知识育人的诗意写照。从南京栖霞区到西宁湟中区支教的陈宁就是这样一位亦师亦友伴花开的老师,她为了曾经的支教梦想,从富庶的东南来到辽阔的西北,投身到偏远地区的教育事业中,为这里的孩子们带去新的色彩。

陈宁:情系湟中 躬耕教耘

2023年8月,陈宁来到西宁,成为湟中区第一中学的一名支教老师,担任学校七年级语文教学任务。课堂上,陈宁微笑着与学生们交流,讲课风格独特而富有魅力。由于这里的高海拔低氧环境,陈宁讲课进行到一半时,时常会感到胸闷气喘,她就通过调整呼吸和喝水进行缓解,但这一点儿也不影响课堂活跃的氛围,孩子们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获得知识。

陈宁:情系湟中 躬耕教耘

在支教的这四个月里,她深刻感受到了东西部教育的差距。为了丰富孩子们的阅读量,开阔大家的视野,陈宁带领学生专门开设课外阅读课,让他们的课余时光浸染在缕缕书香中。陈宁深知三尺讲台虽不宽,却紧连着孩子们广阔的思想;一块黑板虽不大,却播撒着无数希望的种子。“我希望孩子们能够打开眼界,有走出去的欲望,不想让他们安于现状,也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为这里的孩子们带来一些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课后,陈宁还会嘱咐孩子们多出去运动,甚至还会给孩子们贴心送去礼物,一个棒棒糖、一个小发卡,孩子们兴奋地接收礼物后,还会互相分享,感受彼此的快乐。“我觉得陈老师是一位知识渊博的人,她不仅会给我们讲课内的内容,还会讲课外的内容,比如《山海经》《西游记》等,而且陈老师还是一位性格温柔的人,我非常喜欢陈老师。”湟中区第一中学七年级三班的李晓煜同学微笑着说。

跨越2000多公里,无论是气候还是生活习惯都发生了很大改变,但陈宁并不觉得辛苦,她说:“这里的孩子会提醒我穿秋裤”,就这样简简单单的关心,让远在他乡的陈宁感受到来自家人一样的关心。

在一句句叮嘱和一声声关怀中,师生的关系被慢慢拉近,陈宁和学生亦师亦友,共同分享学习生活的点滴。中秋节期间孩子们带来自家制作的青海月饼让她品尝,她和孩子们还相约这个寒假相互记录当地的社火民俗。

陈宁:情系湟中 躬耕教耘

陈宁的笑容温暖而真诚,无论是鼓励学生还是与同事交流,她总是带着那标志性的微笑,让人感到舒适和信任。在与其他教师相互学习、分享教学资源的同时,她还积极参加校外公开课,并获得优异成果。在这个过程中,陈宁不仅丰富了教学手段,也拓宽了教学思路。

生活和工作,如同鱼与熊掌,二者往往难以兼得。尽管陈宁做了自己一直想做的事情,但心中未免还有一些遗憾,“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我也逐渐适应了这里的环境,唯一心中有这样一点小遗憾,2023年我儿子参加高考,他9月开学去上大学我没有送他。”而这种擦肩而过的瞬间也成为她难以忘怀的遗憾。

陈宁:情系湟中 躬耕教耘

在未来教育教学的旅途中,像陈宁一样的教育工作者们,将继续怀揣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未来的憧憬,踏上支教之路,奔赴远方,无问西东,用爱心浇灌成长,用知识托举希望,春风化雨,启智润心。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