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魏容记石厂 – 荃湾
创于: 1966年
经营:石厂
地址:荃湾川龙村昂塘地段
拍摄:Boris
据闻魏容记石厂的招牌由区建公(精书法,兼善各体,尤以北魏书体独步书坛)题字,于是决定择日实地考察,计划拍照之余顺道访问老号。乘坐小巴抵达川龙村口,沿着车路步行约十分钟,即可抵达魏容记石厂。现场观察书法招牌,可见保养状态甚佳,四旁树头菜盛开,眼前景象赏心悦目。稍为细看石厂招牌,左下方可见「区建公时年八十五」,区氏享寿八十有五,故此题字乃其晚年之作。此外,「魏容记石厂」五字之下刻有「承办中西坟墓」,业务范畴一目了然。
魏容记石厂成立于1966年,创办人为魏容老先生,现时业务由他的两位儿子主理。石厂分为写字楼及工厂,前者选址川龙昂塘地段,后者在山上的响石坟场。两者地理位置相近方便日常营运,皆因墓地工程十居其九位于响石。
魏氏兄弟平日轮流坐镇昂塘,埋首打理石厂工程业务之外,员工午膳需要依靠二人安排,早上他们前往荃湾街巿买菜,午前驾车运送食材交给工厂,该处设有简朴灶台可供煮食。石厂同样负责员工交通,清早专车直达响石工场,黄昏接载伙计回到巿区。
响石坟场由荃湾乡事委员会管理,规定坟场「只限安葬身故之荃湾乡事委员会属村原居民、荃湾区战前居民及战前渔民」,魏容记厂方指出,目前坟场尚有土地可供先人下葬。其实火葬在港日渐普及,龛位石碑需求不少。此类石碑采用石料较薄,所以凿字工序仍在本地。现时石厂拥有一部啰字机,连接装上相应软件的电脑,只要输入需要刻凿的文字,机器随即于碑上展开工序。
至于坟墓石碑厚大得多,无法使用小型机器凿字。石厂最后一位凿字师傅亦于廿年前退休,目前工序已经交由中国大陆的工厂负责。墓碑石材有福建石及汕头石,不过目前石厂主要选用青石,盖其石质较为幼细,碑上金漆不易脱落,只是价格相对较高。
魏容记门前空地碑石连片,参差层叠,而且厚薄大小不一。旧日只有厚身碑石,厚度四至五寸不等,后来精良切割机器普及,薄身碑石伴随出现,此类石材厚度大约一寸。不过铺外地上厚大碑石居多,另见数座石狮藏身于碑石堆,营造坟墓之时置于墓碑两旁,主要守护阴宅并可庇佑亡灵,不过现时本港已无石雕工匠,所以石狮全是产自大陆工场。至于石骨灰盅同属中国制造,不过盅身刻字仍由魏容记负责。
石制用品甚少个别出售,反而用于营造坟墓为主。造坟工程涵盖开冢、下葬、立碑,其中开冢可以细分锄泥、砌砖及批荡等等工序。魏容记石厂承办中西坟墓之外,还会提供各类保养维修或重建,因为土葬墓地久经日晒雨淋,碑石及墓地坟面难免出现损耗。至于坟墓建造及修辑维护,均由石厂员工留驻响石专责处理。
香港土葬用地已经所剩无几,火葬取代土葬之势无法逆转,直接冲击殡仪行业各个环节,例如名贵寿衣需求持续下降及土葬坟墓工程数目减少。无论寿衣老号抑或部分石厂,近年选择开拓殡仪顾问业务,尝试增加本业以外的收入。不过推动业务变革从不容易,有待年轻一辈愿意投身祖业,运用崭新思维达至推陈出新,目前魏家石厂传承前景未明,不过依然祝愿魏容记业务能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