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抖音连续3年牵手中科院,打造“最具知识含量”的跨年夜

作者:河南商报

顶端新闻记者 宋红胜 见习记者 金萍

2023年已经走远,你选择如何拥抱2024年?从2023年12月31日13点至2024年1月1日20点,无数抖音网友涌入“中科院物理所”等多个直播间,开启了30余个小时的“追光跨年行”。

不主打明星阵容、没有华丽的舞美效果,但依旧引发广泛讨论,《中国科学院2024》跨年演讲,让人们看到了“知识的力量”。这场被网友称为“最高知识含量”的直播,联动全国 70 余个科技点位和近百名科技工作者,展现了中国复兴路上日新月异的科学力量,最终吸引超3040万网友观看。

抖音连续3年牵手中科院,打造“最具知识含量”的跨年夜

金涌院士领衔开讲

【大咖云集,9位科学家、科普创作者“云端”开讲】

电影《流浪地球2》中,一键直达外太空的“太空电梯”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这一概念源于火箭科学先驱者齐奥尔科夫斯基的设想。还有哪些科学创新,来自科学家的“幻想”?当天,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教授金涌以“科学创新源于幻想”为题,分享了化学化工领域涌现的新进展。

“化学工业落后是制造业落后的根源,先进的化工科技是高新科技的发端与支撑。”直播中,金涌介绍了清华大学化工系多个团队近年来的科研成果。他表示,没有高新功能材料、结构材料,就没有先进现代化的国防、制造业和农业。

长期从事量子信息、量子光学研究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郭光灿、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化与细胞所)研究员李劲松、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季君晖、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曹则贤……当天,9位科学家、科普创作者为观众带来了一场硬核的科学盛宴。

抖音连续3年牵手中科院,打造“最具知识含量”的跨年夜

张辰亮带领网友探访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还有科普届的“流量担当”——《博物》杂志副主编、《中国国家地理》融媒体中心主任张辰亮,带领网友探访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直观感受大陆科技力量高质量发展的显著成就。

“中国科学院和抖音合作举办跨年科学演讲3年来,直播观看人次逐年增加,直播间的学习氛围愈加浓厚,不同年龄、不同学历的抖音网友,围在直播间里一起学习知识,令人印象深刻。”抖音相关负责人表示,2023年,抖音连续推出了开学公开课、知识大V进校园等知识科普课程。未来,抖音将联合更多科研机构,为用户提供更多优质的科普内容。

抖音连续3年牵手中科院,打造“最具知识含量”的跨年夜

科技地标日出接力,网友云端共享绝美风景

【看点十足,网友“追更”关于科学的那些事】

揭秘各个学科领域的科学故事、展现科学神奇奥秘的互动实验、走进各大科学装置的新奇探险、仰望天空灿烂星河的浪漫旅程……一场跨越0点的大型直播,让网友直呼“看点十足”。

季君晖以“成为人类‘公敌’的塑料路在何方”为题,与网友一同走进“降解塑料”的世界;曹则贤通过《热力学,人类的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精彩演讲,展现了一部浩瀚生动的科学史;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玩骨头的卢老师”卢静,为观众解析四亿年前人类是如何从水中上岸的;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陶虎、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研究员张鹏,分别带来脑机接口、空间站等科学领域的分享。

此次直播,不仅知识含量“拉满”,还能让你“大饱眼福”。从太空到极地,从上海张江的未来科学之门到山东威海的石岛湾核电站,从江苏如东的海上风电站到海南文昌的卫星发射基地……科技地标的日出接力,让网友云端共享绝美的追光风景。

抖音连续3年牵手中科院,打造“最具知识含量”的跨年夜

探访多处大科学装置 , 展示激动人心的科技秘境

直播探访了多处大科学装置,如位于北京的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寰”、位于上海的光子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位于四川的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等,并对话身处西太平洋的“科学号”海洋科考船,讲述世界舞台上的中国科技力量。

还有第十届全国科普讲解大赛一等奖获得者,带领网友一起打卡上海天文馆、贵州桥梁科技馆等多个省市的科普基地。这些“全国十佳科普使者”为大家挖掘城市专属的科技路线,为年轻人热爱的“CityWalk”赋予了十足的科技色彩。

抖音连续3年牵手中科院,打造“最具知识含量”的跨年夜

目前,金涌院士的抖音账号粉丝已超过140万

【抖音助力,“科普直播”让知识变得生动有趣】

借助抖音,知识从课堂转向了美术馆、新闻间乃至乡俗田野,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知识普惠的乐趣,更多的知识传播者站上了更大的讲台。

今年领衔开讲的金涌院士,被誉为流态化和反应工程领域的领军人物。从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退休后,他一直为科普事业奔忙不息。2023年5月,88岁的金涌入驻抖音平台,用短视频搭建线上课堂,目前抖音账号粉丝已超过140万。

在抖音上,金涌以“退休老师”自称,称网友为“小朋友”。从循环经济到碳中和、从核聚变到创新思维、从人造太阳到土壤污染……他的科普短视频涵盖了与化工相关的各个领域,他用有趣的方式,带领百万观众走进科学。“科普就是播种。现在科学发展了,我们应该用更新的技术去传播我们的思想。比如抖音这种短节目,会有更形象的传播效果。”金涌这样形容科普的作用。

在金涌发布的百余个抖音视频中,他谈化学,谈循环经济,谈农业发展,谈孩子的教育,谈创新,还会谈起最新的ChatGPT。其中,《金涌院士的创新课堂》系列视频已获得2391.8万的播放量。“曾经只有清华大学的学生能听到金院士讲课,现在普通群众也有机会享受了。”一位网友留言说。

当短视频和直播“碰撞”科学知识,抽象的“知识点”变得生动有趣,科普者与公众有了“双向奔赴”的平台。近年来,越来越多高校教授、学者、院士走进抖音,向公众传播科学知识。《2023抖音公开课学习数据报告》显示,过去一年,国内高校在抖音累计直播1万场,总时长超过7350万分钟,相当于1.68万节课。抖音双一流大学公开课覆盖率增长至93.2%,一级学科覆盖率100%。共有400位教授、45位院士、4位诺奖得主在抖音传递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