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男子高烧40度住进ICU,竟是“石蜡油”惹的祸

男子高烧40度住进ICU,竟是“石蜡油”惹的祸

现年64岁的胡先生因反复发热、咳嗽、痰痍入当地医院治疗后,被诊断为"脂质性肺炎","罪魁祸首"为"石蜡油",最终被转到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湖南省脑医院)呼吸急症科。经过积极治疗后,患者已转入安全区,顺利转入普通病房继续治疗。

肺炎治疗效果不佳,专家团队找到罪魁祸首

胡先生患有高血压,脑梗塞10多年前因感冒咳嗽和痰液同时发热,在当地医院连续29天,反复发热,体温高达42摄氏度,复查肺部病变比以前明显进展,全家赶到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治疗。

由于病情危重,患者被纳入呼吸急症科和重症科RICO,曾湘波主任医师及其团队在接受会诊后组织专家会诊,认为胡先生的病情无法用常规细菌性肺炎来解释,双重多发炎症变化,其中许多大小不一,密度极低,影子接近脂肪密度, 怀疑吸入油类肺炎可能,立即为患者进行电子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肺泡冲洗和肺活检,镜下可见双面主支气管有大量粘稠分泌物,管堵塞现象,支气管粘膜肿胀明显,肺泡冲洗液浑浊绿色, 留下冲洗化妆水和肺活检以检测微生物和病理学,结果返回:看到少量脂质状透明空泡。培养无病原微生物。

根据这一结果,继续病史,发现病人在当地一家医院住院期间被喂食液体石蜡鼻子,并出现呕吐和疑似咳嗽。结合病史、影像学数据和肺泡冲洗化妆水病理结果,最终明确诊断:脂样肺炎。

什么是脂质性肺炎?

曾湘波博士说,脂质性肺炎最早是由劳伦在1925年提出的,因为它的临床表现与多种肺部疾病相似,容易延误诊断。脂质性肺炎分为外源性和内源性,其中外源性更常见。外源性脂质性肺炎是一种罕见的慢性地方性肺病,由吸入或意外吸入各种脂肪物质引起。这些油性物质进入气管和支气管后,抑制支气管壁的纤毛运动系统,使纤毛失去移动能力,破坏假复合纤毛柱上皮,进入肺泡腔并被巨噬细胞吞咽,因为它不能溶解,促进局部炎症反应,形成肉芽肿和纤维化。

曾湘波介绍,胃食管反流和咳嗽是外源性脂质(如矿物油、植物油、液体石蜡等)进入呼吸道的主要原因。患者高龄时卧床,易便秘,临床上常使用液体石蜡油作为泻药,在咳嗽或反流时容易误吸入肺部。常见的情况也有职业接触,如油漆、装饰等,在医疗源环境中,如常用的给药方法,滴鼻涕、口服等也可引起。

外源性脂质性肺炎的临床表现和体征缺乏一定的特异性,严重程度不一样,常见症状有咳嗽、咳痰、发热,异常症状有出血、胸痛、胸闷、胸液症状,重度者可出现呼吸困难和胸痛。同时,影像学检查也缺乏特异性,容易误诊。诊断的关键是仔细询问病史。此外,如果以下病理特征也有助于临床诊断,则可见支气管肺泡冲洗液吞噬脂质巨噬细胞和泡沫样巨噬细胞组织病理学显示,肺泡腔和间质可见于吞咽脂质的巨噬细胞、泡沫样巨噬细胞。

曾湘波说,在治疗方面,没有特别有效的手段,所以预防是关键。诊断后应停止血脂暴露,研究也曾报道在婴儿病例中全肺/局部叶段冲洗有一定效果,对于急性大量吸入脂质的急性患者,可给予全身性葡萄糖皮质类固醇治疗,对于局部病变,也可考虑手术切除。只要早发现、早诊断、积极治疗,预后一般都不错。

记者于丽媛 霞生,《项晨报》记者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