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洗頭還是洗腦?小夥40塊理發被推銷網貸2萬充值:夠理發到60歲了

生活中,當我們走進理發店的時候,常常會受到理發師的推銷,不是讓我們辦卡,就是讓我們多做項目,本來隻是簡單的剪劉海,最後卻變成了染發,燙發。

在網上,大家常常調侃說“杭州不理發”,因為近些年,理發店的新聞常常登上新聞,最近一位網紅“鐵頭”打假理發店,也是将這個話題再次登上熱搜。

洗頭還是洗腦?小夥40塊理發被推銷網貸2萬充值:夠理發到60歲了

不過,你以為理發店套路隻有杭州才有嗎?其實不然,這種情況全國各個城市都有。

洗頭還是洗腦?小夥40塊理發被推銷網貸2萬充值:夠理發到60歲了

小夥40元理發,最後花1.7萬

小夥介紹,當天來理發店理發,本打算僅花費40元進行普通剪發。

不過在剪發過程中,店員一直向他推薦排毒修複套餐,介紹說可以幫助他修複容顔,排毒對身體有益。

洗頭還是洗腦?小夥40塊理發被推銷網貸2萬充值:夠理發到60歲了

在一番話語的攻勢下,小夥架不住對方的軟磨硬泡,就同意了這個價值7000元的套餐,可身上隻有3000塊錢,他又在店員的推薦下,網貸了20000塊。

洗頭還是洗腦?小夥40塊理發被推銷網貸2萬充值:夠理發到60歲了

貸款的地點是在理發店,這筆錢他也是花在了理發店。

店員介紹,如果在店裡充值辦卡,還可以贈送一萬元的修複。就這樣,他自己都沒算明白自己到底做了幾個項目,反正最後是花了17000塊。

回到家後,小夥越想越不對,感覺自己被套路了,而且他仔細算了算賬

每次理發40元,這筆錢足夠他從現在用到60歲。

洗頭還是洗腦?小夥40塊理發被推銷網貸2萬充值:夠理發到60歲了

于是,他将此事反映給了媒體進行曝光,但這筆錢是否能夠拿回來,目前,還是未知數。

網友不了解

小夥的遭遇,其實在不少新聞報道中,我們都看到過類似的經曆,不過大家并沒有産生同情,而是質疑,錢在自己的手上,為什麼會被套路充值呢?

洗頭還是洗腦?小夥40塊理發被推銷網貸2萬充值:夠理發到60歲了

有網友好奇,店員究竟用了什麼話術将小夥充值的,調侃說把店員招到公司來做銷售

洗頭還是洗腦?小夥40塊理發被推銷網貸2萬充值:夠理發到60歲了

還有網友表示:拒絕不了就翻臉,邁開腿往門口走,說破天了也不按六位數支付密碼

洗頭還是洗腦?小夥40塊理發被推銷網貸2萬充值:夠理發到60歲了

這幾位網友的觀點,其實很現實,在這一類充值的消費者中,其實很大一部分,都是因為不會拒絕别人。畢竟現在是法治社會,誰也不可能搶走你的手機來充值。

理發店套路層出不窮

當然,這種事情,也不能指責消費者,因為他們本來就是受害者,面對如此多樣和精心策劃的營銷套路,消費者往往容易成為受害者。現代商業環境中,這樣的例子屢見不鮮:

情感營銷手段:在提供服務的同時,銷售人員會利用情感交流,比如在理發過程中與顧客建立起看似友好的關系,然後利用這種關系對顧客進行軟磨硬泡的推銷。

美容養生的誤導:通過檢查顧客的頭皮或面部問題(如痘痘、傷口等),銷售人員往往會誇大問題的嚴重性,利用顧客對健康的關注,推銷相關的高價産品或服務。

制造焦慮的營銷政策:比如通過免費的健康檢測吸引顧客,然後誇大或編造一些健康問題,制造顧客的焦慮,以此推銷高消費的項目。

洗頭還是洗腦?小夥40塊理發被推銷網貸2萬充值:夠理發到60歲了

然而,這種通過制造恐慌和誤導資訊的做法,實質上是一種欺詐行為。

根據相關法律,消費者完全有權基于民事欺詐的理由,要求撤銷與理發店的合同,并追回已經支付的費用。這種行為侵犯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違反了誠實信用原則和商業道德。

消費者在面對這類情況時,應提高警覺,避免盲目消費,并在必要時尋求法律途徑維護自己的權益。

洗頭還是洗腦?小夥40塊理發被推銷網貸2萬充值:夠理發到60歲了

成年人要會拒絕

作為成年人,學會拒絕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生活技能。面對各種銷售套路和誘惑,能夠堅定地說“不”,是保護自己利益的第一步。

面對不必要或超出預算的商品和服務,應直接而堅定地拒絕。不必擔心拒絕會傷害對方,保護自己的利益才是最重要的。要知道,合理的拒絕是每個人的權利,不應感到愧疚。你不拒絕,最後受傷的,可能就是你的錢包了。

#來點兒幹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