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黄帝内经》:抽动症就是个“小虫”轻轻一拍就“死”

作者:中医儿科夏新红

能找到我的家长,你的孩子是幸运的。

抽动症真的很好治,我每次都这么说,家长都不相信,说我带着孩子跑了那么多医院,什么方法都试了,怎么还不好呢?真的像你说的这么简单吗?

视频加载中...

中医中没有抽动症的病名,归属于“慢惊风”等范畴,《黄帝内经》中云:“风盛则动”,“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暴强直,皆属于风”。

后代医家认为本病外因可归属于风、热、火,内因为肝血(阴)亏虚,肾阴不足,脾虚痰聚,心火扰动。

《黄帝内经》:抽动症就是个“小虫”轻轻一拍就“死”

心肝火旺,内风扰动,则发抽动。肝主筋,肝阴不足无法濡养筋脉,筋脉失去了养分,就会发生拘挛甚至剧烈抽搐。脾虚造成痰湿聚集,流窜到身体各处经络,就会引动肝风,风痰互扰,加重抽动的症状,令其反复不愈。

临床近40年,我在治疗小儿抽动方面总结了一些经验,看好过上万名患儿,所以我有这个信心,才会对家长说很好治。

《黄帝内经》:抽动症就是个“小虫”轻轻一拍就“死”

今天说一个典型的肝亢风动型案例:

孙某,男,12岁,他是两周前与同学生气后出现嘴角、眼角不自主抽动,吸鼻。

近日又频繁眨眼、翻眼、皱眉,性情急躁,妈妈发现不对劲就带着去医院看了,诊断为抽动症。没有要医院开的西药,直接找我来看中医。

观其面红,眠差,舌红,苔薄白,脉弦数。这孩子辨证属肝风扰神,治以清肝泻热,息风止痉。

开方:防风、荆芥、菊花、谷精草、知母、白僵蚕、胆星、辛夷、苍耳子、柴胡、龙胆草、山桅、石决明、天麻、钩藤。

《黄帝内经》:抽动症就是个“小虫”轻轻一拍就“死”

标本兼治,以收佳效。1周后复诊,眨眼、吸鼻明显好转,情绪稍有稳定。

上方加减续服治疗3个月而愈。随访至今未见复发。

说说我的治疗思路:

肝为刚脏,主动,在志为怒,体阴而用阳,为罢极之本,主人体生发之气。小儿肝常有余,若内外因致肝气不舒,气郁化火或肝阳偏亢,则引动肝风,风盛则动,故发抽动。

其症见抽动有力,喉中发声响亮,性情急躁易怒,面色红。治以清肝泻热,息风止痉,方用龙胆泻肝丸加减。

《黄帝内经》:抽动症就是个“小虫”轻轻一拍就“死”

面对同样的肝亢患儿,治法却要灵活,我认为在祛风止痉基础上,要结合病因及兼证进行五脏辨证,有的患儿表面看症状差不多,其实内因却不同,不能一概而论。

审证求因,而后遣方用药,你会发现抽动症就是个“小虫子”,轻轻一拍就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