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本是除草的良药,却成了索命的恶魔。
“百草枯”的研发者李德军,是农民心中的“救世者”,但同样也是无数人心中的“索命鬼”。
而这就是源于“百草枯”的致命性。
“无药可救”一直是“百草枯”最现实的问题。
即便清楚地知道“百草枯”的威力,但还是有很多受到挫折的人一时想不开而喝了下去。
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才后悔着求救。
每每出现这样的新闻都让“百草枯之父”李德军愧疚不已。
毕竟,谁也想不到用来除草的“百草枯”会变成“索命”的利器。
也正是这样李德军才说出了“百草枯卖了多少年,我愧疚了多少年”这样的话!
除草的“百草枯”
百草枯是农业行业最成功的发明,却也是我们生活中最危险的存在。
相信对于很多农民而言,看到“百草枯”这个名字都不陌生。
百草枯除草的威力,在整个农药除草界都是赫赫有名的。
它不仅能让杂草大军全军覆没,而且又不会对土地产生损害。
这样完美的存在可是让农民们连连叫好。
但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农民们都用不起这个“除草神器”。
可这又是为什么呢?
要知道,百草枯最早出现的国家是英国。
1955年,一家来自英国的科研机构,恰巧发现了百草枯在除草方面的妙用。
于是,经过不断的研究实验,终于将这个设想成功的实现。
1962年,英国百草枯的名声一时间传遍全球,并在世界各地流行起来。
只需一点百草枯,就能完胜其他所有的除草剂。
可作为进口产品,高昂的价格永远是农民们无法忽视的硬伤。
百草枯是好东西,但是一旦农民用不起,那就没有了存在的意义。
长久以来,“百草枯”一直掌握在英国手中。
想要农民能够真正的享受到科技带来的福音,似乎只能换个方向下手。
“百草枯之父”李德军
百草枯自问世以来,长久的被贴着英国的标签。
在当时的除草界,真的是百草枯敢说自己第二,就没有别的除草剂敢去争第一的。
起初,大陆的农民对于百草枯感到陌生,不敢轻易的使用。
渐渐的当人们发现百草枯的神奇之后,便离不开了。
甚至,大陆在1984年的时候,一度成为百草枯需求最高的地方。
如此一来对于英国而言,那可是百利无一害的好事。
英国抓住了大陆广大农民的需求“坐地起价”,垄断了除草市场。
为了打破这样的僵局,研究人员只能主动出击。
但技术的落后、环境的限制,让大陆很多科研专家都很难攻克“百草枯”的这项技术。
1996年,山东研究所的李德军,接下了研制“百草枯”这个烫手的山芋。
可为了能够垄断中国的农药除草市场,英国从未透露出一点有关百草枯配方的风声。
没有任何的经验,没有一点技术上的帮助,有的只是李德军团队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冲劲。
于是,李德军和团队扎根实验室,从零做起,这一待就是好几年。
失败了就再次计算数据,重新实验,经历了无数个夜晚的奋战。
终于研发出了属于大陆自己的百草枯。
2004年,大陆百草枯正式问世,李德军的八年时光终于有了回声。
“在全世界,除了先正达之外,第二家掌握这个技术的就是我们。当时感觉到相当厉害,我很自豪,感觉为中国的农业做了一件好事儿。”
一瓶百草枯,让农民们不用在夏天挥汗如雨的在地头劳作。
用上一点就能彻底的解决杂草这个最令人烦恼,却又无可奈何的事情。
农民们真的是切切实实的享受到了百草枯带来的福利。
可就在李德军沉浸在研制百草枯所带来的“光环”中时。
不幸的消息却接二连三的传来。
“救命药”变“毒药”
“医生,求求您救救我吧,我后悔了,我不想死啊。”
看着眼前的喝下百草枯的患者,医生们真的是有心而无力。
并非是医生不愿意去救治,而是一旦喝下了百草枯,就已经算是给自己的生命画上了句号。
带着心中的悔恨,无数人最终还是离开了。
每每看到这里,李德军心中总是百感交集。
一边是自己耗费多年心血攻克出来的“除草神器”。
一边作为无解的毒药,带走了无数人的生命。
起初,谁能把百草枯和自杀联系在一起呢?
李德军从未想过自己辛苦研制出来的心血,会被人们用到另一个地方。
当然在这些悲剧中,不免存在着很多误食出事的情况。
毕竟,最初研制出来的百草枯无色无味,实在是和清水没什么两样。
仅仅一小口,就极有可能到了“无力回天”的地步。
“在研发百草枯的时候,我就没打算研究解药,那时候我也没想到会有人喝它啊!”
外界质疑的声音铺天盖地的袭来,李德军也在媒体面前给出了自己的回应。
那么怎样才能不再发生这样惨痛的悲剧呢?
既然误食是因为无色无味,看起来“人畜无害”的。
那么就改变它的状态不就好了。
之后,百草枯被被染上了“毒色”,气味变得愈加刺鼻。
甚至,因为担心人们误食,在百草枯中增添了催吐的成分。
就是为了从源头上减少百草枯产生的危害。
但这终究是没能拦下“一心求死”的人。
禁止与制止
“百草枯”致命的新闻一个接着一个的传出,让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其它的存在价值。
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早在2014年7月开始,有关部门就针对百草枯水剂做出了禁止的规定。
只留下部分用来出口的生产线。
可是,部分不法商家为了能够盈利“顶风做浪”。
把“百草枯”换个名字,继续肆无忌惮的在市场上售卖。
到了2020年,针对“百草枯”的生产有了更为严苛的规定。
这意味着那些市场上的“漏网之鱼”,将迎来一次大清理。
对于愈加严苛的封禁,从来不是没有缘由的。
在李德军的心中,百草枯中凝结着自己毕生的心血。
如今的种种因百草枯而起的弊端,李德军也看在了眼中。
为此还专门成立了基金会,专门针对那些曾经因为服用百草枯而受伤的家庭。
百草枯的存在起初并没有什么错误。
可是凡事都有着两面性,当我们享受在其中好的方面的同时,必定要接受它不好的一面。
即便医学再发达,也很难会出现后悔药。
既然如此,我们就更应该理性的看待生活中的种种,更加珍爱自己的生命。
参考信息源:
【1】官方网站光明网《夺命百草枯为何惹事不断?》
【2】官方网站新京报《“王者农药”百草枯究竟是什么?》
【3】官方网站环球网《重磅新规!农业部:全国境内禁售百草枯!》
但为提升文章可读性, 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