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山东孔府有两张红色长凳,明朝有人坐了结局悲惨,几百年无人敢坐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汉字正在影响着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汉字从一字一字、一句成语,到一句谚语、一个寓言故事,都蕴含着中国五千年的辉煌文化,已成为世界上最深刻的语言。今天我想说"坐在冷凳上",想必大家都听说过,其实是一个成语,比喻不被认真对待,承担起了闲置的职责,或者久久等待接收的意义。这次山东省济宁曲阜之行,有幸来到了世界遗产名录的"三洞"即孔寺、孔府、孔林,也让我了解了"坐在冷凳上"这个成语的起源和故事。

山东孔府有两张红色长凳,明朝有人坐了结局悲惨,几百年无人敢坐

在山东省济宁曲阜市拍摄。

山东孔府有两张红色长凳,明朝有人坐了结局悲惨,几百年无人敢坐

孔府,也被称为"圣所"。"圣父"是孔子长子的世袭印章,其从北宋开始到第二年(公元1055年),结束于民国24年(公元1935年),传承了三十二代,近900年。孔府位于今天的山东省济宁曲阜市,与孔庙隔开。孔府始建于明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由明太祖朱元玄建造。

山东孔府有两张红色长凳,明朝有人坐了结局悲惨,几百年无人敢坐

整个洞面布局严格、华丽,现有基本明清时期建筑,分为东、中、西三层布局,共九进院,有礼堂、厅、楼、轩、住宅等建筑共480座,总面积7.4公顷,真正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居所"。

山东孔府有两张红色长凳,明朝有人坐了结局悲惨,几百年无人敢坐

孔府原本是各代圣父的办公和生活场所,建筑功能明显突出,排列有序。为了处理公务、会议等,前厅是进行外部活动的场所,俗称"官员"。后卧室是金刚家居住的地方,俗称"内屋"。

山东孔府有两张红色长凳,明朝有人坐了结局悲惨,几百年无人敢坐

孔府内一瓦,一座纪念碑一棵树,都体现了"世界第一"悠久的历史和儒家思想的广阔而深刻,以及孔家的道德风貌。现在,当我们走进孔府,听着这里曾经发生过的故事,我们依然能感受到它的深刻意义。

山东孔府有两张红色长凳,明朝有人坐了结局悲惨,几百年无人敢坐

孔府前厅分为一个大厅,两个大厅和三个大厅,是几代教宗处理公务的地方。大堂和第二大厅之间有一个穿衣厅,长长的大厅走廊没有多余的家具和装饰品,而是左右两侧各放一个红色的长凳,不要看这两张普通的凳子,它是一个大头哦,被称为"冷凳"。如果你有导游,她一定会提醒你不要坐在"冷凳"上。

山东孔府有两张红色长凳,明朝有人坐了结局悲惨,几百年无人敢坐

"冷板凳"是怎么来的?这是明朝的故事,一代朝臣燕的孙女嫁给了孔子六十四代的孙子,圣公孔尚贤,孔府组成了姻亲。然而,权势由世界严密的腐败法律,诬陷中梁,逆转,已成为一个普通的朝臣。这时他想去找嘉靖皇帝,通过圣人之后的特殊地位来恳求自己。

山东孔府有两张红色长凳,明朝有人坐了结局悲惨,几百年无人敢坐

燕燕来到孔府,在仆人多次告诉不要回音后,坐在大厅里透过红长凳,不耐烦。燕妍在这里坐了一天,燕圣功一直没有接待,坚决不偏不倚私,燕嫣别无选择,只能回来。没过多久,颜燕就被宫廷抄袭,无家可归。嘉靖45年(公元1566年)4月21日,燕燕在跨界贫困中去世,死在墓穴里,既没有棺材埋,也没有人去哀悼。

山东孔府有两张红色长凳,明朝有人坐了结局悲惨,几百年无人敢坐

后来人们也为此献上了诗句:墩石红漆柜旧凳子,观众笑着讽刺颜燕。強姦的權利當時的道路更寶貴,失去是難以尋求聖父的。生动地描写了诗嗣的继承人,深受金刚后裔的勤劳家庭作风的风格的影响。我们今天看到的红色长凳,就是颜彦坐的那张,几百岁了。同样用这个凳子警告未来:必须以美德为导向,保持干净良好的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