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洗头还是洗脑?小伙40块理发被推销网贷2万充值:够理发到60岁了

生活中,当我们走进理发店的时候,常常会受到理发师的推销,不是让我们办卡,就是让我们多做项目,本来只是简单的剪刘海,最后却变成了染发,烫发。

在网上,大家常常调侃说“杭州不理发”,因为近些年,理发店的新闻常常登上新闻,最近一位网红“铁头”打假理发店,也是将这个话题再次登上热搜。

洗头还是洗脑?小伙40块理发被推销网贷2万充值:够理发到60岁了

不过,你以为理发店套路只有杭州才有吗?其实不然,这种情况全国各个城市都有。

洗头还是洗脑?小伙40块理发被推销网贷2万充值:够理发到60岁了

小伙40元理发,最后花1.7万

小伙介绍,当天来理发店理发,本打算仅花费40元进行普通剪发。

不过在剪发过程中,店员一直向他推荐排毒修复套餐,介绍说可以帮助他修复容颜,排毒对身体有益。

洗头还是洗脑?小伙40块理发被推销网贷2万充值:够理发到60岁了

在一番话语的攻势下,小伙架不住对方的软磨硬泡,就同意了这个价值7000元的套餐,可身上只有3000块钱,他又在店员的推荐下,网贷了20000块。

洗头还是洗脑?小伙40块理发被推销网贷2万充值:够理发到60岁了

贷款的地点是在理发店,这笔钱他也是花在了理发店。

店员介绍,如果在店里充值办卡,还可以赠送一万元的修复。就这样,他自己都没算明白自己到底做了几个项目,反正最后是花了17000块。

回到家后,小伙越想越不对,感觉自己被套路了,而且他仔细算了算账

每次理发40元,这笔钱足够他从现在用到60岁。

洗头还是洗脑?小伙40块理发被推销网贷2万充值:够理发到60岁了

于是,他将此事反映给了媒体进行曝光,但这笔钱是否能够拿回来,目前,还是未知数。

网友不理解

小伙的遭遇,其实在不少新闻报道中,我们都看到过类似的经历,不过大家并没有产生同情,而是质疑,钱在自己的手上,为什么会被套路充值呢?

洗头还是洗脑?小伙40块理发被推销网贷2万充值:够理发到60岁了

有网友好奇,店员究竟用了什么话术将小伙充值的,调侃说把店员招到公司来做销售

洗头还是洗脑?小伙40块理发被推销网贷2万充值:够理发到60岁了

还有网友表示:拒绝不了就翻脸,迈开腿往门口走,说破天了也不按六位数支付密码

洗头还是洗脑?小伙40块理发被推销网贷2万充值:够理发到60岁了

这几位网友的观点,其实很现实,在这一类充值的消费者中,其实很大一部分,都是因为不会拒绝别人。毕竟现在是法治社会,谁也不可能抢走你的手机来充值。

理发店套路层出不穷

当然,这种事情,也不能指责消费者,因为他们本来就是受害者,面对如此多样和精心策划的营销套路,消费者往往容易成为受害者。现代商业环境中,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

情感营销手段:在提供服务的同时,销售人员会利用情感交流,比如在理发过程中与顾客建立起看似友好的关系,然后利用这种关系对顾客进行软磨硬泡的推销。

美容养生的误导:通过检查顾客的头皮或面部问题(如痘痘、伤口等),销售人员往往会夸大问题的严重性,利用顾客对健康的关注,推销相关的高价产品或服务。

制造焦虑的营销策略:比如通过免费的健康检测吸引顾客,然后夸大或编造一些健康问题,制造顾客的焦虑,以此推销高消费的项目。

洗头还是洗脑?小伙40块理发被推销网贷2万充值:够理发到60岁了

然而,这种通过制造恐慌和误导信息的做法,实质上是一种欺诈行为。

根据相关法律,消费者完全有权基于民事欺诈的理由,要求撤销与理发店的合同,并追回已经支付的费用。这种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和商业道德。

消费者在面对这类情况时,应提高警觉,避免盲目消费,并在必要时寻求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洗头还是洗脑?小伙40块理发被推销网贷2万充值:够理发到60岁了

成年人要会拒绝

作为成年人,学会拒绝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生活技能。面对各种销售套路和诱惑,能够坚定地说“不”,是保护自己利益的第一步。

面对不必要或超出预算的商品和服务,应直接而坚定地拒绝。不必担心拒绝会伤害对方,保护自己的利益才是最重要的。要知道,合理的拒绝是每个人的权利,不应感到愧疚。你不拒绝,最后受伤的,可能就是你的钱包了。

#来点儿干货#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