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山東孔府有兩張紅色長凳,明朝有人坐了結局悲慘,幾百年無人敢坐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漢字正在影響着整個人類文明的發展。漢字從一字一字、一句成語,到一句諺語、一個寓言故事,都蘊含着中國五千年的輝煌文化,已成為世界上最深刻的語言。今天我想說"坐在冷凳上",想必大家都聽說過,其實是一個成語,比喻不被認真對待,承擔起了閑置的職責,或者久久等待接收的意義。這次山東省濟甯曲阜之行,有幸來到了世界遺産名錄的"三洞"即孔寺、孔府、孔林,也讓我了解了"坐在冷凳上"這個成語的起源和故事。

山東孔府有兩張紅色長凳,明朝有人坐了結局悲慘,幾百年無人敢坐

在山東省濟甯曲阜市拍攝。

山東孔府有兩張紅色長凳,明朝有人坐了結局悲慘,幾百年無人敢坐

孔府,也被稱為"聖所"。"聖父"是孔子長子的世襲印章,其從北宋開始到第二年(公元1055年),結束于民國24年(公元1935年),傳承了三十二代,近900年。孔府位于今天的山東省濟甯曲阜市,與孔廟隔開。孔府始建于明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由明太祖朱元玄建造。

山東孔府有兩張紅色長凳,明朝有人坐了結局悲慘,幾百年無人敢坐

整個洞面布局嚴格、華麗,現有基本明清時期建築,分為東、中、西三層布局,共九進院,有禮堂、廳、樓、軒、住宅等建築共480座,總面積7.4公頃,真正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居所"。

山東孔府有兩張紅色長凳,明朝有人坐了結局悲慘,幾百年無人敢坐

孔府原本是各代聖父的辦公和生活場所,建築功能明顯突出,排列有序。為了處理公務、會議等,前廳是進行外部活動的場所,俗稱"官員"。後卧室是金剛家居住的地方,俗稱"内屋"。

山東孔府有兩張紅色長凳,明朝有人坐了結局悲慘,幾百年無人敢坐

孔府内一瓦,一座紀念碑一棵樹,都展現了"世界第一"悠久的曆史和儒家思想的廣闊而深刻,以及孔家的道德風貌。現在,當我們走進孔府,聽着這裡曾經發生過的故事,我們依然能感受到它的深刻意義。

山東孔府有兩張紅色長凳,明朝有人坐了結局悲慘,幾百年無人敢坐

孔府前廳分為一個大廳,兩個大廳和三個大廳,是幾代教宗處理公務的地方。大堂和第二大廳之間有一個穿衣廳,長長的大廳走廊沒有多餘的家具和裝飾品,而是左右兩側各放一個紅色的長凳,不要看這兩張普通的凳子,它是一個大頭哦,被稱為"冷凳"。如果你有導遊,她一定會提醒你不要坐在"冷凳"上。

山東孔府有兩張紅色長凳,明朝有人坐了結局悲慘,幾百年無人敢坐

"冷闆凳"是怎麼來的?這是明朝的故事,一代朝臣燕的孫女嫁給了孔子六十四代的孫子,聖公孔尚賢,孔府組成了姻親。然而,權勢由世界嚴密的腐敗法律,誣陷中梁,逆轉,已成為一個普通的朝臣。這時他想去找嘉靖皇帝,通過聖人之後的特殊地位來懇求自己。

山東孔府有兩張紅色長凳,明朝有人坐了結局悲慘,幾百年無人敢坐

燕燕來到孔府,在仆人多次告訴不要回音後,坐在大廳裡透過紅長凳,不耐煩。燕妍在這裡坐了一天,燕聖功一直沒有接待,堅決不偏不倚私,燕嫣别無選擇,隻能回來。沒過多久,顔燕就被宮廷抄襲,無家可歸。嘉靖45年(公元1566年)4月21日,燕燕在跨界貧困中去世,死在墓穴裡,既沒有棺材埋,也沒有人去哀悼。

山東孔府有兩張紅色長凳,明朝有人坐了結局悲慘,幾百年無人敢坐

後來人們也為此獻上了詩句:墩石紅漆櫃舊凳子,觀衆笑着諷刺顔燕。強姦的權利當時的道路更寶貴,失去是難以尋求聖父的。生動地描寫了詩嗣的繼承人,深受金剛後裔的勤勞家庭作風的風格的影響。我們今天看到的紅色長凳,就是顔彥坐的那張,幾百歲了。同樣用這個凳子警告未來:必須以美德為導向,保持幹淨良好的作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