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 | 阅微札记
编辑 | 阅微札记
每个人都有自己与生俱来的天赋。
比如唱歌、绘画、表演等等。
今天我们要介绍的这位主人公,潘晶,在“珠心算”上天赋异禀。
而她正是因为这样的“心算超能力”,在六岁的时候就被特种部队破格录取,成了最年轻的军官。
2001年,潘晶出生于内蒙古自治区的一个牧民家庭。
潘晶也自小就与草原牛羊为伴。
虽然家中的经济情况并不富裕,
但一家人的生活依旧幸福美满。
几年后,潘晶长大了些,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
虽然家庭情况不是那么优越,但为人父母都会想办法给予孩子最好的。
为了能让女儿接受更好的教育,拥有更好的生长环境,潘晶的父母便卖掉了家里的牛羊。
并用这些卖来的钱,带着女儿搬到了城市居住。
来到城市后,家里的日常消费自然比原先会高一些。
于是,为了解决家里的生计,夫妇俩人就开了一家小餐馆。
经过一段时间的经营后,饭馆的生意日已有了起色。
身为老板的潘父潘母,也就变得愈发忙碌了起来。
这样一来,他们就没有太多的时间来照看女儿。
陪伴女儿的时间就明显变少了很多。
因此,夫妻俩人就把女儿潘晶送到了全托管式的幼儿园。
不过,父母都没想到,改变女儿一生命运的齿轮,也就此开始转动。
入园后,园方为了能让孩子们接触都方面的知识,培养孩子们的爱好,便开展了各种各样的兴趣活动课程。
其中有一次,
园方进行了一次珠心算课。
也正是在这节课上,潘晶显现出了她与众不同“超能力”。
那节课上,
园方请到了负责教课的马立新老师。
而这位马老师,就是小潘晶的“伯乐”,日后更是成了她的初代珠心算老师。
珠心算本是就是一种相对高级的算术,很多成年人都搞不懂其中的奥秘。
对于幼儿园的小娃娃们,就更别说了。
所以,幼儿园举行这次课程的初衷,
也就是希望能让孩子们开拓一下视野,接触一下新思维。
果不其然,课堂开始后,座下的小朋友们一个个都云里雾里的,听不懂老师讲的是什么。
整个班里,只有潘晶听得特别认真。
听讲的时候,她还下意识地拿起算盘摆弄了几下。
并且,在其他孩子一头雾水的时候,
潘晶却能完整跟上老师的思路,把题目准确地做出来。
这让马立新老师感到惊喜。
经过一堂课的观察,马老师十分肯定地认为:
潘晶在珠心算方面有着巨大的潜力和天赋。
人才不可多得,才华不可埋没,不然最后只能“伤仲永”。
于是,马老师主动和潘晶的父母商量,希望他们能同意女儿跟着自己学珠心算。
父母知道后,心里很是欢喜。
为了孩子的未来前程,毫不犹豫地就答应了马老师的请求。
不过,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虽然潘晶在珠心算方面有着过人的天资,但到了马老师的班级中,面对一众珠心算的学员,优势就不那么明显了。
鉴于潘晶刚接触珠心算,没什么经验,年龄也小,马老师便为她专门定制了一套“学习计划”。
就这样,在“先天”和“后天”的双重“buff”下,
潘晶逐渐习得了过目不忘的本领。
经过一系列的系统训练后,潘晶的成果也是令人夸赞。
万字以内的各种算数,她已经可以不假思索地得出准确答案。
小潘晶的学习成果,全被马老师看在眼里。
于是,马老师做出了一个决定:
让潘晶参加国家级专业的大型珠心算比赛。
但,这个提议也遭到了一定的争议。
因为潘晶的年龄实在太小,这个时候就参加全国性质的比赛,真的合适吗?
不过,马老师并没有因此而改变主意。
在他的坚持下,潘晶作为最小的参赛者,站上了比赛的舞台。
在比赛中,潘晶的表现十分优异,并夺得了此次比赛亚军的好成绩!
