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973年,中国进口50台英国航空发动机,发现粗制滥造,结局如何?

作者:证曰文史

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点击一下右上角的“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 来源/证曰文史
  • 作者/证曰文史

众所周知,世界上世界有三大航空发动机生产商,他们分别是美国通用、英国罗尔斯·罗伊斯和美国普拉特·惠特尼。而这三家之中,又以罗尔斯·罗伊斯为翘楚。但是这样的“空中霸主”居然在1973年,出口中国的50台发动机粗制滥造,个中缘故,请待揭晓。

历史沿革

罗尔斯·罗伊斯(Rolls-Royce)这个名字可能对国人而言比较陌生,但是他的另一种译法就耳熟能详了,那就是劳斯莱斯。

1973年,中国进口50台英国航空发动机,发现粗制滥造,结局如何?

这个公司有多厉害,咱们提个事就可以知道,当今现代,不管是什么行业都知道反垄断,几乎每个行业都有配套的反垄断措施,但是在航空的诸多领域,罗尔斯·罗伊斯就是垄断。而且还是寡头垄断。

寡头就是掌握着庞大的金融资本,并在实际上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政权的大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为什么一个发动机制造企业会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呢?

1973年,中国进口50台英国航空发动机,发现粗制滥造,结局如何?

咱们举一个例子就知道罗尔斯·罗伊斯在英国经济领域是什么样的地位了。2020年,因为社会方面原因加上强行脱欧,英国国内收入下降将近10%,而罗尔斯·罗伊斯堪称风雨不动安如山,在全行业不景气的情况下甚至先是拿出一大笔做社会救助,后发行了20亿股票。

这就有一个疑惑,为什么这家公司这么厉害?首先一点,人家把上下游产业都聚拢,真正做到开源节流,罗尔斯·罗伊斯还有一个身份就是能源开发和研究公司。相信所有人都听过一句话叫当今世界能源就是命脉,而罗尔斯·罗伊斯就是把命脉抓在自己手里。

第二点,罗尔斯·罗伊斯也知道背靠大树好乘凉,对于政府的合作邀约,罗尔斯·罗伊斯从来都是来者不拒。在英国政府的要求下,罗尔斯·罗伊斯承包了二战时期同盟国绝大部分战斗机的发动机研发项目。

1973年,中国进口50台英国航空发动机,发现粗制滥造,结局如何?

而英国皇家海军的潜艇发动机一直以来,都是罗尔斯·罗伊斯提供;在罗尔斯·罗伊斯公司陷入困难时,英国政府也愿意及时参股,拉他们一把,两者真可谓是水乳交融的感情。

第三,长期保持研发活力是罗尔斯·罗伊斯有今天成就的保障。自罗尔斯·罗伊斯公司创立以来,这个公司在航天科技更新的领域一直保持着敏感,永远在做技术方面的领头羊。甚至一度推动着整个行业的生产力发展。

1973年,中国进口50台英国航空发动机,发现粗制滥造,结局如何?

结缘中国

1971年12月26日,周恩来总理在航空产品质量座谈会上指出:“航空工业就是有心脏病,要好好治一治这个心脏病。”

周总理说的心脏病就是发动机问题。当时,受限于生产力水平,大陆的航空发动机普遍存在推力小、油耗高、可维护性低、使用寿命短的问题。

1972年5月19日和5月23日,周总理、叶剑英副主席两次听取外贸部和接待小组汇报。最终决定购买“斯贝”发动机专利。

1973年,中国进口50台英国航空发动机,发现粗制滥造,结局如何?

其实在此之前,大陆北京航空学院就曾花费大价钱购买试验设备、安排多次实习实验,试图攻克“斯贝”发动机的技术壁垒,可惜受制于当时的科技水平和生产力,多次的攻坚实验都以失败告终。

而要从罗尔斯·罗伊斯的手里获得这种技术的难度实在巨大,不仅要花费巨额的费用,还要面对英方的各种限制。毕竟前文曾提到,罗尔斯·罗伊斯和英国政府是高度绑定的,这次购进行为就是从另一个政权手里求学。

即使引进了发动机,还要进行测绘仿制、国产化、改进型态等一系列工程,要数十年、千百万人的参与才能把这个技术真正的变成大陆的技术。因此1973年2月起半年内,中英双方进行了五轮关于价格、数量、技术服务、考核条件方面的谈判。

由于那个时代,大陆外交工作受到巨大限制,加上英国当时属于北约组织,而北约出于意识形态原因,不愿意放弃对中国的技术控制。以至于两方都有很强的政治桎梏。在此情况下,这场谈判的难度变得十分激烈,台前台后都有无数仁人志士呕心沥血。

1973年,中国进口50台英国航空发动机,发现粗制滥造,结局如何?

终于在1973年年底的第六次谈判中,双方达成了协议。中方以7679万英镑的价格购买了英国50台实验所用的发动机和100台装机飞行的发动机。并且协议,英方需要组织培训、派遣专家帮助大陆解决问题、掌握技术。

中国派出200多名工程师到英国进行培训,同时英国也派遣科学家到中国来辅助掌握技术。

粗制滥造

发动机的质检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不是像民间买交通工具一样,拉出去试跑两圈就行。也不是敲敲打打就能确定其可使用性的。需要配备相应的试车台,但是遗憾的是,当时的中国还未能生产出相配套的试车台。

出于对质量的担心,中方提出要求,让英国从50台实验用的发动机中抽检几台,在英国进行再分解、再装配、再试车。必须被中方的质检员认可后才能交付。

1973年,中国进口50台英国航空发动机,发现粗制滥造,结局如何?

要知道拆卸一个整装的发动机并一个个零件去检查的工作量是巨大的,而且作为航空领域的尖端,罗尔斯·罗伊斯公司的销售经理对自己品牌的质量保持着高度自信,于是对中方的要求执意不允许。

最终中方提出了英国在介绍产品时旧曾许诺过会对头批产品保障抽检要求。于是中方立刻与英方签订了80万英镑的质检合同,并于次年一月派遣一支由20位专家组成的抽检团队奔赴英国。

结局不出中方代表所料,这一次抽检的两个发动机简直是漏洞百出,使得英方赔付了远超80万英镑的代价,并且在观摩中,中方又学习到很多关于发动机方面的技术,为大陆攻克欧美国家在航空领域的技术壁垒提供了条件。

1973年,中国进口50台英国航空发动机,发现粗制滥造,结局如何?

如今,罗尔斯·罗伊斯在中国已经建立了生产基地并配套了完整的生产线,在各方面都有合作,大陆的航空事业在无数人的努力下蓬勃发展,这一切都和1973年那场购进计划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参考资料

更多故事等着发动机造出来 中华青年报 2018(12)

最后,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文章由“证曰文史”原创首发,已开通全网维权,未经允许,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进行转载、搬运,侵权必究!

#来点儿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