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孩子都不吃糖了,怎么还长龋齿?也要谨防隐形糖的摄入

作者:中医口腔科谢医生

有一天,在诊所里,一位焦虑的母亲带着她七岁的孩子来找我。她的孩子牙齿上出现了几个黑点,牙医确认是龋齿。她不解地问我:“医生,我从不让他吃糖果和甜食,他怎么还会得龋齿?”这个问题不仅困扰着她,也是许多家长面临的普遍困惑。我们常常认为,只要避免糖果和显性的甜食,孩子的牙齿就能安然无恙。但实际情况远比这复杂得多。

孩子都不吃糖了,怎么还长龋齿?也要谨防隐形糖的摄入

龋齿成因:不只是糖的问题

当我们谈论孩子的龋齿,大多数人自然而然地将原因归咎于糖分摄入。然而,龋齿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种因素。

细菌与酸性环境:龋齿的主谋

细菌作用:口腔中的细菌是龋齿形成的关键因素。这些细菌通过分解食物残渣中的碳水化合物(不仅仅是糖分)产生酸性物质。

酸性环境:这些酸性物质会逐渐侵蚀牙齿表面的珐琅质,形成蚀洞,即龋齿。长时间的酸性环境对牙齿的健康构成威胁。

营养与生活习惯:影响因素多

营养不均衡:缺乏足够的矿物质和维生素,尤其是钙和维生素D,会减弱牙齿对酸性物质的抵抗力。

生活习惯:不良的饮食习惯,如频繁进食高碳水化合物食物,以及不正确的刷牙方法,都会增加龋齿的风险。

孩子都不吃糖了,怎么还长龋齿?也要谨防隐形糖的摄入

口腔卫生:重要但常被忽视

清洁不彻底:即使不吃糖,如果不注意及时清洁口腔,食物残渣仍然会成为细菌滋生的温床。

定期检查的缺失:定期的口腔检查能够及早发现和处理潜在的口腔问题,减少龋齿的风险。

隐形糖的偷袭:日常食物中的隐藏威胁

1. 加工食品中的糖

许多加工食品,即使看似不甜,也含有添加糖。例如,一些常见的儿童早餐麦片、调味酸奶、果汁饮料,甚至是番茄酱,都可能含有高量的添加糖。这些食品的包装上往往标有“无添加糖”或“低糖”等字样,但实际上却通过蔗糖、果糖浆、玉米糖浆等形式添加了糖分。

2. 隐形糖的识别

要识别食品中的隐形糖,家长需要学会阅读食品标签。除了直接标注为“糖”的成分外,糖在食品标签上可能以多种名称出现,如葡萄糖、果糖、麦芽糖、糖浆等。即使某些食品宣称为健康食品,也可能含有这些隐形糖分。

3. 自然糖与添加糖

区分自然糖和添加糖是关键。自然糖主要存在于水果和部分蔬菜中,与添加糖相比,对孩子的健康影响较小。而添加糖,则是在食品加工过程中添加的糖分,这部分糖分才是我们需要警惕的重点。

孩子都不吃糖了,怎么还长龋齿?也要谨防隐形糖的摄入

4. 学习健康替代

为了减少孩子的糖分摄入,家长可以选择更健康的替代品。例如,用新鲜水果代替含糖的水果罐头,或者选择不添加糖分的饮品和零食。家庭自制食品也是一个好选择,因为这样可以完全控制食品中的糖分含量。

“隐形糖”大揭秘:保护孩子牙齿的秘诀

识别隐形糖的策略

学会阅读食品标签:细致查看食品标签是识别加工食品中隐形糖的第一步。需要注意的不仅是“糖”这个词,还有葡萄糖、果糖、糖浆、蜂蜜等多种形式的糖。

了解隐形糖的常见来源:一些看似健康的食品,如果汁、低脂酸奶、调味酱,甚至是一些“无糖”标签的食品,实际上可能含有高量的糖分。

教育孩子关于健康饮食:与孩子交流什么是健康的食物选择,帮助他们理解食品标签,从小培养他们的健康饮食习惯。

孩子都不吃糖了,怎么还长龋齿?也要谨防隐形糖的摄入

避免隐形糖的实用方法

选择整食:鼓励摄入未经加工或最少加工的食品,如新鲜的水果和蔬菜,而非加工过的果汁或罐头。

制定健康的家庭饮食计划:在家庭饮食中减少加工食品的比例,采用自制低糖或无糖的食物替代品。

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在家庭中建立定期进餐的习惯,避免零食时间过多,特别是含糖零食的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