更让人想不到的是,在面对如此之大的场合,小潘晶居然丝毫不怯场,全程落落大方。
小潘晶的卓越表现,也引起了珠心算特种部队的会长——王卫达的注意。
王会长认为,
小潘晶是个珠心算的好苗子。
但由于年龄关系,王会长只能将小潘晶作为以后招募的备选。
然而,马老师认为,能够加入特种部队,这样的机会机遇可遇不可求。
要知道,珠心算特种部队每年的招募名额,寥寥无几。
于是,马老师亲自找到了王卫达会长,希望他能给小潘晶一个机会。
经过一番商讨,最终,王会长终于同意,让小潘晶破格参加征兵考试。
小潘晶也知道这次机会的来之不易,在考试中也不负重望。
在连续8轮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
潘晶展示出的珠心算天赋,让特种兵部队深深记住了她。
最终,部队表示,决定破格录取小潘晶。
此后,小潘晶就成了预备役当中的一员。
经过一段时间的考核,小潘晶顺利通过了队里的试用期。
转正成了正式的特种部队队员。
并给办理了入伍手续。
可享部队义务兵的待遇。
这一年,是2007年。
这时候的潘晶,年仅6岁。
也正因此,
潘晶成了国内年纪最小的军官。
看到这里大家或许会有疑问:
什么是珠心算特种部队?
有的网友表示,自己活了六十年,头一次听说这样的部队。
在如今的信息时代,大陆国防方面的很多工作,都离不开计算机。
再加上技术的日新月异,我们在数据处理方面也有着更为快速便捷的的方法。
国家也一直都在强调“科技强军”、“科技建军”。
那,珠心算这样的“人工”部队,又有着怎样的存在意义和价值呢?
珠心算特种部队并不需要冲锋陷阵,他们唯一要做的,就是拨弄手里的算盘。
相对于计算机计算,珠心算特种部队更像是一种“候选”。
目前的国际形势虽然看起来和平,但依旧潜伏着各种危机。
和以往时期的刀兵相见不同,现在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很多都升级成了“电子战”或是“信息战”。
此外,虽然计算机技术很发达,但只要被敌方的系统控制或是入侵,那就毫无用武之地了。
不过,网络可以被控制,但人脑不能。
珠心算用特种部队,就是在国家面临这种危急情况时的“替补”。
具体怎么个“替补”法,
有网友做出了解释:
什么,你不相信珠心算能有这样的神通?那我来给大家举一个历史上的真实例子。
上世纪五十年代,新中国处于内忧外患的局面。
那时候大陆的国防建设才刚刚起步。
没有原料,没有经验,没有技术,全靠外国的支持帮助。
后来,美苏冷战,两极格局形成。
不仅美国给我们留下了烂摊子自己拍屁股走人,就连苏联老大哥也撤走了对大陆工业方面的所有援助,并销毁了大部分的研究资料。
中国一下子就陷入了茫然无措的的境地。
当时就连苏联都嘲讽:
中国20年都不可能研究出原子弹。
但,我们的先辈没有退缩,而是立下了宏愿:
“中国人也要搞出自己的原子弹!”
但建造原子弹可不是个小工程。
电影《横空出世》中,就说明了核武器建造的耗时之久。
但对于大陆当时的局势,大陆的科学家们根本没有这么久的时间可以停留。
当时的设备也很简陋,计算机只有一台,还是在科学院里,根本不够用。
物资也十分匮乏,
还赶上了连续三年的自然灾害。
但即便如此,先辈们也没有放松脚步。
敲算盘的邓稼先
没有先进的设备,那我们就用老方法、笨方法。
于是,科学家们便拿出了中国独有的计算工具——算盘。
和普通的数学计算不同,建造原子弹是需要精细又精细的数据。
而算盘的工作量又很大,所以在没有任何发达的技术下,老一辈的科学家只能采用“人海战术”,来完成各种运算。
每人一把算盘,负责一个计算点。
然后再通过循环递归计算,得到最终的结果。
甚至“算盘大军”还指出了先前苏联专家留下的资料结果中的错误之处!
就这样,一穷二白的新中国,在美苏两国的“核威胁”下,在先辈们昼夜不停用算盘的计算下,用古老的智慧和不屈的精神,造出了大陆的第一颗原子弹!
这也是中国,创造的一个奇迹。
从那之后,整个世界都听到了东方龙吟!
如今,数十年过去,大陆的科技技术早已站在世界前列。
但珠心算,依旧存活于历史舞台,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至于潘晶,在她最初入队的时候,就有人认为:
假若有一天她能将自己珠心算的本事运用到战场上,那她的能力,可顶一个师!
结语
自古英雄出少年,我们相信,潘晶一定会为国家做出了不起的贡献!
大家有接触过珠心算吗?感觉如何呢?
欢迎在评论区里交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