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国葬的规格为庄世平老人操办葬礼。”
2007年,在得知庄世平去世的遗憾消息之后,相关部门做出了这样的决定。
他是励志振兴中华的实业家,生前为国家做了诸多贡献,将名下的所有银行资产全部裸捐,价值多达两千亿。
对于国家,他出手如此阔绰,可对于自己的子女,他却传递着个人的勤俭节约之风。
孩子们没有沾他的光,也没有享受到他遗留的资产,他的大儿子没能考上大学,如今只能以开出租车为生。
即使如此,孩子们对父亲裸捐的行为也没有丝毫异议。
庄世平为何会毫不犹豫的把个人资产全部贡献给祖国?如此伟大的他,对儿女又会有怎样的教育?
投资办厂,扩大银行
1992年的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了一章不朽的诗篇,他就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公,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领航之人。
邓小平同志来到广东巡视之时,亲切接见了一大批有抱负、有才华、有能力的实业家和企业家,其中就包括一个名叫庄世平的人。
1911年出生于广东普宁的他,在南洋地区打拼数年,拥有了不菲的家业。
但他始终没有忘记家乡,更没有忘记祖国,所以想尽自己的能力,为国家的经济建设添砖加瓦。
改革开放的构想有多么伟大,会产生多么重要的意义,在这十多年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他已经全然知晓。
所以这一次,庄世平希望借着邓公南方谈话的机会,把自己的实业资产扩大到内地,真正用行动推动市场经济发展。
同行的人里,有许多和他一样具有相同想法的人。
在那个年代出生的企业家们,大多有着相当浓厚的家国情怀,愿意为了国家而发光发热。
对于这些具有远见卓识的商界之人,邓公也十分看好,他认为中国经济的崛起,就是要依靠这样一批领头羊。
双方的谈话非常愉快,庄世平的后续工作也开展的十分顺畅。
他先是利用自己在商业领域的影响力,广泛的宣传国家经济政策的力度,带动了一大批香港和澳门的商人来到内地投资办厂。
就连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地的华人华侨,也在他的影响下回到祖国,开办实业。
深圳罗湖的一大片土地,庄世平早就已经看中,经过和政府的洽谈,他成功将之买下,并在那里建起了南洋银行的分行。
南洋银行是庄世平事业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实业资产。
在香港和澳门还未回归祖国的怀抱时,在殖民主义者仍旧作威作福的年代时,南洋银行就是一座真正属于中国人的银行了。
为了把银行资产发扬光大,庄世平做出了很多年的努力。
读大学时,他就因为想为国家经济做贡献而毅然决然的选择了金融类专业。
他出生和成长在国家积贫积弱的年代里,见证了无数帝国主义侵略者对中国的侵略行为,也看到了经济落后会给整个民族带来怎样的灾难。
少年凌云志,最是令人震撼。
从那时起他就下定决心,未来中国的经济蓝图上,他一定要留下自己的姓名。
大学毕业之后,庄世平按部就班地找到了一份薪水十分可观的工作,并且把自己每个月的劳动收入全部捐给了国家的抗战机构。
但这还远远不够,一个普通打工者能够捐赠的金额十分有限,只有成为一名成功的企业家,他才能为抗击侵略者的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也正是出于这个立场,庄世平开始了创业。
当时他正在香港打拼,这里的经济市场是英国人的天下,像银行这类把控经济命脉的金融机构,英国人从来不会假手他人。
要想杀出围堵,开创属于中国人的银行,庄世平不仅要想办法增加自己的金融优势,还必须面对英国殖民者随时随地给予的压力。
在第一家南洋银行开创之前,他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面临着生命危险。
说来也是冥冥之中的缘分,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一年,他所创建的南洋银行也正式开始了运营。
自己的产业与新中国同时诞生,未来也将会为新中国做贡献,这是让庄世平最自豪的事情。
当然,他能创建银行也离不开国家的扶持。
当时整个香港的银行中,只有他的南洋银行可以和内地的资金顺畅流通。
不仅香港,他在澳门和其他地方开创的南洋银行,同样也能做到。
这是他独一无二的优势,他也明白,没有国家做靠山就不可能会有这份优势。
所以南洋银行的大门口,五星红旗随时都在高高飘扬。
庄世平说过,自己的命运已经和国家的命运牢牢绑在了一起。
只有国家繁荣、民族富强,他和若干工商业从业者们才能过得更好。
对于国家推出的经济政策,他从来都抱以支持的态度;对于邓公提出的一系列经济构想,他也表达了愿意积极配合的决心。
