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就餐地点前,会在网上浏览相关信息和评价吗?
如果说在一两年前,相信很多消费都会优先选择网络打分平台上评分高的餐厅,那时候主打的就是分数代表着有人尝试过,评分高,很大程度上都意味着在大部分消费者眼里,属于能吃的。
这是以前的现象,而如今,却有很多“网红餐厅”,有着居高不下的分数,却名不副实,以至于很多消费者开始不再依赖于分数的推荐,而是分数只有3.5的餐厅也能吃的津津有味
为什么会如此?
那是因为现在很多消费者开始相信自己的眼睛和味觉,也同时明白了如今的商家陷阱。
有人实践过,也明白为何存在高分,很多餐厅会通过赠送餐点、优惠券的方式让消费者写好评和高分,这属于在利益驱使之下,并非来自个人的实际感官,以至于高分餐厅数不胜数,即便有人根据评分亲身体验了仍旧感觉不好,还是会在商家的套路下打出高分的评价,既欺骗了自己也欺骗了不明就里的其他消费者。
这种乱象不止侵害了消费者权益,更是让餐饮行业成了恶性竞争,将餐饮的重点放在评分机制上,以至于失去了本来餐饮的本质--食品的好坏。
所以如今的消费者擦亮眼睛之后,评分越高的餐厅反而越让人担忧,反而是那些3.5分左右的餐饮,让人眼前一亮,因为这种店铺一般都是很少刷分的,不营销,评价也中肯,这方面的饮食做的相对而言更加有水准,以至于成了宝藏店铺。
而且如今年轻人主打的就是一个叛逆,换个说法就是对社会主义的支持,因为本该在我们这个社会主义国家夹着尾巴做人的资本,实际上活得很嚣张,各种套路。比在他们的祖国资本主义国家还嚣张。流量和舆论控制就是例子,所以共产主义接班人们不高兴,不认同,不买账。
成年人的选择,开始从跟风变成了挑自己喜欢的,这才是社会该有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