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人无阴德,必惹灾殃”:别做这些傻事,容易折损阴德。

作者:卖火柴的小难孩儿
“人无阴德,必惹灾殃”:别做这些傻事,容易折损阴德。

《淮南子·人间训》:“有阴德者必有阳报,有阴行者必有昭名。”

大致意思是,有美好德行的人,必然会有天之善报。那些暗中行善事的人,老天会给他美好的名声。

阴德,就是一个人暗中的德行。何谓暗中的德行?人前满口仁义道德,人后满肚子男盗女娼,这并非暗中的德行,而是虚伪的言行。

反之,人前有一定的原则,人后也坚持自己的良心,从来不会掩耳盗铃、虚伪不堪,这才是有阴德(暗中的德行)之人。

对于阴德,孔子有言,德不配位,必惹灾殃。一个人的阴德,如果跟他所拥有的一切不匹配,那他就会招惹来巨大的灾祸。

平时,尽量不要做这几件傻事,不然,容易折损阴德。

“人无阴德,必惹灾殃”:别做这些傻事,容易折损阴德。

01

仗势欺人之事,尽量不要做。

《破窑赋》中有言:时势不可尽倚,贫穷不可尽欺,世事翻来覆去,须当周而复始。

再有钱有势,遇到时机,也不要完全倚靠。别人再贫穷,也不能欺负别人。人间之事翻来覆去,一会一个样,谁也说不准。

韩信年少之时,性格内向、木讷,说话也不够流畅,所以韩信被村里面的恶霸欺负。恶霸认为,你小子一辈子都是烂泥,只配钻我的裤裆。

遭受胯下之辱的韩信,时来运转,被刘邦和萧何赏识,很快就做到了汉军的最高指挥官。多年后,韩信消灭项羽,衣锦还乡,完全把当年的恶霸吓傻了。

幸好韩信不计较,放过了那恶霸,不然他有十条命都不够死。这就应了一句话,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

有钱有势,也不能仗势欺人。未来,强弱一更替,也许处境就反过来了,没有人会强大一辈子,也没有人会弱小一辈子。

“人无阴德,必惹灾殃”:别做这些傻事,容易折损阴德。

02

对不起良心之事,尽量不要做。

人生天地之间,不能辜负苍天,不能辜负大地,也不能辜负自己的良心。

在这年头,只要我们一谈到“良心”,就肯定会被人耻笑,甚至不少人还讽刺,良心值多少钱呢,良心有黄金值钱吗?

看得见的钱财、黄金,未必是最重要的,因为它们并非永远属于我们。当我们走到生命的尽头,这些钱财、黄金,都显得毫无意义,因为谁都带不走。

相反,看不见的良心,才是最重要的,因为它们永远跟随我们,如影随形。哪怕我们走到生命的尽头,良心也会相伴,从来不会远离。

那些没有良心的人,暂时赚了很多钱,也有钱有势。随着他们逐渐老去,到了一定的年纪,受到良心谴责的他们,只会疑神疑鬼。

这就是所谓的“平生做了亏心事,半夜就怕鬼敲门。”对得起良心,啥都不怕。对不起良心,风吹草动都让人心惊胆战。活着,可以没钱,可以落魄,但不能失去良心。

“人无阴德,必惹灾殃”:别做这些傻事,容易折损阴德。

03

欲望滔天之事,尽量不要做。

适度的欲望,可以让人健康、积极地成长。比如,你这个月赚了6000元,下个月争取赚6100元,这是适度的欲望和追求。

过度的欲望,只会让人走了极端,愈发魔怔,心理扭曲。比如,你这个月赚了6000元,就羡慕别人这个月赚了6万元,那你就会怨天尤人。

欲望滔天、怨天尤人,这就是“逆天而行”。试想,老天认为你赚6000元活得最安全,谁知道你追求6万元,岂不是心比天高,命比纸薄了吗?

聪明人,会认清楚自己,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有多大的头,就戴多大的帽子,从来都不会放纵自己的欲望。

能月入六千,就过六千元的生活。能月入一万,就过一万元的生活。找到自己的定位,不贪不求不偏执,才算真的活透。

控制欲望,不是因为毫无大志,而是因为天意平衡。任何不求平衡的人,都不会有好下场。

“人无阴德,必惹灾殃”:别做这些傻事,容易折损阴德。

04

损人害己之事,尽量不要做。

有一位国学大师说过,任何的损人,都不可能利己,最终只会害己。

三国时期的司马昭,当街杀了曹魏的皇帝,开了一个很不好的头。而在司马昭看来,自己想杀谁就杀谁,不用跟任何人解释。

一百多年过去了,东晋的司马家逐渐走到了尽头。当年司马昭如何杀曹氏一族,东晋的刘裕就如何杀司马氏一族。历史就是一个轮回。

损人,看似不会伤害到自己。不过,这都是暂时的情况,未来的情况,又有谁能说得准呢?要知道,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

在损人的时候,也要考虑到自己或者子孙后代,有一天也会被人算计。这就是所谓的“冤冤相报何时了”。

人在江湖,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既不要损人,也不要被人损。

(图片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