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道源崆峒山,美景与文化的双重盛宴

作者:崆峒融媒
道源崆峒山,美景与文化的双重盛宴

01 崆峒山--以山之名

崆峒,“盖闻星分金野,正当斗极之垣;地近瑶池,直接昆仑之脉”——“崆峒山为道源圣地,取道教空空洞洞,清静自然之意。”

崆峒山的地质地貌,是其独一无二、精妙绝伦的一部分。

道源崆峒山,美景与文化的双重盛宴
道源崆峒山,美景与文化的双重盛宴

崆峒山的山峰经过长期的风雨侵蚀,流水切割,形成了各种奇特秀丽的丹霞地貌,崆峒山的丹霞地貌丰富多彩,具有顶平、身陡、麓缓的基本特征。

时代最古老的紫红色岩层随着时间的沉淀,越发的古老、神秘。紫红色岩石、风化地质景观、观赏性地质地貌……

你会明白,完成对崆峒山的奔赴,是一场浩大的征途。在小编的心里,崆峒山不但是一个需要一去再去的地方,更需要在不同季节,用不同方式去打开它。

道源崆峒山,美景与文化的双重盛宴
道源崆峒山,美景与文化的双重盛宴
道源崆峒山,美景与文化的双重盛宴
道源崆峒山,美景与文化的双重盛宴

摄影:徐振华

02

@崆峒文化

Kongtong & Culture

道源崆峒山,美景与文化的双重盛宴

崆峒山最早记载是战国时代,《庄子·在宥》提到:“黄帝立为天子十九年,令行天下,闻广成子在于空同之上,故往见之。”

周秦时期,黄帝登临崆峒山向广成子问道的故事广为流传,司马迁《太史公自叙》说“黄帝至崆峒山,登鸡头山。”(鸡头山、千头山、笄头山为崆峒山之别称)

道源崆峒山,美景与文化的双重盛宴

秦汉时期,崆峒山是中西要道——鸡头道(崆峒山之别称)的必经之地,东连关中,西接陇右,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许多历史名人和封建帝王曾经此地,登崆峒,览山河秀色。

《史记·秦始皇本纪》说:“前220年,始皇巡陇西、北地,出鸡头山,过回中焉”。司马迁也曾言“余尝西登崆峒。”

道源崆峒山,美景与文化的双重盛宴
道源崆峒山,美景与文化的双重盛宴

▲道观匾额

03

宗教信仰

道佛儒三教合一

崆峒山道佛儒三教和谐、融合、发展,这里既有黄帝问道广成子的道教起源地,也有根据佛教记载唐太宗李世民在山中划拨禅院田地,元代安西王下令修建宝庆寺之溯源。

道源崆峒山,美景与文化的双重盛宴
道源崆峒山,美景与文化的双重盛宴

崆峒山地处西北,在儒学方面不比中原地区,但也出现了“皇甫谧、李梦阳、赵时春”等人在崆峒山潜心研读,崆峒山为其提供了求学之所,他们则为崆峒山增添了些许文化气息。

道源崆峒山,美景与文化的双重盛宴
道源崆峒山,美景与文化的双重盛宴

04

@崆峒武术

Kongtong & Martial Art

崆峒武术与少林、武当、峨嵋、昆仑并称为大陆著名五大传统武术流派,享誉海内外。

崆峒武术萌芽于崆峒山原始社会的生产劳动之中,在氏族部落战争中已初见端倪。经过战斗时间和经验总结,同时吸取了广成子“抱神以静”、“阴阳有藏”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形成了古时期崆峒武术。

道源崆峒山,美景与文化的双重盛宴

崆峒武术在一千五百多年间,经过一代代僧人、道士的传承、创新、广撷精采,熔于一炉,自成一派,形成崆峒派。崆峒派武术特点是“奇兵”(兵器),它不属于十八般兵器,形式各种各样,小巧玲珑,携带方便,不易被对方发现,交手中往往能出奇制胜。

崆峒派武术习练分八大门,从初级到高级依次为飞龙门、追魂门、夺命门、醉门、神拳门、花架门、奇兵门和玄空门。金庸先生曾为崆峒武术欣然题写八个大字:崆峒武术,威峙西陲!

道源崆峒山,美景与文化的双重盛宴

来源:崆峒山旅游

编辑:王娜

责任编辑:牛栋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