新的时代,南洋银行以及庄世平的其他实业,伴随着国家经济腾飞的脚步也变得越发红红火火。
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之后,他更是感慨万千地说到:
从今以后,粤港澳再也不分你我,大家将更加亲密,更具备通力合作的优势。
勤俭朴素,教育子女
在事业发展的巅峰时期,凭庄世平的资产,他完全能当得起港澳地区甚至整个国家十大富豪之一的头衔。
但虽坐拥千亿资产,他的生活却是难得的艰苦朴素。
庄世平对自己一直以来都十分苛刻,不舍得花钱去放纵享乐,想把每一分钱都花在该用的地方。
吃穿用度也从来不讲究排场,当时香港大部分中产家庭,都比他的日子过得舒畅。
而一碗米粥,一份咸菜,他就能吃得舒舒服服,从来不会给别人提要求。
在庄世平看来,生活要平平淡淡才能长长久久,不管是吃住还是其他方面,都是如此。
平时和生意伙伴应酬,他也不会搞铺张浪费那一套。
所以他张罗的应酬一向非常简单,两三个人就吃三四个菜,一人一份主食,都以填饱肚子为标准。
旁人邀请他做客,他还会语重心长的劝说,千万不要浪费粮食,随随便便吃点就好,把事聊好了比什么都强。
一来二去,熟悉他的人都知道,庄世平是一众伙伴中最简朴的那个人。
不仅在饮食上是这样,在穿衣上庄世平也有着同样的态度。
他有一件出席公众场合才会穿的西装,已经穿了很多年,袖口和扣子处都有相当明显的摩挲痕迹。
但他不在意,只要没破就接着穿。
他的腰带早就已经破破烂烂,皮鞋也掉了颜色,手表更是连漆都被磨没了。
尽管如此,这些东西他还是舍不得扔掉。
庄世平认为,只要自己多节约一点,南洋银行就能给国家多贡献一点资源。
对自己的孩子,他也同样“小气”,不过孩子们并没有半分怨言。
大儿子在成长过程中,时常被父亲灌输一个理念:从谁那儿得到的钱都不踏实,只有靠自己的双手赚来的钱才最踏实。
言外之意,庄世平并不打算把自己的钱留给儿子。
儿子也明白这个道理,但凡是能够自己解决的问题,从来不会寻求父亲的帮助,小小年纪就格外独立。
他和弟弟妹妹们,从小的生活待遇和普通家庭的孩子没有什么不同。
他们出入没有专车接送,穿着舒适但并不名贵的衣服,也不会随意去往高档场所挥霍,和父亲一样踏踏实实地生活。
在同龄的富豪子女都入读香港澳门的名牌私立学校时,他们被父亲送回了内地,和许多孩子一样入读公立学校,平等享受国家的教育资源。
不搞特殊,这是父亲对他们千叮咛万嘱咐的事情。
大儿子的学习成绩不是太好,没能顺利考上大学,后来也没有办法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
庄世平不会插手儿子的人生,他也没想过找父亲帮忙。
船到桥头自然直,他总能想到办法养活自己。
后来大儿子开起了出租车,每天穿梭于城市的各条道路,认识了不少形形色色的人。
诚如他的父亲所言,只有靠自己双手挣到的钱,花起来才能安心。
兄弟姐妹六个人都被父亲一视同仁,谁也没能沾到大企业家的光。
对此,庄世平说:
“虽然不打算把我的钱留给他们,但我认为,我留下的是更加宝贵的东西。无论任何情况,自力更生都是最珍贵的品质。”
人生在世,漫长的几十年,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如果没有自力更生的能力,一个人便没有办法在这个社会上立足。
况且庄世平发家时,国家正处于最艰难的时候。
而他的孩子们成长在新中国的蓝天之下,环境稳定充满希望,所以他相信,孩子们一定能走出精彩的道路。
裸捐财富,享受国葬
2004年,庄世平做了一个决定,他把自己名下的南洋银行以及其他实业资产全部无偿捐献给了国家。
粗略估计,总资产价值大约2000亿。
换句话说,他的行为属于裸捐,没给自己和子女留一点后路。
要知道,他的儿子当时的生活状况并不乐观,开着出租车,住着廉租房,家里的存款更是少得可怜。
但令人没想到的是,六个孩子对于父亲裸捐的行为都无异议,因为他们从小就明白,父亲的财富不代表自己的财富。
很久之前,庄世平对孩子们说过,自己能有今天,都是因为国家为自己提供了动力和支持。
他的一切都来源于国家,所以他也要最大程度的去反馈国家。
可以说,裸捐这个行为庄世平早就已经想好了。
2007年,因心律衰竭,96岁的庄世平不幸离世。
得知这个消息后,相关部门经决议,用国葬的规格为其举行葬礼,表达国人最沉痛的哀悼。
在葬礼上,李嘉诚等著名企业家亲自为他扶灵,而在棺椁上,盖着他最热爱的五星红旗。
他出生于国家最混乱的年代,国家的苦难始终牵动着他心底最柔软的地方,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拯救国家、托举民族。
他把国家放在首位,而国旗盖棺,也为他这一生写下了最后的注解。
结语
从攻读金融专业开始,庄世平就自觉地把自己的前途与国家的未来绑定。
他深深热爱着自己的祖国,用实业来振兴中国经济,也用裸捐来成全了最后的拳拳爱国之心。
见证过新中国太阳的五星红旗,成就了他身后最大的荣誉。
来源:微信公众号“傍晚文摘”
编辑:景晨
【声明:本号为“全民阅读推广”官方公益账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