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魏立新】一顶蚊帐的故事

作者:诗书文化

《诗书文化》原创,汇聚全国文艺爱好者

魏立新散文

【魏立新】一顶蚊帐的故事

一顶蚊帐的故事作者:魏立新

2000年,我大学毕业,背着简单的行囊,揣着仅有的七十块钱,懵懂地冲入这座城市的熙熙攘攘。

一转眼,已在这座城市打拼了二十多年,往事历历在目,好似就发生在昨天。

还记得独坐在人才市场门前的台阶上,望着这座城市的万家灯火,内心的无助彷徨和对未来的迷茫……

【魏立新】一顶蚊帐的故事

想找专业对口的工作,别傻了,用人单位都需要有工作经验的,而我还只是一个懵懂的小白。当务之急是把自己安顿下来,终于,有个公司可以提供住宿,于是兴高采烈的去应聘,而且一聘即中。实际工作了才知道,美其名曰直销员,实际就是走街串巷的小商贩。每天背个大兜子,里面装满洗发水、牙膏、香皂或者鞋垫......公司以他们所谓的进价卖给你,你出去卖多少钱,他们不管。没有底薪,赚的只是中间一个差价,那个年代的扫街陌拜,真的好难。

【魏立新】一顶蚊帐的故事

我平均每天能赚十元,早上吃饭七毛钱,基本上是一根油条,一碗豆浆;中午吃饭三到五元,基本上是一碗面,余下的的几块钱要用做晚饭。晚饭是必须大家一起吃的,无论你吃多少,都是最后结账时AA制算钱,一个团队几十号人,大多数都是男孩子,所以,女孩子很吃亏的。那时团队里有个词叫“刷盘子”,不是真的刷,而是指最后一个没吃饱的人将所有盘子里剩的菜汤、菜底全倒在自己的碗中,将其消灭干净。

万一有一天花的多了,晚上每个人分摊的钱多,那就一毛钱都不剩或不够。我记得有一次拉肚子,躺了一整天。结果,那一整天,我就真的没钱吃饭。

【魏立新】一顶蚊帐的故事

记得有一个晚上,为了省下一元钱的公交钱,我一个人穿着拖鞋,从和睦路走到沈阳站,足足步行了十九站,沈阳的大街灯火阑珊,我的身影却是那么的孤独而艰难,脚底板上留下了密密麻麻的黑色的煤灰点点儿,就象黑米面馒头一样均匀,而拖鞋的鞋底也不堪重负折成了两半。

就是这种情况下,我还攒钱给自己买了一顶单人蚊帐,好像是花了二十五元吧。我在那家公司工作了不到一个月,离职的时候,手里只有三十块钱和这顶蚊帐。

【魏立新】一顶蚊帐的故事

在每年的夏季,它都陪伴着我,让我免于蚊虫叮咬的痛苦。

2007年,我终于在漂泊的都市觅得一巢。这顶蚊帐也被我珍藏起来,我舍不得扔,它是我在社会上淘的“第一桶金”。蚊帐的历史使命结束了,可它新的使命仍在延续中,这一段艰苦的历程永远印在我的记忆里,这顶蚊帐的存在也显得那么伟大而光荣。

【魏立新】一顶蚊帐的故事

作者简介:魏立新(x+y=z)

1979年1月生,辽宁沈阳人,汉族,毕业于辽宁大学,现为某企业职员,爱好文学。

审稿 / 排版:王珊

【魏立新】一顶蚊帐的故事

投稿或加入我们

请长按识别下图中的二维码

【魏立新】一顶蚊帐的故事
【魏立新】一顶蚊帐的故事

扫二维码关注

【魏立新】一顶蚊帐的故事

花开心上✿时光生香

◎ 投稿邮箱 ◎

[email protected]

汇聚全国文艺爱好者,专推原创首发作品。

投稿及稿费细则详见平台首页“投稿须知”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