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13日至2024年3月31日,L’École 珠宝艺术学院香港分校正在举行「美学之眸:千灯室珠宝珍藏展」珠宝展,呈现来自香港私人收藏家的超过50件藏品,涵盖中国明代家具、清代宫廷珠宝以及巴洛克时期、维多利亚时期、美好年代和爱德华时代的欧洲珠宝,探索不同时代与文化对美的定义。
本次展览由 Van Cleef & Arpels 亚太区总裁 Nicolas Luchsinger 策展,艺术史学家及 L’École 珠宝艺术学院讲师 Mathilde Rondouin 担任学术顾问。Mathilde Rondouin 将「千灯室」(Illuminata)一词解释为「领受美学薰陶的过程,有启蒙开悟之意。」
展览由3个部分组成,绝大部分展品为首次公开展出。第一部分聚焦中国明代家具设计工艺与优雅风格,3件展品均为黄花梨制作的官帽椅、平头案和提箱。第二部分呈现约40件西方珠宝作品,涵盖巴洛克(Baroque)、维多利亚时期(Victorian)、美好年代(Belle Époque)及爱德华时代(Edwardian)的古董珠宝,以及 JAR 和 Carnet 等当代设计师作品。
第二部分展区中最引人注意的是一件1900年代铂金钻石胸针,这件作品具有典型的爱德华时代珠宝风格,铂金塑造出柔美蜿蜒的涡卷纹和花叶图腾,钻石挂坠部分可以拆下作为吊坠单独佩戴;另一件1840年代祖母绿钻石头饰为典型的维多利亚时期风格,结构设计巧妙可拆卸为3枚胸针佩戴;美国现代设计师 JAR 的折扇造型耳环以橙色电镀铝制作,极具视觉张力。
第三部分重点展出中国清代宫廷珠宝,展现中国珠宝传承及演变。重点展品包括一件清代带翠蜜蜡子辰佩,在一整块琥珀上精细雕刻出缠绕盘曲的螭龙形象;另一件清朝翡翠挂坠雕刻传统万福花鸟纹,顶部饰以一颗粉色碧玺随型珠构成巧妙的色彩层次与吉祥寓意。
展览时间:2023年11月13日-2024年3月31日
展览地点:L'ÉCOLE 珠宝艺术学院(香港)
香港尖沙咀梳士巴利道18号K11 MUSEA, 5/F, 510A
银质胸针,18世纪
镶嵌钻石。
铂金胸针,约1900年
镶嵌钻石。采用可拆卸设计。
金质头饰,约1840年-1850年
运用黄金和银制作,镶嵌钻石和祖母绿。颗拆卸为3枚胸针佩戴。
金质头饰手链,约1840年
运用黄金和银制作,镶嵌钻石和弧面切割石榴石。
银质项链,18世纪
镶嵌钻石和红宝石,挂坠采用可拆卸设计。
铂金头饰,约1910年
镶嵌钻石。可转换为项链佩戴。
黄金项链,约1820年
镶嵌紫水晶、海蓝宝石、黄水晶、石榴石、橄榄石、烟晶和黄玉。
Sévigné 金质胸针,19世纪
运用黄金和银制作,镶嵌弧面切割石榴石和钻石。
金质耳夹,by JAR,21世纪
运用铝和黄金制作,镶嵌钻石。
金质戒指,by JAR,21世纪
运用黄金和铂金制作,主石为一颗弧面切割红宝石,镶嵌黑色尖晶石和钻石。
金质戒指,by JAR,21世纪
运用黄金和铂金制作,主石为一颗枕形切割黄钻,镶嵌祖母绿和钻石。
白金项链,by Carnet,21世纪
镶嵌珍珠和钻石。
金质戒指,by Carnet,21世纪
运用铂金和钛金属制作,镶嵌粉色碧玺和彩色蓝宝石。
白金耳环,by Carnet,21世纪
镶嵌祖母绿和钻石。
带翠蜜蜡子辰佩,清朝
饰以雕刻琥珀,点缀翡翠、珍珠、丝绸。
翡翠万福花鸟纹佩,清朝
饰以雕刻琥珀、点缀翡翠、珍珠、丝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