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许子东:100年过去了,为何鲁迅讲的话就像在评论今天的报纸

在优酷的《有为》短片里,演员曹磊再现了鲁迅先生。鲁迅,这个我们并不陌生的名字,作为大陆近代文学中高举旗帜的文豪大家,他的作品在经过了百年历史的沉淀之后,依然散发着夺目的光彩,激励着每一个向上向好的年轻人。

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对鲁迅先生的这一句话感到振奋,“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光,发一分热,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许子东:100年过去了,为何鲁迅讲的话就像在评论今天的报纸

香港岭南大学中文系的教授许子东,曾经对鲁迅进行过长时间的研究。在一次的活动中,现场有记者向他提问,问他关于鲁迅的看法,他是这样说的:

“我觉得跟鲁迅打交道是有必要的,为什么必要?100年了,鲁迅的话就像昨天说的一样,我惊呆了,从没有看到一个作家可以写出一句话相当于在评论今天的报纸。”这样的一番话,可以说是振聋发聩,而恰恰也是这样的一番话,引起了众多人的共鸣。

为什么大家在读到鲁迅的时候,都会有这样的感受?鲁迅的文字中究竟有怎样的魅力?其实粗读鲁迅的文章,是很晦涩难懂的,因为有诸多的东西他不便直白地讲述,细细读来,才能咂摸出他文字背后隐含的深意。是什么使得他能够写出这样的文字呢?

许子东:100年过去了,为何鲁迅讲的话就像在评论今天的报纸

他出生在一个富贵人家,见证了家族的兴盛与衰落,身处近代中国新旧交替的至暗时刻,与芸芸众生体味着一样的无奈与辛酸。这使得他将其转化为一种力量,一种直指人心、唤醒民众的力量,这种力量就是文字的力量、笔的力量。

旧思想的迫害,弃医从文

1881年,在浙江绍兴一户富贵人家家里,鲁迅出生了,当然那个时候他不叫鲁迅,他叫周樟寿,后来改名为周树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那个树人。

虽然他自幼衣食无忧,但是在父亲去世,家道中落以后,他并没有就此堕落,因为他年幼时思想受到过启蒙,加之他是一个极为聪颖的人,他对于外面的世界始终带着向往。

许子东:100年过去了,为何鲁迅讲的话就像在评论今天的报纸

清光绪三十九年,他留学日本,他认为大陆之所以饱受欺凌,是因为国人体质虚弱,所以他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结识藤野严九郎,就是我们后来所熟悉的《藤野先生》的人物原型。

在《藤野先生》一文中,我们就可以窥见作为一个华人,留学生受到不少当地人的排挤、挑衅,这背后真正蕴藏着的,是国与国之间的地位不对等,特别是“日俄战争教育片”,让他深受刺激,始终难以忘怀,最终选择回国,弃医从文,应该先改变国人的心理状态。

封建礼教和风气对国民的压迫使得鲁迅极为不满,但是1906年,他自己却也受到了这一种被他所厌恶的封建糟粕的迫害。那一年,远在家乡的母亲寄来家书,提到自己的身体状况不好,要儿子回家看望。

许子东:100年过去了,为何鲁迅讲的话就像在评论今天的报纸

鲁迅听闻此,心系母亲的身体,赶忙买了船票,几经辗转回了老家。没想到回了老家,等待他的却是一个素未谋面的新娘,和一场注定不会被他所接受的婚姻。

原来是母亲在他不在的时候定下了这一门婚事。鲁迅不愿意接受封建包办婚姻,但是却顶不住母亲以死相逼,只能选择屈服。但是无论如何他都是没有办法接受朱安的。

他也曾经给过朱安选择的机会,但是朱安却始终无法摆脱封建思想对她的束缚,这也使得鲁迅终其一生也没有承认朱安是他的妻子。这加上他在日本的所见所闻,更加坚定了他弃医从文,拯救国人灵魂和思想的信念。

许子东:100年过去了,为何鲁迅讲的话就像在评论今天的报纸

新文化的战士

放下手术刀的鲁迅,虽然有过一段时间的困顿期,但终是拿起他手中的笔,以笔为刀。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只有用最深刻犀利的文字,才能唤醒一部分沉睡中的中国人,唤醒一部分的知识青年。陈独秀找到他,希望他可以一起加入《新青年》,为《新青年》灌注一些新鲜的血液。

《新青年》第四卷第五号登载了鲁迅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这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用现代体式创作的白话短篇小说。

许子东:100年过去了,为何鲁迅讲的话就像在评论今天的报纸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狂人日记》直指封建礼教,是他在经过沉默和思索以后发出的第一声呐喊,是他的愤怒、怨恨、不满,以及新生的希望、祈祷,各种复杂情感的交织,让它有一种冲破人心的力量。小的时候,看不懂《狂人日记》,长大后在读起来,却不禁热泪盈眶。

鲁迅先生对于现实压迫的大声呐喊,终于是可以唤醒一部分的民众,他们和他一样,开始对现实反抗、呐喊。

许子东:100年过去了,为何鲁迅讲的话就像在评论今天的报纸

以《新青年》为首的新文化运动,肩负着思想解放、思想启蒙的重任,这条路,注定是荆棘遍地,风霜满身,可正是因为他们从未有过退缩,从未有过放弃,这条荆棘小路,才能最终铺就一条康庄大道。

这个时候不免再次想到鲁迅先生的那句话,“此后如竟是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鲁迅的当代价值

鲁迅先生的思想放在现在,一样具有相同的价值。他的思想不仅仅是民族性的,更是世界性的,他不单单是关注本民族的人民的生活,同样也关注着人类所共同面临的问题。他谈论“拿来主义”,谈论娜拉走后怎样,他种种谈论的问题,放在今天来看,依然具有极高的价值。

许子东:100年过去了,为何鲁迅讲的话就像在评论今天的报纸

就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看,世界是不断发展,螺旋式上升的,我们也是始终处在一个新旧不断交替的对抗之中,由此也可以看出鲁迅思想的熠熠闪光之处。

鲁迅先生在揭示社会黑暗这一现实的层面上所做出的种种努力也就一样是适用于我们现在的社会。

这才有许子东说的,100年过去了,鲁迅的话仍然像是在今天一样让人振聋发聩。

许子东:100年过去了,为何鲁迅讲的话就像在评论今天的报纸

小结:

我们追溯鲁迅先生,不单单是看他作品中的文学内涵,更是体味文字背后的温度,以及他为何能够影响深远的深刻意蕴。所以我可以肯定的是,鲁迅先生的作品,哪怕过了一百年,一千年,也可以在文坛上绽放他的光彩。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