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说起辽宁号,可能很多人都会想起它的前身“瓦良格号”航母。
它是当时大陆的第一艘购买的航空母舰。
而“瓦良格号”航母当时能够为大陆所用,其实这中间也经历了众多的困难和阻碍。
从购买到运输在到研究,中国人没少克服众多的难题。
光是在购买引进的这一个环节中,中国都耗费了好几年的时间。
而在这交涉的过程中,身为商人的徐增平可以说算是倾尽了自己的所有,只为能促进这次交易。
那么当初徐增平为何宁愿背负着快要破产的压力,也要购买航母呢?
乌克兰出售“瓦良格号”
大家都知道,航母的存在其实也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
现在各个国家也都一直将航母的发展看的尤为重要。
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时候。
哪个国家能拥有航母,可以说他们在国际上的话语权便会更多一点,自身也更有底气一点。
这一点从美国当时的霸权其实就能看出。
而“瓦良格号”号航母开始建造的时候,苏联还并未解体。
如果建造成功的话,那苏联当时的军事实力将会更进一步。
但遗憾的是,最后苏联还是因为种种原因宣布解体。
而“瓦良格号”航母则在“财产分割”中划分给了乌克兰。
可因为是刚刚解体,所以乌克兰并未有经济实力来支撑“瓦良格号”号航母后续的建造。
最后只能选择以售卖的方式,处理还未完成的“瓦良格号”号航母。
而中国当时自然不是他们的首选,他们最先想到的便是卖给俄罗斯。
但最后两方并未促成那次交易,因为条件没谈拢所以未能成功。
乌克兰便只能将目标转移其他国家的身上,可对此他们又列出了另一个苛刻要求。
那便是有关“瓦良格号”航母的买家,不能是由国家出面,必须是个人名义前来购买。
要知道,像航母这种大国重器,怎么说也要上千万的资金才能促成交易。
但在当时,能由个人拿出的上千万的财产绝非是一个小数目。
很多人即便是知道了这样的消息,能有想买下的冲动,也可能没这个实力。
只能是在一旁默默的看着究竟是谁能有此魄力。
而那个人就是香港富豪徐增平。
身为军人,挺身而出
徐增平,山东人,是个在中国香港打拼的商人。
最开始的生意是主要投身在投资地皮和房屋上。
在选择地段上,可以说是独具前瞻性,每次购入最后都拿到了不少的回报。
而他能发家致富的原因也是由此而来。
在做生意方面上很是上手,敢闯敢干。
即便创业初期需要背负银行贷款的时候,他也没有选择放弃。
再加上当时中国香港有关此行业发展正处于是上升阶段,徐增平的加入可以说是正逢其时。
而后又创办了创律集团,开始大规模的发展。
但在个人成功的同时,徐增平还不忘回报于社会,也曾做过一些好人好事,参与公益事业。
可在众多的付出中,当属购买航母这件事情,是徐增平这辈子做的最不后悔的决定。
当时在看到乌克兰售卖航母的时候,徐增平就动了恻隐之心,想要通过自己的实力为国家做些什么。
但是光靠他一人的资金,显然是没办法成功的拿下这场交易。
可又不想真的就这样放手,将航母拱手让人。
思虑许久过后,徐增平还是做出了购买航母的决定。
当然光是靠他一人出力,显然没法很快就促成此事。
而徐增平只能将自己手头上能够拿出的资金集中在一起。
并向一些合作伙伴借款买航母以及向其他银行进行抵押贷款。
而当时中国香港的银行在得知徐增平的真正用途之后,也表示绝对的支持。
并在一些手续的执行上,尽可能地缩短时间,以让徐增平更快的拿到资金。
可当徐增平在向乌克兰方面提出自己有此意愿的时候,乌克兰又借机提出了几项要求。
为了保证徐增平真的是以个人的名义进行购买的,徐增平就必须出具公司能真正拿下的资质证明。
同时还要有航母抵达港口准入证件。
面对此要求,徐增平等人只能是咬着牙的完成,跑手续、筹资金。
最后在乌克兰要求的时间内完成了他们的条件。
在1998年,他们一行人正式前往了航母所在的黑海造船厂。
在考察的同时,徐增平等人还不忘借此机会拉近和乌克兰主要负责人的关系,以未能表达出自己的诚意。
