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戚继光功勋卓著,为什么当不了兵部尚书?张居正:你水平太差了

作者:我最棒棒棒

前言:

戚继光,功勋卓著,然而却面临着一个看似难以理解的困扰——为何他无法担任兵部尚书?答案竟然出自张居正之口:“你水平太差了。”这是一场关于才华与职务的对话,一个英勇将领被责备为“水平太差”,这究竟是官场尔虞我诈还是真实水平的反映?

戚继光功勋卓著,为什么当不了兵部尚书?张居正:你水平太差了

山东武举高中戚继光,抗倭初建戚家军

嘉靖三十一年,年仅二十出头的戚继光中山东武举,一举成名。当时中国沿海倭患严重,海寇数十年如一日扰民害境,戚继光投身前线是志愿也是无奈。据说,当年山东武举高中后,多位达官贵人前来恭贺,并允诺未来多加提拔,戚继光却几乎不为所动。他只想尽快到最艰苦危险的前线去报效国家。

在沿海抗倭的岁月里,戚继光先后在山东、江苏等地历练,见识了倭寇的残暴与人心惶惶。只用了三年时间,戚继光才二十五岁,便以都指挥佥事的身份,率部防守海疆,开始了他抗击倭寇的生涯。根据当地志书记载,戚继光在山东时期,与一位叫左良玉的女子结为连理。左良玉的父亲原本反对这门亲事,因为戚继光无名无份,前途未卜。然而,戚继光的刚毅与节操,最终打动了未来岳父,两人成婚。这段姻缘,也成为戚继光走过风雨的精神寄托。

戚继光功勋卓著,为什么当不了兵部尚书?张居正:你水平太差了

1557年,眼看倭寇犯境,戚继光指挥不当,支援不力,这场失败直接导致他遭到彈劾落职。然而还在壮年的戚继光并未气馁。他清楚知道,想要战胜外敌,必须从内部做起——训练一支精锐部队。当时明朝沿海卫所军队愁于无力与倭寇抗衡,士气低落,戚继光决心仿效岳家军,建立一支戚家军,与倭寇决一死战。

从1559年起,戚继光在浙江大规模征兵。他严格挑选士兵,必定是农民出身,因为他认为农民最朴实吃苦。绝不收一些奸猾只会算计的城市居民。三年时间,戚家军士兵数量暴涨至一万,训练有素。这些士兵出身低微,但戚继光视如手足,他们也视戚继光如同父兄。据说,戚家军每逢祭祀,士兵们第一时间献上祭品,以示对戚继光的崇敬之情。

戚继光功勋卓著,为什么当不了兵部尚书?张居正:你水平太差了

与此同时,戚继光顺应时代潮流,强调鸟铳、火枪等新式武器的运用。他还针对与倭寇作战的特点,创立了“鸳鸯阵”的方阵队形。这种队形要求队伍步调一致,严明纪律,各兵种相互配合,才能在混战中占据优势。为了磨合配合,戚继光不遗余力地训练士兵。传说中,每次操练,戚家军士兵都会高喊“为明廷杀敌,以血洗倭寇”。他们深知大义,也深深敬畏戚继光这位恩师。可以说,戚家军的建立,是戚继光军事生涯的重要一页,也让沿海防线焕发出新的希望。

总理蓟州,北上防蒙古有功

1567年,蒙古深入边境,神出鬼没,边将深感无力。因功被举荐的戚继光应征北调,镇守边疆。他虽然已经是五十有余的老将,仍然意气风发、骁勇善战。当时的张居正任职内阁,他深知戚继光才能远超一般,军事经验老到,是最佳人选。因此,张居正强力推举戚继光担任新设立的总理蓟州军务,直接统帅蓟州军队,负责应对北疆局势。

戚继光功勋卓著,为什么当不了兵部尚书?张居正:你水平太差了

刚北调的戚继光深感边防空虚。当地军队整体战斗力差强人意,他第一时间从浙江急调三千戚家军精锐援助,缓解燃眉之急。这些戚家军将士北调后,仍然以戚府为家。听说他们闲暇之时,常常聚在一起弹琴下棋,追忆往昔南方时光。与此同时,戚继光开始严格训练边军,并以戚家军为模板,让北军汲取经验。可惜当地一些文官不满戚继光的咄咄逼人,上书说南兵不宜北调。还好在张居正屡次支持下,这些障碍才得以解除,戚继光才得以大展身手。

接下来的三年时间里,戚继光兴修边垒,屯田种粮,确保给养。此外,他还依托自己丰富的工程知识,主导修建一系列空心敌台,这是一种高五丈,中空,三层结构的瞭望建筑,既可屯兵,又便于监察敌情。在张居正等朝中权臣大力支持下,这些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使边境防务得以巩固。

戚继光功勋卓著,为什么当不了兵部尚书?张居正:你水平太差了

1584年,蒙古退兵达成盟约。16年时间里,戚继光的防守功绩有目共睹。据说,每每有外敌退去,老百姓们都会自发前来献上鲜花和美食,以示感激之情。因为有他坐镇边疆,使得边关百姓得以安居乐业,不再担心生命财产安全。他的北调可以说是大获全胜,为明廷解了燃眉之急。

晚年屡遭边缘,终未得掌兵部

然而,戚继光的功勋卓著与地位并不相称。他虽然担任要职,统帅军队,却从未晋升至最高将官。即便到了晚年张居正执政时期,戚继光也只是区区一镇之帅,权力受到极大限制,难以施展抱负。

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明朝武将地位低下,容易招致文臣忌惮。戚继光北调之初,就有朝臣攻讦他,限制他节制其他镇军队。在张居正屡次帮助下,这些障碍才得以解除。但到了万历初期,张居正突然去世,戚继光再无靠山。他晚年屡遭冷落,几次请求掌管提督军务的请求也石沉大海,想要获得文官系统的重用更是难上加难。

戚继光功勋卓著,为什么当不了兵部尚书?张居正:你水平太差了

=在这种环境下,戚继光终被边缘化,没能进一步在军队系统获得更大的话语权。当他已经白发苍苍的时候,还会不自觉回想起抗倭的岁月。听说有次他手持兵器,站在镜子前遥想巅峰时期的风采,不禁留下两行清泪。尽管他在世时,还是让敌寇闻风丧胆的一方英主。但他终究没能实现掌管兵部的宿愿。眼看达官贵人来来往往,戚继光心中也许早已看破红尘,只想简简单单地与儿孙相伴度过晚年。

结语

戚继光虽然是明朝抗倭和防蒙古的重要功臣,却始终未能在武官系统中占据重要位置。宦海沉浮,他的功名与地位终究难以匹配。后人不禁要问,他的才能与努力到底欠缺了什么?历史的戏剧性在于此。然而,我们更该记取的,是戚继光那种为国捐躯的精神,以及他为明廷立下的汗马功劳。这才是千古流芳的真谛。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