而当徐增平和其他同胞一同看到“瓦良格号”航母的时候,其实更加坚定了想要将航母带回去的决心。
一开始两方在商谈的过程中,乌克兰这边表示最少必须要拿出1800万美元的资金才有权购买出。
而这样的价格其实也算是在一众人的预想之中,所以也没有过多的“讨价还价”,口头上便敲定了整个合作。
可期间因为各种手续的审批,还并未确定合同里。
但没想到的是,没过几天乌克兰这方面先变了褂。
表示需要通过拍卖的方式觉得航母最后的去向。
但好在幸运的是,在拍卖当天,徐增平和其他同胞们,还是以2000万美金的价格,拿下了“瓦良格号”航母。
而这一成功,不单单是有徐增平一人的功劳,背后其实还有贺鹏飞、邵淳等人的加持。
同时徐增平作为一个商人,之所以能够如此的卖命。
其实还因为徐增平背后还有着军人的这一身份在。
在17岁的时候,徐增平就加入到军人这一行列中。
可以说从骨子里都是满满的爱国情怀。
即便是在退役之后,也依然将国家放在第一位。
毕竟能遇到这样报答国家的机会其实也并不算多,能把握一次自然是不能放手的。
而“瓦良格号”航母的出现,可以说在当下解决了中国因为没有航母而造成了技术落后和军事落后。
但同时会让人感到疑惑的是,既然交易成功额的进行,那为什么徐增平还要面临破产的局面呢?
为何最后面临破产局面
其实只要是了解“瓦良格号”航母的人都知道。
虽然他们早早就已经达成合作,但真正抵达中国的时间却是在2002年3月。
要知道,就算是普通的货物运输,也不至于会有这么长时间才能送达。
而“瓦良格号”航母硬是拖了快两年的时间才真正的到了中国地盘上。
虽然在原本规划的路线中,“瓦良格号”航母的确是要经过多个国家隶属的海峡。
但以最慢的时间也不至于要这么久的时间。
再加上当时还是用马力最大的尼古拉·奇克尔拖船。
而这背后的一切原由,都是因为在进入到土耳其博斯普鲁斯海峡的时候,被土耳其给拦下了。
其理由则是一些会影响周边的安全问题、“船体过大”等之类的原因。
可光是单看这几点说法,就能看出的土耳其是有故意阻拦的成分在的。
而且由于是徐增平以个人的名义进行购买的,所以一开始都是他们双方在进行交涉的。
但停在那里也不是免费的。
徐增平需要支付一定停泊的费用、拖船的费用,以及平时的一些保养费用。
所有叠加在一起的时候,将近到了一亿美金。
这样的费用对于那时已经浑身是债的徐增平来说,只能是做好随时破产的准备。
但好在最后大陆也主动跟土耳其交谈,并协商多个条件之后,土耳其才得以松口。
可以说这艘航母能顺利的回到中国,期间没少经过磨难。
在航母顺利抵达中国之后,徐增平等人也立即将其捐献给国家,而徐增平的公司也因此破产。
徐增平后来如何
而破产之后的徐增平也并未放弃自己的生意。
反而是在国家以及好友的帮助下重拾事业,将之前所欠的款项一一还清。
同时在他的事业重新回到正轨之后,徐增平也不忘帮助科学研究。
在2011年的时候也曾向清华大学捐赠两亿的科学研究基金,以未能更好的支持国家发展。
目前徐增平现在也在担任香港创律集团的主席,以及全国政协委员一职。
继续在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而他的儿子徐远成,也曾是香港篮球队的风云人物,身高一米九五。
甚至还曾被科比指导过,但他的篮球天赋也跟徐增平有所联系。
因为徐增平年轻的时候也曾是广州军区男篮的一员。
母亲刘克也曾是中国女篮的一员猛将,所以徐远成能有这样的成绩其实也并不意外。
同时在中国的辽宁舰成功建成之后,徐增平也被邀请前去参观和体验。
在舰艇上感受一下属于中国的国产航母是怎样的强大。
而像徐增平这样的爱国人才去其实中国还有很多,在每当国家处于危难之时,勇敢的挺身而出。
他们都值得大家记住和尊敬,值得一辈子被人铭记。
参考资料
观察者网——《辽宁号和香港不可不说的故事徐增平:航母圆梦香港有功》
人民网——“瓦良格”号如何来到中国
清华大学物理系——创律科学基金捐赠仪式在我校举行
腾讯网——徐增平先生担任广东国防科技产业促进会荣誉会长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